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峰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化馆
“竹板歌”是蕉岭县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又被称为“五句板”“教化歌”“讨食歌”“甲色歌”等。2009年,“蕉岭竹板歌”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蕉岭竹板歌的传承、发展和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竹板歌以五句词为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一、二、四句押韵,尾驳尾合韵(上段词的最后一句是下段词的首名),合乎平仄,节拍自由,唱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演唱者以四块竹板作为乐器打过门节奏,在曲目开唱前作为“过事”以引入内容,演唱者在演唱时遇到需要转段、缓气或突出人物形象时,通过打出音色亮丽、节奏明快、缓急轻重竹板声调,与文本相互配合,使竹板歌更加悦耳动听,吸引听众。竹板歌表演朴实,通俗易懂,唱腔固定简单、音域宽广,语言风趣,形象生动,时因人物而异,时因情节而异,或高或低,或悲或喜,或唱或说,灵活多样。修辞手法多用“比喻”“双关”“歇后”“联想”等技巧,语言丰富。它可以又说又唱演唱长篇传本,流行较广的传本有《梁四珍与赵玉麟》《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南方盛产竹类,以竹类为材料制作成简单易学的乐器,并演奏出动听悦耳的音乐节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表现。制作竹板时把楠竹、毛竹或水竹裁成长约六寸、宽约一寸半的竹块,四块为一副,煮浸桐油使其音清脆。为使竹板握得稳不易滑落,要把四块竹板中三块在两边中间边缘上加制少量锯齿,一般上一边为四齿、另一边为五齿,意谓“五湖四海”;第四片竹板则一边平直无齿,另一边则全长削成锯齿状,谓之“锯板”。
竹板的基本打法,包括“夹板”“摇板”“七星板”和“平板”。夹板的打法是演奏竹板时,竹板用手掌挟持,以虎口为支力点,拇指根骨卡板内缘,食指和中指在第一、二节竹板外缘,握中段,用手劲伸震,使两板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若左右手各持一对竹板则称为双夹板。摇板的打法是竹板用手掌挟持但虎口向上,握中段手用暗劲晃震,使两板摇动两端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左右手若各持一对竹板同时摇晃,则称为双摇板。七星板的打法是右手执锯板与另一片竹板的顶端,两片竹板的光滑面相对,锯板夹在拇指与食指之间,另一片竹板则以另三根手指固定,手腕用暗劲晃震,使两板下端三分之一处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一般常用的竹板打法是左手用夹板,右手用七星板,左右手刚好形成重轻拍的组合,灵巧多变,可为大多数的歌曲伴奏。最后一种打法称为平板,左手以夹板的方式用手掌垂直挟持着正反三片竹板,右手则拿着锯板的一端,按一定节奏敲击三片竹板的顶端,或以锯齿轻锯三片竹板的边沿而发出乐音,是非常传统的伴奏打法。伴奏分前奏、间奏、尾奏,奏时长短不拘,由歌者即兴发挥。
竹板歌起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最早的雏形来自民间艺人。蕉岭地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生活艰难,部分贫苦百姓沦落为乞讨者,手拿4块竹板,穿街走村,以说唱五句板谋生,际遇凄凉。他们就是早年说唱五句板的艺人。
“竹板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反映面广泛,地方色彩浓郁,文学性较强,对研究客家历史、语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客家人在海内外分布比较广泛,它还具备另一功能,这就是它的桥梁作用,“竹板歌”的传播可促进客家文化的弘扬,联结海内外客家人的乡情乡谊。现在东南亚、港澳台及广州等地老一辈蕉岭籍客家人均在当地组织有“竹板歌”社团进行演唱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于民间说唱艺人十分重视、关怀,关心他们生活待遇外,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以旧形式新内容为社会服务,鼓励他们开拓创新,保护和传承先辈留下来的艺术瑰宝。竹板歌的艺人听从号召,积极投身新生活,不断创作和演唱一批歌颂党和政府、祖国建设发展变化、人民生活美好的作品,成绩非常突出,以新人、新事、新风、新貌为题材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广为人们传唱的长、短篇竹板歌作品。蕉岭县一贯重视竹板歌保护和传承工作,扎实开展整理、提高、推介工作,利用专业和业余文艺团队,创作排练相关节目,并在全县城乡推介,贴近人民生活,使之成为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现在,竹板歌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和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形势下,重新焕发生机,文化部门开展的保护、传承、发展如火如荼,竹板歌表演、进学校活动全面开展,竹板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