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汀泥
水,
湖水,
湖水宁谧,
湖水宁谧风皱面。
我们宁静而宽广的人生,在哲思的吹拂与激荡之下,展开参差的画面。
像黑格尔那样思考,世界是理性的,种种事物被清晰地笼罩在体系之中;像尼采那样思考,世界是非理性的,一声声“上帝死了”震撼我们的心灵。而福柯呢?像他那样思考呢?我感受到一种恰如其分的挑战与反叛。他在走一条自己的路,一条全新的路。
人们称福柯为“奇才”。这位站在20世纪转折门槛上的法国思想家,其思考是独一无二的。在《疯癫与文明》一书里,福柯借助疯癫,揭示出西方文明一个特有的理性——疯癫纬度。疯癫,在他的笔下,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与社会而变的异己感,他开始了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正是他独特的历史清算方式,他那灿烂的申诉散文并没有因为激情而失去分析的力量。
关注福柯,始于《福柯的面孔》一书。我喜欢封底的一句话:“正如福柯所言,他的写作就是为了变换面孔。”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思考,有些时候就绝对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否采取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方式思考,采取与自己原有的观察方式不同的方式感知。
正如这样一种风景:斜风细雨,飘飘洒洒,独行雨中,当清润细密的雨丝落到手上时,会感到这雨是我的雨,这凉也是我的凉。一蓑烟雨任平生。崇山怪石,歧路漫漫,面对高山,当黑夜即将包围你的时候,还会想到那片偶尔漏下阳光的树林。不同于常人的别样感悟,酿就了风光无限的精神空间。
福柯沉浸于时间的长河中,深入到历史的每个角落,研究人类自身的生活命运。他不总是把目光停留在那些有轰动效应的时代主题上,也善于从一些被人们忽略了的微根末节中去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于是,历史不再是统治者、英雄、法律制度、战争周旋于其中的盛大场面,而是种种支离破碎的纷乱细节。福柯勾勒精神病院、监狱、工厂、流浪汉、诗人,并扎扎实实地分析着研究着,终于他在知识的重围中为自己开辟出一条坚实的道路,为自己找到发言的舞台。
而我们呢?我们只是习惯于在文明的盛宴中贪婪囫囵地品尝,之后便随波逐流地称赞,而究竟怎样一个好字却不甚清楚。固然,个体与浩淼的历史相比是一瞬中的一瞬,但是我们却要用这一瞬来做漫长而独特的思考。
像福柯那样,拜读自然的绚烂与人类的经典,找到自己生根的土壤,确立自己独特的声音。而当我们习惯了在星空下汪洋恣肆地解读与想象时,便终于到达了福柯向往的地方,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的精神境界——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这种创新的思维始终是生命的动力。对待涌入生命洪流中的每一件事,我们都要尝试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去思考。如果生命真的就像西绪弗斯搬巨石的过程,我想,像福柯那样思考,是我们最完美的解脱方式。
阿波罗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取代“关怀你自己”,成为古典世界道德实践的最高准则,而今天的我们却要把“认识你自己”变为不被自己固定身份所限定的自己。我们像福柯那样,不仅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
在深邃的思考中塑造自我,这是艰辛的过程,更是伟大的旅程。用福柯的态度来考量回荡在耳边的每一曲知识的交响,用开创的心灵去丰富展现在眼前的每一片价值的天空,恐怕这才是我们人生参差而美丽的画面。
(本文获“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