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革华
2007年1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06年12月10日,广东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16%(其中本科97.25%,专科95.57),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迫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由于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研究生开始有强烈的危机感。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环境、就业体制、人事制度等客观因素,也有研究生个体的择业观念、职业规划、就业准备等主观因素。因此,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意义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策划和准备,即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订相应的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政府、企事业用人制度也都在发生着变化。许多研究生临近毕业在面对职业方向选择或今后的职业发展措施时仍表现茫然。据资料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很少涉及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为了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选择职业角色、确立人生目标和寻求最佳发展途径而开展的教育与指导。它让研究生在学校期间接受职业生涯导航,引导研究生结合社会发展,有意识地根据个人性格、兴趣和能力,规划研究生生活和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引导研究生了解社会发展要求以及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从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生涯发展打下基础。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是实现其“人职和谐”,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现“研究生素质拓展”的导向作用,对研究生的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为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我们调查分析了深圳地区研究生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以期得出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提出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相关建议。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调查显示,一部分研究生在大学期间接受过不同形式的职业辅导,诸如与职业相关的讲座占12.4%、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机会占9.2名、公开发布的职业信息占7.8%、个别辅导占4.6%和活动训练占4.4%等,但是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仅有38%的研究生了解职业生涯辅导,53.7%的研究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和事业的发展非常有作用或比较有作用,33.7%名的研究生不清楚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11.9%的研究生认为不太有作用或完全没作用。对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的需求程度,11%的研究生认为非常需要,40.1%的研究生认为比较需要,20.4%的研究生不清楚,17.7%的研究生认为不太需要,3.7%的研究生认为完全不需要。部分研究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过于理想化而经不起现实的检验”,或者认为“在研究生阶段人生已经基本定型而不愿再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这说明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或了解不多。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生目前最苦恼的问题依次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使得很多同学静不下心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规划,读本科时,面对就业压力,选择考研,但是,考上之后怎么读,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目标在哪里,对这些问题部分硕士研究生并不是非常清楚,由此导致定位不准确。虽然暂时回避了本科毕业时的就业压力,可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2、研究生对个人特点和优势缺乏合理把握和定位。个人特点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前提。如果缺乏对自己的了解,相当于失去了判断生涯选项的指南针。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先决条件需要进行自我认知。在对自身的职业素质的评价中,研究生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占49.8%)、求职技巧(占47.5%)、心理调适能力(占31.4%)、发现自身潜力的能力(占28.7%)和礼仪修养水平(占16.5%)表现得不够自信。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有关素质中除了业务能力是由研究生通过自身修炼得到提升外,另外的几种素质都可以经由职业生涯辅导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于社交能力和求职技巧等硬性指标,发现自身潜力的能力未受到多数研究生的重视,很多研究生认为自己学历较高,因此潜能应该发挥得不错,事实上学历有止境而学习无止境,没有经过某一领域的学习是不可能得知自己所拥有的潜能的。
3、研究生对理想职业的期望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在“了解您理想中职业对人才的哪些待遇”选项中,个人薪资福利占61.2%,个人成长空间占46.1%,社会地位占42.4%,个人健康占31.7%。这说明研究生在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年轻时以健康换取金钱,年老后以金钱换取健康”的心态。期望的“就业地区”中,大部分研究生愿意继续留在珠三角地区,为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作出贡献,而愿意到内地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非常少,深圳地区研究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明显呈现本土化倾向。大部分研究生的月薪期望值在6000元以上,其次为5000-6000元和4000-5000元。男生的期望值要高于女生;往届生的期望值要高于应届生。由此可见,择业期望过高,过于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会给研究生就业带来困难,更会影响到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4、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成为就业的最大压力。调查显示,研究生认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缺乏工作经验。这主要源于当今很多用人单位都把有相关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招聘的必要条件。就业的“唯文凭”和学历高消费时代逐步远去,这对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尤其是未参加过工作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所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是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努力构建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创新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
筹兼顾。”针对研究生在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研究生提出的意见,引导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研究生就业效率和质量,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创新体系。
1、创新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组织体系
一是转变观念,树立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贯穿研究生学习全过程的“全程理念”。生涯发展和职业选择是一种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成长可以分为若干连续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导致选择职业时发生障碍。因此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对象不应只是毕业生,而是所有年级的研究生。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要对各年级的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按照教育部“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思想贯穿于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全过程,为研究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
二是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师资队伍。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刚刚起步,人们在认识上还不够清楚,也缺乏经验。在已经建立的辅导机构中,从事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辅导工作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以给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代替职业生涯辅导,或者将求职择业的技巧培训等同于职业生涯辅导。要使职业生涯辅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辅导教师必须实现自身的专家化。只有职业生涯辅导教师的专业化,职业生涯辅导才能科学、规范地发展。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人员配置是全面开展和提高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
三是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要突出导师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在学校期间与导师接触多,导师最了解自己的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应该不仅是专业学习、课题研究方面的导师,还应该是研究生的“人生导师”和“职业导师”。导师应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计学分结构,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提高职业素养和未来适应职业世界的能力。
2、创建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教学和实践体系
一是整合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该反映时代变革的需要,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开放式的课程设置,使学生选择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有帮助的课程,真正达到满足学生需求的目的。面临基础性学科的分化和应用学科的不断交叉,尤其是边缘学科的形成,知识结构的不断变化,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既需要在深度上重视,反映出本专业的特色,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又要在广度上有所考虑,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既应侧重于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又应侧重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方法培养。
二是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力建设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社会实践体系。以实践为标准来检验发展,这个标准所坚持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是合理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与社会心理倾向相互印证的统一,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在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构建社会实践体系。通过积极引导研究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融入社会,全面了解社会,增加社会经验,寻求社会需求与个人理想的最佳契合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际动手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三是构建以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包括有效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增强环境分析能力,提高个人竞争力。职业生涯辅导最为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研究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需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定位,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了解自我方面的理论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五方面:能力、兴趣、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与相对稳定的气质和日臻完善的价值观比较起来,研究生的能力仍有开发的余地,兴趣还有培养的可能,性格还有可塑的成分,因此探索和挖掘能力、兴趣和性格在职业生涯辅导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帮助研究生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方面,应侧重于引导研究生加强对职业方面的政策法规、职业性质和人才待遇等方面的认识,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研究生要能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
3、创新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个性化技术支持体系
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个性化技术支持体系主要是在技术手段上,针对学生不同阶段、不同需要而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是做好研究生职业(个性)测评和对测评结果科学分析、引导。研究生职业(个性)测评是由专业人员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职业测评,利用心理测量技术对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和思维方式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并对职业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给予科学客观的解释,使学生个体有相对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价。同时,将社会导向与个人价值有机结合,对学生个人成长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职业(个性)测评的目的是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
二是做好研究生个体咨询辅导,做到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由具备职业指导师资格的辅导教师接受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个案咨询,运用职业生涯理论及技巧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识,澄清个体的职业性格、兴趣、价值观及能力;增进对职业外部环境的了解;引导个体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决策。
作者系深圳大学副教授,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
本文编辑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