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毋庸置疑,专家型教师是教育资源,那么,普通教师是不是也能成为教育资源呢?如果是,又该如何有效地挖掘、发现、整合、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铁道博士和北京市部分区县进修学校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实践。
下面三文,在综合概述之外,辅以两篇实践案例,力图展现其研究的引领性、素材的真实性、细节的生动性以及成果的可操作性,以便给读者更多启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切实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仅是基层教师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对教师教育服务机构的要求。近几年来,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提出了“同伴研修”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策略,并与基层教研人员共同合作,针对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成功探索。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为此目的,胡锦涛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返观现行的教师培训模式,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大都以专家或名师为主体,以基层教师为对象,以专家大会报告、名师课堂展示、师徒结对、信息提供等为主要推进范式,缺乏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及同行之间的深入讨论。另外,借助上述方式所传递的理念与展示的教学方法往往由于缺乏后续的专业指导与服务,难以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这里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学习能力的需求群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实际上,基层教师既有在职学习的需求,又对他人具有资源价值。教师研修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意义的交流与研修过程,整合来自教师的个体经验并使之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有益于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
二、对于同伴研修的认识
近几年来,结合北京市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我们深入中小学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从中发现:教师研修活动必须以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质量,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为目标;教师研修既要回应参与者已有的个体经验,还要介入参与者新的富有意义的共同学习体验。
教师是一种经过系统专业培训获得任职资格并需要终身学习才能胜任的专门职业。教师承担着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可用于教学研究与培训的机会不多,平时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而零碎。同时,他们作为具有知识经验的成人学习者,期望获得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经验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尊重,同时也能够在与同伴交流互动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我们将这种有取有予的在职教师互助学习称为“同伴研修”。
同伴研修崇尚一种新的“资源观”,坚信每个教师都具有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资源价值,进而主张建立相互平等、资源互补的人际关系。
同伴研修强调教师群体应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展开“问题解决式”学习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的教育与学习,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增强参与者的执教能力。
开展同伴研修对活动组织者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他们既要是高效率的学习者,还要是教师研修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其中,主持人在引导研修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创设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富有激励性的学习氛围;引导参与者相互欣赏,分享学习成果;熟练应用多层互动建构机制,生成有意义的研修成果。
三、实施同伴研修的基本策略
开展教师同伴研修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教师需求为起点,以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和能力建设为主线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体会。
第一,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对象群体所处的现场开展需求调查,以保证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年前,北京市一所高中学校邀请笔者去做报告,到底讲什么题目学校也没有明确要求。通过与校长反复沟通,我了解到该校急需改进教学。而作为一所生源相对薄弱的学校,改进教学又必须从源头抓起。为此,我们共同确定了以“我们怎样走过高一”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刚结束高一学年学习的学生们通过回顾自身高一阶段的学习经历,提出缺乏有效学习方法、不善于人际交往、缺乏恰当的自我评价是困惑自己高一阶段学习的主要问题。之后,我们组织教师们依据学生的这些需求和建议,设计了新学年高一年级的教学改进计划。
第二,要根据教师需求,选择研修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在研修活动中坚持教师参与研修过程的原则。例如,广受基层教师欢迎的特级教师吴正宪特别善于创设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为此,我们将研修过程与她的公开课相衔接,在她的示范课之后,立即组织听课学生现场评课,交流他们对吴老师教学的体验,之后,再组织教师反思吴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师专业素养及其内在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研修活动,教师参与性高,效果显著。
在基层开展的实际研修活动中,教师们更多地是要面对“并不完美的资源”,即当地教师的日常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利用当地的成功经验,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针对性和激励性。不久前,我们与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以小学语文老教师李淑环的教学实践为对象,深入研究她注重方法教学、关心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功经验。此次研修活动在教育界内外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反响。为此,大兴区教委最近专门发布文件,号召各中小学借鉴同伴研修理念与方法,改进全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
第三,要创设全员参与的同伴互动学习过程。要做到此,组织者就要根据研修主题设计由浅入深、参与者有话可说的问题链,这是互动学习得以展开的最为重要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为了研究特级教师王能智的专业发展特点,设计了“同伴研修方式建构王能智教育故事”活动,引导参与者依次讨论“王能智是什么人”、“王能智的教学有哪些特点”、“哪些因素造就了王能智的成功”等问题,以便全面而深刻地揭示出王能智的教育生涯发展轨迹,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受到启迪。
第四,组织者应当创设便于参与者充分交流分享的氛围。组织者可借助讨论小组方式,为每个参与的人员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一般情况下,讨论小组以每组6-8人,总人数不超过50人为宜。研修现场的条件设施应当便于教师参与、便于教师记录研讨成果。因此,组织者要为每个小组提供记录和交流用的大白纸、粗笔、黑板、投影设施等。另外,每个问题给予小组讨论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不鼓励少数人主导讨论,形成“话语霸权”,应将主要时间放在集体交流、平等分享上,以此创造一种互补建构的气氛。
第五,主持人应善于把握研修进程的节奏。研修可以以大家感兴趣的一堂课、一个案例故事、一场报告或者一个问题作为开头;研讨问题提出后,组织者应请每人独自思考一分钟并准备好自己的答案;之后,小组汇集本组意见,形成共识后由一人抄写到大白纸上,并由本组代表向全体人员报告本组讨论形成的主要观点;每个组发言之后,主持人都应及时进行评论和必要的补充,并将有价值的观点整理记录到黑板上;所有问题讨论之后,由主持人整理大家讨论形成的结果。经过个体、小组、大会、主持人4重加工之后,大家就逐步形成了对于研修主题的共同认识。
第六,事先规划研修的预期成果。为了增强参与者同伴学习体验的深刻性和成就感,组织者应当在研修活动开始之前就设计好研修活动的预期成果。这些成果一般包括:全程活动实录(声像和文字)、参与人员的心得体会以及在总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研修案例报告。同时,还应当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参与者开展后续实践。内容包括:结合亲身体验写出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结合所学规划学以致用地自主实践;借助网络博客、简报或现场会等方式交流个体开展的后续活动;时机成熟时,可以召开专题会议或出版研修成果。我们的实践表明,形成成果和开展后续实践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完成能力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机制。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围绕同伴研修理念和实践策略所开展的实践探索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和地区都以其实效性赢得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广大教师的由衷欢迎。
总之,教师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成人学习者,他们自身的实践经验可以借助同伴互动研修机制升华成为群体专业发展的有益资源。总结上述实践探索,我们体会到:同伴研修策略可以概括为16个字,即“贵在理念”(珍视实践经验的资源价值)、“巧在设计”(创设全员参与的问题解决学习情景)、“重在实施”(通过有效的互动过程生成有价值的研修成果)、“成在后续”(通过连续性的行动干预和引导,达到增强参与者能力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修案例一
建构王能智老师的教育故事
◆吴 云
王能智老师是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地理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目前“退而不休”。鉴于王老师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独到而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2004年秋,北京市石景山区成立了“王能智青年教师研修工作室”。我承担了部分组织和研究工作。
研究什么呢?有人说:王老师带青年教师,带一个成一个。也有人说:他有“点金术”。但我没有明确的方向。
建构王能智老师的教育故事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铁道副院长非常敬重王老师,也一直关注着对王老师的研究。他认为可以把王老师的个性化经验(研究)转化为教师的群体性资源,因为王老师是“资源性教师”。 他的建议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
转化途径是什么?张院长建议请大家集体讲述“王老师的故事”,他认为:任何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身上总会有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收集、整理这些真实的故事不仅能使大家了解优秀教师的教育生涯,而且还能从中获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性的深刻认识。
对于张院长的提议,我有些顾虑。毕竟,这么严肃专业的问题用这种大众化、简单的“讲故事”的方式来研究,谁也没尝试过,结果如何,难以预料。
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于是,我配合张院长共同设计了一次主题研修活动。
在张院长的亲自主持下,“王能智青年教师研修工作室”举办了“石景山青年教师论坛——感受专业发展之路”活动,采用同伴研修方式解构“故事”,建构“名师之道”。活动以“王能智老师的故事与研究”为核心,围绕明暗两条线索展开。明线包括“怎样看待王老师的为人、为师”、“怎样看待对王老师教育实践的研究”等话题;暗线包括“怎样看待团队”、“怎样看待同伴”以及“怎样帮助青年教师反思自身的专业成长”等话题。我们设想利用这种同伴互助的讨论过程,探讨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形成过程与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促进石景山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措施。
在那个寒冷的冬日,我们的活动室始终洋溢着热情和温暖。每个人都在真诚地讲述“我和王老师的故事”、“王老师的故事带给我的思考和启示”。对于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来说,那都是一次难忘的、从未有过的学习经历。
全体活动成员在平等、亲切、富有激励性的互动活动中,真实体验了一次同伴互助的学习过程。大家用心灵沟通心灵,用思考激发思考,用智慧碰撞智慧。每个人对王能智的教育人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同伴研修、对自己的努力方向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家认为,王老师从教40余年来,“忠诚于造就人的事业”是他“师德”的核心;“做真正的教师”是他终生追求的职业理想;“学习——思考——探索”是他感悟教育真谛的方法;“继承、发展、创新”是他走向成功的动力。大家认为,王老师是一位敢于担当责任、甘为人梯、善于“点亮他人教育智慧”的资源性的教师,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师专业发展观等方面。
王老师坚信,学生的大脑不是容器,而是充满能量的“火炬”。“火炬”一旦被点燃,释放的能量既将会照亮自己,也将会照亮他人。王老师主张:教师的智慧首先在于“辨才”(诊断需求),然后才是因材施教。教师应是点燃学生“头脑火炬”的“火把”。他把这个过程叫做“点捻儿”。王老师认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任务驱动,在此过程中需要老教师与他们平等切磋,及时给予真诚帮助和激励,用任务建立青年教师的自信,最终引领他们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对活动的主题、研修方式都还有很多感受,有很多话要说……活动唤起了每一个人(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将这种共同学习的新模式在自己的校本实践中“做出来”的强烈愿望。
活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热烈气氛、真挚情感、高水平发言、多角度的观点、令人激动的研讨结果,让我始料未及。
组织者精心设计的话题,引发大家的各式表达;真实感人的故事,启发大家的自我反思;视角多样的观点,激发大家的理性思考;富有专业性的引领,升华大家的智慧结晶。这一切,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唤起了我对于自身教研工作的反思。
我一直认为和王老师几乎“形影不离”,和大家“关系密切”,对他们很了解,可活动中的他们却让我产生了“陌生感”。但在“陌生感”背后却是我深深的惊喜:他们有那么多的“闪亮之处”、“智慧之光”,而这些都是我以前不曾见过、想过的。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选择了一个人——具有资源价值的王老师;设计了一系列话题——让大家有话可说;确定了一个合理方式——同伴研修,相互促进。
自此,我开始相信,用同伴研修的方法加工、挖掘普通教师的有价值的故事是可以转化为教师共有的专业发展资源的。
从“建构王能智老师的教育故事”
看教研方式的创新
一段时间后,张院长又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建构王能智老师的教育故事为主线展开的的研修活动,对于新时期认识、改进教研方式有什么价值?
是啊!这正是我作为教研员的苦恼之处。多年来,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但那是因为王老师有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独到的培训方法。而我作为青年教研员,才疏学浅,怎样才能帮助学科教师们不断进步呢?
于是,我们又设计了第二次主题研修活动——“教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石景山区青年教师论坛案例研修”,由张院长和我共同主持。这一次研修活动以上次的故事为案例,但是着眼点在于考察教研方式的创新。
会上,我首先向大家报告了上一次活动的梗概和反响。之后,张院长以“本案例对您的启示是什么”为话题,引领大家展开广泛讨论。
会场气氛依然热烈而富有成效。大家的发言集中在对教研的认识、对教研方式的认识以及对教研员专业性的认识上,经梳理形成如下主要观点。
1.相关教研性质的讨论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培养个性化的教师;要变以教研员为中心的独角戏式的、灌输式的、单项传递式的教研为群体的、互动的、共同受益的教研;要重新认识教师互为学习资源的价值;要研究“好的教研”有哪些成效指标。
2.相关“如何依据教师需求组织教研活动”的讨论
要组织好教研活动,就要结合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确定选题;就要了解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真实需求,以真实的实践案例为主题,引发大家高效思考;就要创设平等的学习情景,点燃教师思维的火花;就要有彼此间情感的交流。
3.相关“新时期教研员应具备什么专业素养”的讨论
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教研员要有本学科的专业功底和实践经验;要能确定有资源价值的学习主题;要能以符合教师学习特点的方法来组织、建构、实施教研过程;要善于学习,并能够组织好学习进程;要有人格魅力。
由上可见,大家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对新时期教研员和教研工作的定位不断清晰。大家一致认为:教研员是借助同伴研修方式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专业工作者。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教研员必须成为有效的学习者,成为善于设计、组织教师学习过程的工作者,成为在职教师继续学习的促进者。惟有如此,教研员才能够有效履行自身的专业职责。
结语
一年来,我与张铁道院长的合作过程是繁忙的、辛苦的,但从中我收获的是新理念、新方法,看到的是自己发展的清晰印记:我从王能智老师的一名学生转变为对有价值教师的“资源开发者”;从一位活动的策划、设计、主持者转变为梳理活动成果的工作者;从一位对同伴研修方式的“质疑者”转变为一个积极践行“同伴研修”活动的“行动者”。□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研修案例二
李淑环老师的研修案例
◆刘 芳
一个研修故事的启发
听了张铁道院长的“我们怎样建构王能智的教育故事”的案例报告后,我一直在想,我们本地一定也蕴藏有这样可供发掘的经验资源。作为教研员,我该如何引领教师关注自己身边的资源,并通过发现、加工这些资源的过程,实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呢?有了这样的念头,我想到了一年前我设计的一次优秀教师追踪调研活动。
大兴二小有一位老师,叫李淑环,是一位普通教师,既没有在有影响的学术报刊与杂志上留过只言片语,也很少在大规模的教学观摩中展示自身的教学风采。但是,李老师又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教师。20多年来,她所带的历届学生班班都很出色,全区的教研活动、全市的教学观摩、全国的教学展示,用她班学生上过课的名师与新秀无不赞叹:李老师带出来的学生真棒,阅读与表达能力强,情感丰富,积累丰实……
从学生的表现看,李老师的语文教学绝对富有实效。但她的经验是什么?指导她朴素教学行为的思想又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安排了三位教研员对李老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追踪调研。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李老师确实有独到的语文教学方法。笼统地说,她的语文教学真实、朴实、扎实。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她能够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二是她能够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三是她能够让孩子们主动学习。调研结果告诉我们:李淑环老师的语文教学经验,是值得深入发掘和加工的共享资源。
这样的典型人物、成功经验该如何推广呢?
按照传统的做法,我们考虑结集出书,或者组织专题性教学思想研讨会。但是都觉得难以奏效。
听了“我们如何构建王能智的教育故事”案例报告后,我萌生了通过构建“李淑环老师的教育故事”,将她的教学经验转化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课程资源”的想法。
同伴研修活动的设计
我们首先组织大家观看了李老师的常态教学录像课,为了激励多元互补性交流,我们设计从学生、家长、同事、教研员等多个角度就“李老师教学的最显著特点”展开讨论。
为了便于研讨,参与研修的学生、家长、老师、教研员等分组围成六个圈儿,在观看完教学录像后,按照主持人的要求,各组推选出记录人、发言人展开讨论。
学生组讨论认为:李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每一堂课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李老师教学方法好,体现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李老师善于帮助学生积累,帮我们建立了古诗积累本、成语积累本等;李老师经常在班里召开一些辩论会,在双方激烈的辩论当中,锻炼我们的口才。
针对孩子们的观点,张院长点评说:“在基层的教研活动中,最需要我们倾听的群体(例如,一线教师、学生)往往没有表达自身体验的机会,因为我们只是把他们当成了教研的对象。刚才这两组学生所做的发言使我们感受到:只要我们给了对象群体以表达的机会,他们就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受惠于李老师当年教学的大学生组成员发言说:“李老师那时就让学生上讲台,记日志,至今我仍然觉得那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李老师对所有同学都一视同仁,不管你学习好还是不好,李老师都是像对孩子一样对待的。”在说到李老师六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照顾班里一位身有残疾、学习困难的学生时,她哽咽了:“如果李老师还在教他的话,他的人生可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觉得李老师对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影响真的会影响我们一辈子……”
此时此刻,张院长做了发人深省的点评:“学生们的话对我们教师来说可以算是‘语重心长——老师,你对我们的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将影响我们终生……”
家长组发言更是踊跃。一位家长说:“对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李老师有三句话:做人上人很难,有时是不客观的;人下人千万做不得,不能不学无术;一定要教孩子做好人中人。所以,要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让孩子把潜能发挥出来,身心健康发展就可以,在做好人中人的基础上再去争取做人上人,这样比较切合实际。”
教师组和教研员组代表也激动地谈了自己对李淑环教学特点的认识,大家认为:李老师的课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在知识获取、方法习得、习惯养成、情感体悟等多方面,凸显实效。
听了各个小组的诉说,张院长总结说:“李淑环老师用她大半辈子的事业追求,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教育学教科书难觅的个性化体验。这都是她在多年教学实践当中感悟出来的,是非常有价值的实践体悟与积累。学术界把这种来自实践者长期探索实践沉淀的感悟称之为‘默会知识,也就是非常有个性、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专业经验与智慧。”
他还感慨地说:“当我们怀着学习的诚意走近教师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课堂的时候,我们就能对教师的工作获得本质性的发现。我们教研员、教师培训者、教育管理者所能够做的不是给老师们当老师,而是在学习他们经验的基础上,认可他们的专业经验,努力帮助他们改进实践,成全他们的职业追求。”
在研讨交流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强烈要求发言。他们在现场悄悄地画了一张对李老师充满爱心的画,纷纷抢着说:“李老师,我们爱您!”“李老师,愿您永远年轻!”……学生们的真情表白,令人感动!那一刻,不仅仅是李老师,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别样的幸福。
这次别开生面的研修活动激起了老师们的热烈反响。活动过去一周了,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还纷纷登录研修博客平台发表感言。有的老师反思:“以前我们总以一桶水、一杯水、雨露、幼苗来形容师生关系,这些比喻都师者为上,对学生是一种俯视,而李老师则用智慧、勤奋托起了自己的学生。”还有的老师感慨:“以往我们看到的名师讲课,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我们没有他们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他们玲珑八面的教学机智,所以我们只能望而生叹。而李老师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像李老师那样,在自己的思想世界中除去那些功利的东西,捧着一颗真心去面对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跟进思考与实践
之后,我们的研修团队集中对研修活动进行阶段性进展交流。张院长提出研修至少要产生两方面的成效:一是通过研修把以李淑环老师为代表的的个体教学经验加工转化为群体教师共享的资源;二是在真实的研修实践中培养出一支研修团队。研修活动的实效到底如何,与这种后续跟进工作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 杜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