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年秀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共18个,江西省的高考作文题被认为是其中“很别致”、“很有个性”的一个①。高考江西卷作文调查结果显示:57.18%的人认为该卷命题形式“很新颖,很少见”②。该卷的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题目自拟。③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这道题乍看起来与往年一般的材料作文或近年的“新材料作文”(或称“范围作文”)有些“形似”,但实际上它已具有一些区别于近9年绝大多数高考作文命题的“新的特质”,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以交际信息学为视角,笔者姑且把这种“新”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称之为“实用交际作文”。那么,这种“新”命题形式有哪些不同于旧命题形式的特征?它出现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背后的命题理念又是什么?它的出现对高校选拔人才、对中小学作文教学各有哪些积极的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何谓实用交际作文
美国的《提高写作技能》一书第一章开宗明义:“写是为了有效交流。”③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④现代认知心理学家Robert Glaser说:“我们可以把写作看成是一种特殊领域的问题解决。”⑤从交际信息学的角度整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作如下界定:
“实用交际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解决交际领域中特定问题的活动。
中小学的“实用交际作文”是在虚拟的生活场景下,通过假定的交际双方的书面互动,培养学生书面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受众意识、背景意识和驾驭规范、准确、生动的书面语言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人文精神、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的活动。
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交际发展史,“实用交际作文”也可以说是亘古至今存在的活动!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送路六侍御》、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望海潮》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等,都是“实用交际作文”,又都是传诵久远的经典之作!
“实用交际作文”也可视为一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美国、英国、法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近年来之“高考”常用这种命题形式,下面择其一二胪列于下:
美国2006年“高考”作文题:
以下是关于写作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电视、收音机、报纸和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只是我们能得到新闻的几种渠道。大部分人可能会每种都用一些,但一些人会完全依赖某一种新闻渠道。请写一篇短文讨论某一种新闻渠道相关的优点和弱点,并举例阐述你的观点,使得读者完全理解这种特殊的新闻来源的利弊。
2.在你上学期间,你细细地琢磨过许多人。请回想其中一位你曾细细琢磨过的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与众不同?请写一篇短文讨论这个人,说明是这个人身上的什么东西使他非常特殊,请用例子与细节来支持你的观点。
写作注意事项:
①仔细阅读要求。
②组织好文章的前部介绍、文体和总结。
③用特殊的细节和例子来全力支持你的观点。
④针对读者和你自己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词。
⑤句式多样化,使得文章读来有趣。
⑥检查语法、拼写、断句、大小写……
台湾2004年大学入学测试题:
陈先生从事过纺织、餐饮、保安,最近更在社区大学上过电脑课,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笔不佳,寄出的求职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托你帮他写一封求职信。他特别强调,对工作性质、地点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万元。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道入学考试作文题:
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一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道入学考试作文题:
你刚完成了300页的自我介绍,请交出第217页。
实用交际作文作为一种命题形式在我国恢复高考以后的高考作文试题中出现过7例:1985年要求就解决污染问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1989年要求写一封关于填报志愿问题的回信、1991年的发言稿、1993年的广播稿、1996年的漫画欣赏会发言稿、2005年上海卷要求谈谈流行文化生活对考生成长的影响、2006年福建卷创新思维课堂上的选话题发言。其中198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澄溪中学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气体和废水。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工作学习受到影响。几年来,学校多次向工厂提出意见,要求妥善解决污染问题。但厂方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开支太大等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决。试就上述问题,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
其中的1991年高考作文题如下: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朱者赤”,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
以交际信息学的视角看,上面列举的我国高考作文命题都可视为实用交际作文。但由于在其出现的当时,人们没有使用这一视角,于是便把它们归入当时流行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范畴,但就算是在当时,也有不少人感觉出这些命题有些“别致”。
二、实用交际作文之命题特征
从信息学的角度看,交际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借助于某种符号和媒体传递和交流信息并产生相应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参与交际的每一方都试图影响另一方;每一方都既是信源又是信宿,各自不断发出信息以期引起对方作出某种形式的信息反馈,交际活动就是在这种交际双方不断发出信息又不断接受信息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交际信息学视野下的“实用交际作文命题”具有如下特征:
1.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交际领域中特定问题的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这类作文命题务“实”而不务“虚”。近10年的话题作文或“后话题作文”大多停留在道德或哲学思辨层面,大多是务“虚”型作文命题,早已为社会所诟病。2008年高考务“虚”型作文题仍比较多,一些网友不禁撰文呐喊:“为何仍有那么多‘务虚作文题?”⑥有人将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戏称为“四不象”之文,认为其文采富丽而无精神,貌似有文化而少深度,叙事少了情节看不到细节,议论没了逻辑看不见思想。
“实用交际作文命题”是务“实”型作文命题,它关注写作活动的有效性,注重考生“社会品质”的考查,重点测试考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注重对考生实用写作能力的考核——上面详细列举的中外考题莫不如此。
2.写作任务的表述直白具体,完成有一定难度。
上举的2006年美国高考题目要求考生写一位曾细细琢磨过的人,并且要写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与众不同,其写作任务指向非常具体明白,但其测试深度也非常大!
我国今年江西的高考作文题要求“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写作任务的表述朴实直白,但写起来也有较大难度:考生既要考虑文章内容,又要注意书信体的格式,还要以动物的口吻来写。2008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调查结果显示:40.2%的人认为江西卷“有点难写”,19.66%的人认为“非常难写”⑦。确实,对于平时不扎实练“实用交际写作”基本功却企图在考场上投机取巧的考生来说,这样的考试题无疑是很难写的。
一般的材料作文被称为“命意作文”,其“含意”往往藏于“材料”之中,考生得宁心静气方能领悟出来。一旦分析判断错位,其后果可想而知!而考场上有多少考生能做到不紧张?所以,给材料作文其测试的效度与信度都不高。话题作文因为其开放度过大,所以写作难度小,从而导致其测试的区分度小。
而“实用交际作文”,其写作任务指向具体直白,减少了审题失误,测试的信度有望保证;其给出的任务有一定难度,测试的区分度可以保障。如此看来,“实用交际作文”确有不少胜于给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地方。但千万要注意的是:“难度”要适中,要在考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须是考生“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的“果子”。太难或太易的任务,都不能触发考生(作为信宿的收信方)作出积极的反应,从而对高考作文测试的信度与区分度产生负面影响。
3.写作任务可能是一项也可能是一组。
外国的作文命题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写作活动都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在上述背景下,美国2006年高考要求考生完成一组写作任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且要求考生完成一组写作任务,更能全面检测考生的实用交际作文素质,应该更能代表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这也是由交际行为的动态性决定的。因为,从信息学的角度看,交际活动就是在交际双方不断发出信息又不断接受信息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的。
4.命题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适当限定。
高考作文活动是一种虚拟的书面交际活动。为确保这一虚拟交际活动的质量,命题人必须将下列问题交代清楚:考生作为表达者在这一虚拟的交际活动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参与交际的“意图”是什么?作为信宿的收信方是一个什么样的“接受者”?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理解能力怎样?交际活动将在一种怎样的时空背景与知识、文化背景下展开?
上面详细列举的中外考题都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了适当的限定。这样限定有一箭双雕之效:一方面,考场时间紧,考生难有宁静心态,命题人通过规定“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建构诱发思考的语义场,营造动情点、兴奋点,用以唤醒考生沉淀的记忆,启发想象与联想,促进考生比较迅速地进入“交际”的氛围和情境之中,从而促进考生正常发挥写作水平,体现命题人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通过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适当限定,防止套作或宿构等投机取巧行为,从而确保测试的信度。2008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调查结果也证实了“实用交际作文命题”这一防套作与宿构的效用,其调查结果显示: 63.15%的人回答自己对该题“完全没准备过,全靠现场发挥”⑧。
5.命题文字简明。
在交际信息学视野下,命题文字简明,就是将用来传递信息的交际符号在不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情况下高度压缩、简化,通过缩短传递时间来减少产生干扰的机会,这是交际过程中克服物理学噪音的有效对策,是命题人对考生予以人文关怀的体现。通俗地说,就是可以减小审题难度,节省审题时间,以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写作水平,确保考试的信度。
三、实用交际作文出现的背景
1.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愈来愈烈,人们的交际圈日益扩大,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书面语交际业务越来越多。培养学生参与书面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受众意识、背景意识和驾驭规范、准确、生动的书面语言的能力,就是在培养学生适应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优秀写作文化传统的潜在作用。
可以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崇尚“实用交际写作”、反对浮华文风的优秀文化传统。早在东汉,王充就在《论衡》中提出文章要为世用的观点,他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唐代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更是家喻户晓。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之初开“中国文学”一科,当时的《学务纲要》规定:“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宦科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现代语文教育泰斗叶圣陶先生指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⑨又说:“作文动笔之前,有两件事要注意,一是认定对象,一是辨明用意(或者说‘立意)。”⑩
海德格尔认为,当人对文本或世界进行解释时,“这种解释总是根植在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前有(Vorhabe)中”11。正是“根植”于崇尚“实用交际写作”的传统文化,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六朝时那种一味在语言形式上作功夫的骈体文鲜有好感;正是由于存在崇尚“实用交际写作”这一“前有”,所以面对近年来高考作文的虚浮文风,很多人忧心忡忡,呼吁中小学要重点培养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写作能力,而高考作文则要重点测试为生活、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基础写作能力。
3.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发展的结果。
建国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筚路蓝缕,与时俱进,已历经3个阶段:1951~1965年的命题作文——1977~1998年的材料作文——1999~2004年的话题作文,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命题经验。2004年,话题作文至于顶峰状态——14套高考作文题,有12套是话题作文形式。与此同时,高考长期考话题作文的弊端也显露得越来越突出:学生写作能力片面发展,实用文章写作能力低下;背文套题,成了部分考生应试的捷径;高考作文测试的信度、效度及人才选拔的公正、公平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 2005年开始,高考作文命题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期,至2008年,终于孕育出了江西卷这一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小荷才露尖尖角”,便引起了媒体的较大关注。
4.交际信息学理论的发展、语篇交际原理的发现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等为“实用交际作文”这一高考命题新形式的确立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与新的观照点。
如前所述,交际信息学是“实用交际作文”这一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命名的主要依据。“实用交际作文”命题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适当限定,其主要理论依据也是交际信息学。此外,语篇交际原理也是其重要理论基础。语篇交际原理认为,任何言语交际活动都处在由表达者、接受者等所构成的显性层面和由交际双方交际心理、所同处的物理时空、所同在的文化背景及语言规则等所构成的隐性层面的共同制约之中12。
人本主义理论也是“实用交际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出现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90年代,盛行材料作文,当时的命题者“目中无人(考生)”,只有“为国选才”一念,因而把审题当作一道门槛,要把一部分考生拦在门槛之外,高考作文审题难度很大。21世纪以来,人本主义理论日益深入人心,以之为理论背景,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便逐年降低,而“实用交际作文”命题更以任务表述“直白具体”为特征,考生得到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
四、实用交际作文的命题理念及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实用交际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命题新形式反映了一种全新的高考作文命题理念。在这种全新的命题理念下,高考作文的性质、考场情境、考生利益与应考心理状态乃至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相对客观性以及命题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正确导向性等都进入了命题者的命题视野。其主要命题理念有:
1.实用交际作文并非只是简单的格式问题,并非“无文(文采)”可言。与文学创作相比,实用交际作文从立意到运思再到语言表达,都有意境高下、运思巧拙、语言美丑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实用交际作文,更要求思维清晰,逻辑性强,语言也要求更为洗练。实用交际作文以精干和灵巧为特征,容不得拖泥带水、冗言赘语。
2.为保证高考作文测试的效度,高考作文应主要测试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特定交际问题的能力。“写作的实用性”、“作文的书面交际性”、“书面交际的有效性”是其命题理念中的三个关键词。
3.为保证高考作文测试的信度,应从考生的特点与应考心理出发,对写作主题与写作情境作适当限制,一方面用以克服过去话题作文开放性过大之不足,加强命题的反猜题押题功能,防止宿构与套作;另一方面借之触发考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使之正常发挥写作水平。写作主题的表述应“清楚明白”,“创设的情境”应在考生的经历与经验范围之内。
4.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保证高考作文测试的区分度,命题下达的作文任务应有一定难度,用以拉开差距,使真正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高中作文训练常常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导向,这是事实。1977~1998年高考主要考材料作文,于是掌握高考材料作文之“八股结构”便成了中学作文之训练重点,考场作文便是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结构”:引述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观点——扣观点展开——联系实际论述——反扣材料作结。1999~2004年高考主要考话题作文,由于话题作文大多是务“虚”型作文命题,教师们感到学生在思想内容方面难以“出彩”,便引导学生在文字方面玩花样,“是否有文采”便成了作文给分高低的主要依据,虚浮的高考文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高中作文训练不可能不带应试性,这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合情合理。一些人对高中作文训练常常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导向的做法口诛笔伐,其实是错误的。关键是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要正确。“实用交际作文”具有与以前的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不同的特征,能够对中学写作教学起到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1.“实用交际作文”作为一种命题形式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均有具体规定,具有坚挺的反猜题押题功能,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学作文教学的押题套题心理。
2.“实用交际作文”之写作任务具有较大难度,考生必须在平时苦练写作基本功方能胜任,因而可以促使中学作文训练在发展记叙、说明、议论等写作基本能力与规范、准确、生动的书面语言驾驭能力方面下硬功夫。
3.“实用交际作文”是一种务“实”型作文命题,要求被测试者具有书面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受众意识、背景意识。写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将作为“实用交际作文”重要的评分观照点,虚浮的作文得分将不高,浮华的高考作文风气可以得到纠正,学生适应后现代生活需要的书面写作能力将得到发展。
一篇一流的高考“实用交际作文”,应该立意准确、运思正确、言之有效并力求表达巧妙、语言洗炼。这是一种较高的写作境界,是多方面协力合作长期打造的结果,是考生优良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提高中学生的“实用交际作文”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文化背景、教材质量、教师素质、学生素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将对其发生影响。广大语文教师在致力于训练学生写作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引领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生活,积极思考人生问题,提升学生的人格心灵与思维素质,使中学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实用交际写作基本功的同时,在“立人”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
注释:
①http://learning.sohu.com/s2008/gkzw2008/
②⑦⑧http://survey.it.sohu.com/manage/poll/poll.php
③(美)威廉·W·韦斯特著《提高写作技能》,转引自范守纲《中外作文命题的显异与趋同》,《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4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⑤Robert Glaser.Expert Knowledge and Processes of Thinking.Robert McCormick& Carrie Paechter.Learning& Knowledge.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pp93.1999.
⑥http://learning.sohu.com/20080608/n257366784.shtml
⑨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第738、495页。
11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转引自张汝伦著《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
12张良田著《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湖南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38-108页。
[作者通联:湖南娄底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