作者简介:胡殿永,男,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邓州市教研室教研员.
探究物理规律离不开观察,科学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综合运用听觉、触觉、嗅觉等器官,更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思维参与.观察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探究的效果.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呢?让我们从探究实验中的观察入手吧!
■ 根据探究目的,明确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要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就要让尽可能多的物体发声,观察它们发声时的情况,找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
根据经验,有的发声体在振动.手摸喉头(如图1),放声唱歌,可以感觉到喉头发声时在振动吧?停止歌唱,发声停止,振动停止.拨动琴弦,让琴弦发声,观察琴弦发声时的情况,可以发现琴弦发声时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如下页图2),音叉是否在振动?现象很不明显.该怎么观察呢?得想办法把振动显示出来.让悬挂在细绳下的塑料泡沫小球靠近音叉,可以观察到泡沫小球被频频弹开,小球被弹开说明了音叉在振动……通过对众多发声体的观察,我们总结出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要研究哪一种现象,就要想办法把这种现象显示出来,去观察它、研究它,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思路.
■ 观察不是盲无目的地看,有规律可循
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用手摸着发声的喉头可以直接感受到声带的振动,这是直接观察.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另外物体的情况,间接地反映原来物体的情况,这时的观察对象虽然不是原来的物体,但通过转化和放大后实验效果更明显.如通过观察泡沫小球被弹开反映音叉的振动,这是间接观察.
2.比较观察法.观察是为了比较,比较就是要找出相同和不同,在相同和不同中总结物理规律.如通过观察比较发声体的共同特征,我们总结出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通过观察比较发声体振动情况对声音的影响,我们得出了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以及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3.顺序观察法.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中,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要做好规划,并依次记下观察结果.
希望你能做观察的有心人,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能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科学探究的能力!
责任编辑 程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