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渊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对策应该是:政府部门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高等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用人单位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大学生自身应该切实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8)08-0127-02
收稿日期:2008-02-22
作者简介:倪渊(1984-),男,山东齐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知识载体的人,便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大学生作为最先进知识的拥有者,本应是广大企业争夺的对象,然而,我国目前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大学生与农民工抢岗位”、“名牌大学生卖肉、卖糖葫芦”等新闻已经不再新鲜,月薪只有四五百元的岗位也挤满了应聘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也就具备了更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分析
1.就业队伍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共有2 003所,在校学生2 000万有余。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与此同时,企业纷纷减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人才需求下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形势日益严峻。
2.就业比率不断下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起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6月一次就业率为80%,较2001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2003年毕业生212万,加之“非典”的影响,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为70%;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280万,本科院校学生初次就业率为61.3%。可见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3.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从地区看,东部发达地区人才供给明显大于需求,而中、西部地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却招不到合格人才,出现“有地方没入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较好,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最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农业科技、环境保护等毕业生需求旺盛。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外部就业环境剧变
近年来,大学就业环境产生了许多新变化。首先,本土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的竞争。随着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开放,各种外国教育机构进入,产生了更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他们不但提供了人才短期培训,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挑战了中国本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挤压了国内就业空间。其次,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专业。所谓的“好”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一直以来,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大学所设专业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对大学知名度的要求更高。再次,海归学子对本土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加剧。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浪,直接挤压国内大学生就业空间,这些海外学子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各国法律制度等比较了解,在国外多年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熟悉程度都比较强,竞争力较强。
2.供求矛盾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的一部分,其就业难根本上是由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引起的,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总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供求的总量矛盾。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绝对量过剩”和“绝对量短缺”并存的现象。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5年增长两倍多。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累积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散落在社会中的大学失业群体已十分庞大。而绝对量短缺是指高素质的大学生绝对短缺,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人才,而这方面的缺口却比较大,并且短期内无法补足。
第二,大学生供求的质量矛盾。质量矛盾是由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和企业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造成的。大学生素质降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综合技能水平不高。这种现象源自高校持续扩招,而相应的硬件、软件跟不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此外,许多高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方面,也忽视了对本科学生的培养。二是毕业生择业能力不强,缺乏对自我客观公正的认识,就业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职业规划能力欠缺,获取职业信息和信息筛选能力不强。而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下降的同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企業对人员的招聘过程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越来越多地根据企业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等情况,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按照岗位的要求实施招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
第三,大学生供求的结构矛盾。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实质是供求结构的不合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不是市场所需要的,而市场需要的人才又难以寻找。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观及相应的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3.其他原因分析
第一,经济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造成了大学生配置的扭曲。根据托达罗模型,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力就是预期收入的差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预期收入的差别过大,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求职人数远远超出实际需求,而渴求大学生的中西部地区却受到毕业生的冷遇,更不要说农村地区了。
第二,相关的劳动就业方针政策的影响。如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而望而却步。
第三,国家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就业高峰。目前我国经济第二产业比较发达,大多为创造生产性岗位;第三产业还相对滞后,而大学生就业主要瞄准的还是第三产业。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对策
1.政府部门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
首先,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明确自身在大学生就业中所担当的重要责任。及时掌握宏观就业和学校培养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回馈,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协调工作。其次,完善对就业市场的管理。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其不完善、不充分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因此,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避免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当受骗。再次,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通道。一方面,政府要从政策上鼓励用人单位多吸纳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政府的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同时,还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
2.高等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具体而言,第一,进行专业调整,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方面要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根据企业回馈的信息,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改革教学环节,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先进性,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礎上,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加强就业准备教育,就业指导进入课堂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无论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还是提高自身的求职技能,都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第三,重视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通道。畅通的就业通道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基础。学校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对每届毕业生制订具体的就业工作计划和安排,结合本校的各专业特色及学生素质情况开展就业“促销”活动。
3.用人单位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把接纳大学生作为单位或部门良好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不断吸纳新鲜力量优化单位人力资源结构,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企业持续不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用人单位还应该积极与学校联系,同高等院校一起培养造就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例如,在加拿大,企业界人士参与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使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基本相一致;在德国,学校与企业合作密切,共同致力于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在日本,学校联系企业实际开展教育工作,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大学生应该切实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
当前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造成毕业时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此外,学生求职的过程中,缺乏自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平时很少参与各种活动,缺乏综合素质的训练等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岳昌君.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业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2]谢维和.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3]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4]宣杰.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5]岳昌君.中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4(12).
[6]贝克尔.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8]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9]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估算: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1997(9).
[10]张谋贵.当前中国“知识型劳动力过剩”的体制性原因[J].当代中国研究,2003(3).
[11]赵修渝,陈杰.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失业的理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责任编辑:闫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