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络迅速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迎来了全球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农产品传统营销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本文分析了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必然性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
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不断提高, 互联网络迅速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 从事网络商贸活动已成为潮流,迎来了全球电子商务时代。而我国农产品市场大多数却处于初级现货市场阶段,农产品营销的渠道和时机不够畅通。其次,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差,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共享度低,对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发布能力低下,容易造成信息的扭曲和失真。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大量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动态化的趋势,这与我国目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有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等特点产生必然的供求矛盾。传统农产品营销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农产品营销管理必须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以恰当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农产品,在满足农产品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及其发展必然性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发布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
(一)有利于获取市场信息,扩大市场时空范围
农业是季节性、时效性较强的行业,农产品市场的货源随农业生产季节而变动,特别是一些鲜活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阶段性买方市场明显,许多地区存在着产量大与市场狭窄的尖锐矛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信息不灵、渠道不宽、流通不畅是主要原因。农产品产业开展网络营销可以扩大市场时空范围,打破传统营销活动的地域局限,使农民不再只为一个地区或一群人而生产,而使农产品销售成为一种全球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互动,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目标顾客,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
(二)有利于分析市场需求,决定生产方向,化解交易风险
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但是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瞬息万变。传统农业下,农产品的品种、产量的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滞后性。而因特网销售市场几乎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信息的实时性和买卖双方之间的透明性,大大降低了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农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发布信息,如农产品的品种、价格等,同时也可以通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根据市场信息和客户的需求情况来需生产,制定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计划,为解决供求矛盾提供了依据。
(三)有利于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成本
由于行业特性,农业信息具有分散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基于网络发布信息和销售商品不需要投资大额的固定资产,可利用“信息高速公路”, 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收集、发布相关信息,从而找准市场、降低成本、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互联网,生产者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自主地进行交易,可以减少中介环节及附加成本。此外,由于供求双方信息透明、实时和高度的互动性,使得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信息搜寻、条件谈判(议价) 与监督交易实施等各方面成本显著降低。
(四)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
网络媒体的制作速度、覆盖能力、动感效果和宣传成本上均优于传统方式,尤其是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沟通和利用网络展示商品形象的快捷都有利于产品品牌声誉的建立。
(五)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
互联网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使经营管理模式开始了从以产品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的重大转变。对现代农产品营销者来说,已有的顾客数据库加上顾客服务环节中形成的数据是取得卓越和高效顾客服务的关键资源。这些数据为有效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高效地帮助每个顾客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并使农产品营销者能与其顾客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纽带。
二、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因素
(一)农村、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城乡之间的“信息不平等”和“数字鸿沟”非常明显,这几年农村的信息网络基础尽管有较大发展,但仍很薄弱,大多数农户甚至农业龙头企业在计算机和网络的配备水平上,跟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顺畅实施有一定差距。
(二)信息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和农业产业信息领头人队伍尚未形成
目前,农户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缺乏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农户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未能跟上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对电脑、高科技通讯、网络的应用也十分有限,真正懂信息、懂科技和高水平应用能力的人并不多。
(三)在网络营销领域人们存在安全性的质疑
一方面是技术安全质疑,如网上交易中的支付问题,有1/3 的企业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表示担心。同样,消费者也面临着网络欺诈的危险。另一方面是信用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假冒伪劣屡禁不止, 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也给农产品网络营销带来障碍。
(四)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
研究表明,有标准规格、易配送、为消费者所熟知的产品,在网络进行宣传和销售的效果会更明显,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都不高,在品质、无公害、绿色化和品牌化方面有待提高。
(五)网络定单与产品配送问题
互联网在连接生产与消费方面有快捷、方便的优点,但在农产品网络营销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受众在地域上的无边界性对产品配送带来了不便。一是农产品生产分散在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组织规模较小,不利于农产品的迅速集中;二是农产品大多具有生鲜的特点,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在配送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多的附加成本,使得消费者既要承担产品本身的价格,还要支付一定数额的分摊费用,这可能使消费者丧失在网上购买的信心。
(六)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质量不高
目前国内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总体来看站点质量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资源内容缺乏,重复信息较多,有用的、针对性较强的特色信息少,信息质量难以保证且时效性差,网站设计不够精细和规范,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而网站的质量与提供的信息服务将直接影响到网站的声誉和访问量。
三、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措施
(一)加强农业网络工程建设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为农民上网创造条件。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应视为公共产品,让用户免费入网。另一方面,作为农产品交易主体之一的农户,也应该积极参与网络建设。
(二)提高农户信息意识
进行网络化农产品营销, 提高农户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分析和使用的能力尤为重要。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一是积极开展网络信息知识的培训,采取网络信息科技入村教育、入户教育等形式,逐步在农户中形成信息第一位的意识,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二是要尽快解决农村和农业生产、销售中关键信息技术队伍建设问题,培养高级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三)加强网络信息市场的监督管理
对信息市场特别是网络信息市场的监督管理无疑是保障农户和农产品消费者权益的必要举措。国家要尽快制定和逐步完善对信息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坚决打击网络信息欺诈、诱骗等行为。
(四)加快制定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鲜活农产品相关标准,推动绿色鲜活农产品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促进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品牌战略,主要品种逐步实现从鲜活农产品种植到包装的标准化,着力改善网络营销的环境。
(五)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是网络营销的“后半截”, 直接联系着客户。它的效率高低和安全与否,关系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败。当前农产品物流服务可考虑三种实现方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此外,物流配送还要重视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使用保鲜等新技术,对农产品妥善储运, 做到物流及时、顺畅,保证农产品新鲜上市。
(六)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质量
农业电子商务网站首先要及时更新信息,注重信息的增值服务,对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加工;其次要不断提高网站制作水平,完善信息搜索功能,从而增加网站的吸引力;最后网站应该具有个性和行业特色。
四、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
(一)农产品网络调研
网络调研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营销环境进行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和分析的活动。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调研系统了解相关农产品的各地市场信息、供需情况、价格走势,以便于制定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计划。其次,通过网络市场调研系统可辨识潜在需求群体,通过顾客反馈信息了解其对农产品的满意程度、消费偏好、对新产品的反应等,与顾客建立起“一对一”的亲密关系。
(二)农产品网上直销
农产品网上直接销售的途径很多,既可以在自己的站点上直接销售,也可以加入电脑网络广场和虚拟电子商场,让顾客访问时在页面上任意挑选,当他决定购买时可以在线完成订购过程。
(三)农产品信息发布
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为公众提供产品信息,既是传统营销同时也是网上营销的重要内容。农产品营销者可以将农产品信息和服务发布在公司页面上,以这种方式提供给客户;或者在重要会议、公众信息、政府和非盈利活动中发布广告赞助页面。例如:赞助运动会、赞助绿色和平运动等,赞助商在这些页面上通过一个超级链接指向自己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农产品信息发布应该具有全面和实时的特点,信息不仅包括农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规格、品质产地等信息,还应包括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农事企业和广大种养殖大户等的详细信息,而且保持实时更新,从而便于需求者获得农产品的供应信息和订购。
参考文献:
[1]项朝阳.浅议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 2007,(21).
[2]宋新平,张向钦.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初探[J].北方经济,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