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的“秀”时代

2008-09-18 10:41冯景言
大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易中天余秋雨千禧

冯景言

他们曾深居象牙塔钻研学术,他们也曾是青年的导师,指导他们走上光明的前途……

他们曾清高自爱,拒绝铜臭,他们也曾小心经营,为了一些微利,精心盘算……

他们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人——大学教师。

■ 前余秋雨时代

纪元:上世纪80年代至1995年

关键词:走穴

《大学》观点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有一个重要的口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大学教师们积年不变的薪酬标准却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这是改革开放时代最敏感的话题。眼看着身边一部分人真的就富起来了,“万元户”们也多起来了,大学教师们的内心饱受着煎熬。下海还是在岸上,是许多人苦苦思索的问题,如同哈姆雷特思考的“to be or not to be”。当然,离开大学去下海,还是多数教师们不愿意的事情。于是,他们开始摹仿那些国家剧团的演员们,他们也要“走穴”!

标志性事件

漆永祥走穴

漆永祥,1965年生,甘肃漳县人。1987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历史系任教。

1992年冬,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球场,一帮书生开始了他们的足球赛,某人不小心撞翻漆永祥,“右足第五趾骨骨底线型骨折”,从此漆永祥一挪一颠一停一顿,摇曳的身影成为校园一景。

第二年,脚伤未愈的漆永祥不辞辛苦,瘸着腿到位于西峰市的庆阳师专“走穴”,为专科生讲课。

汽车在陇东黄土高原上奔驰。路边有了人烟,有了房屋。

已经有人站起来,弓身拉出座位下的行李。

西峰到了。472公里,兰州和西峰,两个城市的距离。

此后的一个月,漆永祥都将在这里度过。

这是1993年的夏天,漆永祥觉得这个夏天非常好过。这个夏天漆永祥为庆阳师专历史系的专科生讲了一个月的“中国历史文选”课。校方给他的报酬是800元人民币,这相当于漆永祥4个月的工资。

学生对他这位省城著名大学来的老师相当恭敬,早已烂熟的讲义,漆永祥甚至可以边想着中午的红烧肉,边把课上下去。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个月后,漆永祥拿到了他应得的800元钱,心里说不清是紧张还是激动。

就在漆永祥为外出“走穴”而感觉良好时,远在南京的另一位大学教师也做好了“走穴”的准备,他叫卞华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整个中国的经济大潮风起云涌,卞华舵终于按捺不住“试水”的冲动,他一只脚留在大学做老师,另一只脚去探索一个新天地。

1993年卞华舵成为南京广播电台国内首档午夜直播节目《今夜不设防》主持人,1994年,卞华舵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商业型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婚恋咨询中心,每小时收费20元,一年下来,共接待了800多位来访者,仅此项收入就至少上万,而1994年南京人均年收入5 865元。

相关事件

闻一多刻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闻一多一家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他作为一个八口之家的家长,必须开辟新的财源。

闻一多不得不去中学代课,这对于一个大学教授来说,是一件比较跌份儿的事情。为了补贴家用,闻一多还把自己的藏书卖给了清华图书馆。当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几本书卖掉后,跟妻子说:“教书的卖书,心里好难过哦!”

尽管这样,闻一多还是不能补足家用。好在闻一多学美术出身,早年搞过篆刻,加上对古文字很有研究,朱自清等好友建议他挂牌刻章。闻一多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戏称自己为“手工业劳动者”。1944年,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挂牌卖印。他为刻印章定的润格如下:“石章每字一千二百元,牙章每字三千元,边款每五字算作一字。”闻一多刻印章非常认真,把它当艺术品来雕刻。闻一多一家的收入,三分之二就靠他刻印章。

黎东方讲史

1944年,重庆,黎东方任教于中央大学历史系,由于日机经年累月狂轰滥炸,通货膨胀、物资匮乏,大学教师的收入越来越不够用了。某日,领完薪水,黎东方看着这些钱,有些无奈,脚上的皮鞋早就应该换了,可买了皮鞋,便无钱买米。家里的经济状况越发糟糕了。

黎东方不得不想办法捞点外快。想到自己口才还不错,黎东方觉得卖票讲史是条路子。

把讲课当成“生意”来经营,也是需要本钱的。幸好朋友帮忙,《中央日报》特许黎东方先登广告,事成之后再交广告费。印刷公司的朋友也先给黎东方印好了门票,延期再收印刷费。

1944年9月24日他正式在重庆黄家垭口的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大礼堂卖票讲史,虽然门票价格不菲,然而照样观众踊跃,天天爆满。每张门票定价法币40元,相当于2美元,这个票价按当时的物价水平已属很高,居然第一天就来了三百多名听众。黎东方连讲10天,场场爆满,门票收入相当于他做教授几年的薪水总和。黎东方不再需要为钱发愁了。

综 述

在抗战时期,由于物价飞涨,大学教师收入常常入不敷出,不少大学教师通过种种途径赚钱,贴补家用,但他们往往是迫于无奈,待经济状况好转后,他们仍将主要精力转到学术上。

而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部分大学教师开始悄悄主动走穴。社会经济的开放搞活波及大学校园。很多人慨叹“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大学教师一方面被奉为社会精英人士,另一方面,他们在享有这些光环的同时却拿着较低的收入,囊中羞涩。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收入大一统的局面开始打破,面对周围富起来的群众,大学教师不免有些尴尬,他们中的部分人耐不住寂寞,通过各种走穴方式来获得额外报酬,这些报酬往往远高于他们的教师收入,他们开始尝到甜头。于是,走穴的大学教师们,何止一个漆永祥!一场浩大的“造穴秀”就从此时开场,迄今尚未结束。

■ 余秋雨时代

纪元:1995年至2005年

关键词:说文化 上电视

《大学》观点

1995年,余秋雨开始出版他的“文化散文”系列图书。也就是这一年,余秋雨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以一名学者的身份点评国际大专辩论赛。这标志着余秋雨时代的到来。当然,余秋雨还是坚持着漆永祥们的做法,不过是采取了更灵活的方式而已。一方面,余秋雨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到处演讲挣钱;一方面,他高调走上电视,成了受人吹捧的作家、教授。

标志性事件

千禧之旅

1999年9月28日,香港维多利亚海滩,一艘很普通的渔船上,按照纯中国式的壮行习俗,船上供着香炉,压着一串串吉祥符,摆着一头烤得金黄的乳猪,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勇士们在这里焚香告祖,敬祈佑护。

此后,凤凰卫视5辆切诺基的滚滚车轮将从希腊的废墟上展开征程,穿越埃及法老的陵寝,辗过耶路撒冷的落叶,直到登上世界屋脊的西藏,带领全亚洲的观众在千年之际重新梳理了一把世界文化的脉络,体验了一次世界文明的进程。经此一举,凤凰卫视的这趟千禧之旅在20世纪末为人类文化作了一次大盘点,而余秋雨也俨然成为世界文化的导师式人物了。

一身黑衣,45°侧面,就一个话题展开几分钟的talk show,对余秋雨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以他那特有的煽情和华丽的语言,余秋雨可以一直说下去。

余秋雨对此事兴奋得不得了。每到一个地方余秋雨教授都要匆忙地对着镜头向广大观众讲述,所有的谈话都是即时直播,全球收看。

千禧之旅摄制组常常每日行车10余个小时,所有的人都疲惫不堪,更痛苦的是沿途买不到像样的东西下肚,但找到旅馆后还是饥饿不敌困倦,倒头便睡,但伙伴们入睡前都会关切地看余秋雨教授一眼。

因为他还要熬夜写作。更痛苦的是很多住地无法写作,余秋雨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所以多数字迹都歪歪扭扭。这些字迹当天就要通过卫星传送万里,接收者看不清,便造成海内外各家报刊发表时的很多错讹。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全球各华文报纸的无数读者天天读着余秋雨畅谈埃及文明、阿拉伯文明、以色列文明的文章……

4个多月的旅程中,余秋雨坚持写了102篇日记,记叙了他途经10个国家的感受。

千禧之旅还没有结束,某盗版集团已从凤凰卫视网站上摘取了余秋雨途中的日记,冒充光明日报出版社以《千禧日记》的书名集结出版,首印即达50万册,盗版者盈利逾百万。

听闻此消息,余秋雨非常愤怒,表示要封笔:“我和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的文明探索,却成了为盗版者打工。”事实上,与盗版者的斗争注定将成为余秋雨最大的痛,也是所有版权保护者们的痛。

1999年12月31日,千禧之旅结束于八达岭长城。

2000年5月,作家出版社顺利出版了余秋雨千禧之旅日记《千年一叹》。

综 述

余秋雨是第一个有意识利用媒体的大学教师,通过和媒体的合作,大大扩大了他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在接受他“说文化”的同时,他也利用文化推销自己。出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余秋雨赢得了大量的掌声,也得到了足够的臭鸡蛋。但余秋雨自己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过上了优雅、体面的生活。

■ 易中天时代

纪元:2005年至今

关键词:百家讲坛

《大学》观点

中央电视台自从找到了厦门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易中天,科教频道开始火爆起来。虽然此前《百家讲坛》也贩卖了一些学术讲座,但总体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易中天的到来,终于使这一档枯燥的节目走进了老百姓的客厅。学术通俗化现象从此浮出水面,这位大学教授被媒体评论为“学术超男”,其火爆状况不亚于当年的“超女”。2006年,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一书,仅版权就卖了260多万。易中天结束了余秋雨等人的参与电视而与学术无关的时代。大学教师们“易中天时代”正式开始。

标志性事件

“学术超男”

易中天上海之行

《陈蓉博客》主持人陈蓉显得很诧异,她没想到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现场有发型师、造型师吗?让他们先别走,一会我来了要用的。我是易中天。”

离录制时间还早,易中天已早早来到化妆间,陈蓉特意留下了自己专用的发型师。易中天显得很专业,特意叮嘱发型师将他左边的头发往右边梳,还特别要求,中间不能留缝。这样观众就看不到他的头发有点“地中海”。

在镜头面前,易中天更像个经验老到的明星,而非久居象牙塔的博导。化妆、服饰、灯光、话筒……一切到位,易中天轻轻调试无线话筒的音量:“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仿佛接头暗号般,表明身份:都是会家子,都是圈里人,驾轻就熟,无须多言,这便开拍了吧。

易中天这天录制《陈蓉博客》时穿着中山装,里面是白衬衫。一边录节目,一边偷偷地看旁边监视器中自己的形象。节目间隙的时候,易中天偷偷问陈蓉,是不是他的中山装纽扣扣错了,陈蓉看了一眼,不解地说,没有啊,难道你想把第二颗扣子也解开?

“原来没扣错,我还以为两颗扣子都开了呢,从监视器里看,怎么觉得白衬衫露出了那么多?”易中天释然一笑。

参加完在上海的系列活动之后,易中天又将飞回北京录制新的节目。

易中天早早地去办好了登机手续,然后躲在贵宾室里休息,等飞机起飞前的最后一分钟,再戴上帽子和墨镜,偷偷上飞机头等舱,自从多次在飞机上被人团团围住索要签名后,现在他已不敢再坐经济舱了。

相关事件

“学术超女”于丹

遭遇冰火两重天

2007年3月2日,知名论坛“天涯”上出现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发起者为中山大学研究古诗词和古文献的徐晋如博士,文中言辞激烈,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还呼吁不要再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文中甚至要求于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而第二日,于丹新书《庄子心得》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首发,当天就售出1.5万册。于丹在学术界和民间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综述

“学术超女”于丹,“学术超男”易中天几年前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把自己和明星联系在一起,但如今的现实是,他们已成了可以和“超女”PK的家喻户晓的明星了。在提到这些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掉他们的学术背景和教师身份,此时,他们不再单纯追求学术上的造诣,转而满足大众的口味,将自己从高高的讲坛拉下来,并从中赢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导致下面两种情况——

一方面,在这快餐文化的时代,他们常常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而此时,一些仍在象牙塔中的学人往往跳出来充当批评者。

另一方面,当这些既得利益的学术明星们再站到大学讲坛,拿着稍显单薄的工资时,他们又不免满腹委屈,一肚子牢骚。

■ 后易中天时代

纪元:尚未开始

关键词:多元复杂

面对易中天时代学者们的明星化生存,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不再甘于默默做学问,他们希望自己能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分子,他们自己呢?更希望在这种精英身份下,能拥有更多的社会光环和财富。

后易中天时代,大学教师将何去何从?

(责任编辑:冯雁雯)

猜你喜欢
易中天余秋雨千禧
余秋雨投其所好
不务正业与不务专业
余秋雨投其所好
KIDSTODAY
哪国青年爱买房?
“千禧一代”购房意愿亚洲第一
朋友当如是
不识易中天
易中天 要想伟大复兴 必先百家争鸣
余秋雨究竟捐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