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增
山东快书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风靡全国,成为流行全国的新曲种。此前虽然有众多的民间艺人从事这种艺术样式的演唱,却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
这种曲艺形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早期,人们叫它“七块板”。到了清末民初,人们又叫它竹板快书,这个时期还有另外一种叫法是“武老二”。因为艺人说的大都是武松故事,武松兄弟二人,排行居二,所以人们称表演这种艺术形式的民间艺人为“说武老二的”。笔者上个世纪70年代曾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查阅资料,在该馆保存的一些《火线战报》、传单上看到这种曲艺作品都用括号标注为“武老二”。类似的一种叫法是“说月个子的”。在快书中,武松被描绘成一个力大超群的大个子,“月”是行话,为二,即二大个子的意思。“竹板快书”、“武老二”、“月个子”这几种叫法,当时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并行不悖。快书演出范围不限于淮海地区,曾北至津、京,西到汉口,南至宁、沪,由于演唱起来幽默风趣,包袱多,所以上海人又把这种艺术形式叫作“滑稽快书”。
以上几种叫法说明这种曲艺形式尚未完全定型。从击节乐器来说,此时许多艺人使用竹板在广场、集市、庙会演出,靠着响亮的竹板来招徕听众,同时也使用鸳鸯板;从演唱的曲目来说,虽然以武松故事居多,但同时还有《鲁达除霸》、《李逵夺鱼》、《赵匡胤大闹马家店》以及《柿子筐》、《小大姐抬水》等其他一些生活小段,所以叫“武老二”也不准确;至于“滑稽快书”同样也不能反映其特点和风格,因为喜剧风格并非这种曲艺形式的惟一特点。后来由于众多艺人的努力,其表演形式得以扩展,不仅走进书场,而且走进剧场,走上舞台,撂地演出时的竹板已不再使用,也不能再叫竹板快书。
到了1946年,时值江苏省进步人士组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演出大会,已小有名气的高元钧登台演出《鲁达除霸》、《赵匡胤大闹马家店》等节目,引起哄动,成为市井百姓街谈巷议的一个重要话题。1947年,高元钧又应邀去上海演出,参加了左翼作家举办的“反饥饿、反压迫、反内战”示威演出活动,以《十字坡》、《武松赶会》等曲目赢得了人们的掌声和称赞,受到郭沫若、田汉、洪深等文化界著名人士的高度评价,被郭沫若当场称为“民间艺人的一面旗帜”。1951年,高元钧又去上海录制了第一张唱片《鲁达除霸》,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上海文艺界领导及专家们的帮助下,这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被定名为山东快书,成为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