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
写作的本质是信息的传达,即运用一定的素材和自己的语言方式有序地传达对某一对象的相关思想或情感,其中,思想或情感是信息“核心”,素材是信息“载体”,语言是信息“通道”,而信息的有序组织便形成结构。某种程度上讲,中学生的作文成功与否,关键看素材、语言等要素是否是围绕思想感情这一“核心”而展开,特别是看是否做到了与该“核心”间的有效链接。
一、话题观念的有效链接
任何文字、文段、文章都应该表达写作者对某一对象的价值判断,这一判断或表现为某一情感,或表现为某一观念,前者倾向于记叙性文章,后者倾向于论说性文章。譬如《故都的秋》“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属于前者,《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便属于后者。
可以说,“判断”是文章的精髓所在,是文章的魂,是内核,是其他文字的聚焦点或归宿点。在行文中,“判断”应成为航向灯,要照亮全文,也就是要贯通和链接全文,否则文章必然散漫或游离。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篇论说文,一篇散文,行文中不是多次表达着对“拿来”和“清、静、悲凉”的评说或抒发么?具体而言,我们写考场作文时,表“判断”的情感句或观点句从标题到行文要有所体现,这样既可以使文章避免偏题或跑题,还可不断引起阅卷者的注意,避免阅读评判的偏差。需要提醒的是,如选择记叙性文章来表现某一话题,话题判断往往不便于表达或链接,以至于有的同学完全忽略了这一问题,最后出现中心不明确或与话题不沾边的评判,那该怎么办呢?除了标题或文中抒情议论句上注意体现外,设置一小段“题记”或“写在前面(的话)”也许更为适宜。
二、素材运用的有效链接
一定意义上讲,写作中素材的价值不在素材本身,而在素材的有效运用上,而有效运用的关键就是素材与话题间的主观联系和有效链接。
1.寻找交点
一则材料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应该表现出明确的指向性,而且是唯一的,不然就属于“歧义”性材料。要做到这一点,须找到材料与话题的对应点及契合点。请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或许有人要用刚强来形容中国的气质,但我要说“柔软”也是中国气质之所在。
南唐后主李煜不是有柔软的一面吗?在后人的批评声和赞美声中我们记住了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他的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帝王内心的柔软,那柔软的心声,刺激着我们的灵魂,体现着我们中国人的气质。
这是一名学生写的话题作文“中国气质”中的片段,我们姑且认同“柔软”这一中国气质,但读后总觉得有些牵强偏执,或者说有些别扭欠妥。分析之,不难看出症结之所在:一是素材的典型性不够。说一个国家的气质,这便意味着它必定具有一定普遍性,而且经过历史承传或能继续承传下去。试问李煜这种人物有多少?他能代表中国气质中“柔软”一面吗?可以肯定说不能。所以,以个案为例必须得注意材料自身的典型性。二是表述的主观性太强,有失客观。试问作为一国之君,不务国事而亡国,这种“柔软”只能是一种懦弱,还值得将它上升到一种国家气质的高度去书写?更不用说是一种积极的国家气质了。
这样说来,李煜这则材料就无法用来表达“中国气质”这一话题了?非也!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合理性都是以特定的背景为前提。很多时候,学生作文内容显得偏颇片面,不是内容本身的问题,而是对内容驾驭不当所致。素材运用客观与否,关键在于对话语背景的铺设和表述上。所以,上则材料只要依附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就可能有客观性。譬如将它放在文化或文学层面上进行阐述:“柔软”可能是中国人内向、中庸性格的体现,这在文化上表现出对“和谐”的追求,“怀柔”与“和亲”政策便是这种追求的运用;而在文学上,它便是一种阴柔与婉约,这种气质孕育了中国文学又一大气象,给浪漫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这样,“柔软”与李煜就有了客观表达的前提。示例如下:
或许有人要用刚强来形容中国的气质,这种气质赋予了中国以顽强不屈的秉性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但我要说“柔软”也是中国气质之所在,这种“柔软”不是软弱,不是屈服,更多体现的是宽容与平和,汉元帝时王昭君的出塞,盛唐时代文成公主的入藏,赢得的是民族融合与国家的和平。更为重要的是,“柔弱”气质还赋予中国文人以特有的敏感,孕育了中国文学婉约这一新气象,成就了中国“诗的国度”这一美名。
南唐后主李煜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他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文人;“柔软”的气质让他无法适应和驾驭波谲云诡的政局,却让他拥有了一颗善感的心灵,让我们在后人的批评声和赞美声中记住了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他的词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位帝王内心的柔软,更多的却是中国传统文人细腻的心声,它呢喃着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刺激并丰富着我们的心灵体验。这种传统的文人气质成就了他在政治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并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最终构成了文学层面上的“中国气质”。
如果将上述两则文段比较,不难发现,修改后的文字着重在李煜和“中国气质”间关系的建立上花笔墨。两者间本身关系很弱,但又不是无法联系,这就需要进行主观加工,通过设置合理前提为素材找到客观表述的背景:中国文人、特有的敏感、善感的心灵、传统文人气质、生命的感悟与思考等等。
2.前提假设
万事万物总是普遍联系的,相互间存在着某种外在或内在、显性或隐性的联系,纯乎独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从这一角度讲,任何一则素材都能与某一话题链接起来。譬如,用于话题写作,庄子“濮水垂钓”这则素材肯定适合多个话题,但如果要求以此去表达2002年上海试题“面对大海”这一类看似不相关的话题,又该怎么办?如能找到客观联系则自不用说;如没有找到,则可以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前提假设:假如庄子面对大海,他会怎样呢?“濮水垂钓”的他或许会改变逍遥隐逸的生活态度或人生哲学,从此,收起钓竿,回到人间,以大海般的胸襟包容一切。
可以说,通过联想想象进行前提假设,一些看似无关的素材与话题都可建立起联系。前提假设分为两种:一是正向假设。即将看似无关的素材放在话题前提下作正向假设,通过过程和结果的推导去表现话题内涵,如上例的庄子与“面对大海”。二是反向假设。即对素材作反面的假设,通过结局的推导强化正面的立论,达到一材两用的效果。如对庄子“濮水垂钓”这则素材进行反向假设:假设庄子放下钓竿,应楚王之邀而前往,他将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结局又会怎样?
3.转换关联
写作中运用素材,很多时候还需要转换这一环节。譬如下面这则文字:
兰生性脆弱,需要无尽的呵护,她亦如此,能为“青灯古卷,美人迟暮,千古一辙”激动得潸然泪下的女子怎不会是一个感情敏感、生性脆弱的人。阳春白雪的一切都源自于她的敏感和脆弱,她想用之来表达,来遮掩。她渴望完美,渴望一个妖艳的人生,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于混沌的希冀。看透了人世的冷暖,敏感早已风化,冲不淡的是阵阵幽香。
文段借张爱玲表达“生命的芳香”这一话题,文字以兰作比,着眼于张爱玲的敏感脆弱,这与“生命的芳香”并无必然关联,故文段的最后“敏感早已风化,冲不淡的是阵阵幽香”就显得突兀不适,给人以强盗逻辑之感。究其原因,张爱玲的敏感脆弱与话题间没能建立起主观联系。细品一下,我们可以在“敏感脆弱”与“生命的芳香”之间添加一些词语来进行素材的转换,进而实现主观链接。如加“世俗风浪”“坚守自我”等,构成如下文字:
她虽脆弱敏感,难抵世俗风浪的袭击,但她并未随流,而是永守自我芳华,用一双冷峻的眼去看人世的冷暖,待它们随时光风化之后,留与后人的是阵阵生命的幽香。
事实上,除了具有明显客观联系的情况外,素材与话题间往往需要通过转换来进行链接,这就要求我们平常加强思维训练,避免素材运用中的照搬照抄和直接挪用的现象。
(重庆市第一中学 4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