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课程体系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008-09-20 03:58费红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学分课程体系体系

费红艳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高校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关于就业能力有多种定义,在第92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可以加强个人通过利用可得到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携带的能力及资格。英国一些学者认为就业能力由理解力、专业技能及通用技能、自我效能感以及元认知能力构成。笔者认为,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时抱佛脚”的短训课程并不能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根本的提高,所以,更可行、更根本的方法是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构成就业能力的4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4年的教学过程和课程体系中。

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是实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近几年,北京化工大学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以上4种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了方法、素养和专业三维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适应劳动市场变化的能力和就业能力。

构建专业教育知识学习体系

2004年,学校对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框架上进行了重构,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明确了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本知识体系的知识领域、每个知识领域所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及应选修的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目标及所包含的知识点。明确提出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3个层次组成,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括若干个知识点。我们将知识单元又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提供的是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是该专业在本科教学中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单元。

学校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手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传授给学生学科专业知识框架和核心知识点,将学科的最新内容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力图使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识。为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学校学生评教的指标均基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授了什么。同时,学校还及时向教师传达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改进教学,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更新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是课程主要特征和属性的体现,其编码的科学性不仅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而且折射出其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的课程体系,在参考国内外大学的课程编码体系的基础上,学校更新了本科生课程代码体系。

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顶层设计的方法,总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实践环节学分理工类至少要达到36学分。

构建创新训练体系

学校树立“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现代教学观,关注创新性教育,并构建了创新训练体系,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规定,必修学分中包含4学分的创新学分,此学分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竞赛、科研活动、课外实验活动、发表论文或交流论文、撰写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等获得。创新学分计入必修学分的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种科研活动的热情,更有利于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级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连创佳绩,多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学校获得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共获40个项目支持。

精选核心课程

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而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学生在大学4年能够学到哪些课程,更要关注学生走出校门,在未来20年~30年的职业生涯中能从中获得哪些有用的信息。学校教会学生所有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面对基础,把握核心就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可以使学生在清晰的主线下不断丰富内涵。我校在2004年的本科培养计划中要求各专业科学规划由本专业核心知识单元构成的课程(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所必修的最基本的课程,不包括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课程、导论性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

从目前看,我们在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对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对他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还需要更全面的毕业生反馈数据来验证。笔者认为,现在的学分制仍然是学年学分制,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今后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学分制的内涵,不断优化培养创新人才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敏]

猜你喜欢
学分课程体系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