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114例

2008-09-05 06:30廖信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8期
关键词:正骨棘突胸椎

廖信祥 陆 强

关键词胸椎小关节错位手法治疗正骨法

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推拿科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类似中医的“背痛”,根据临床表现和解剖特点可分为关节突关节错位、肋椎关节错位、胁横突关节错位。其主要临床特征以一侧背痛为主外,还会因节段和波及组织器官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肋间神经痛、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及头颈部症状。临床常误症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114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1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84例;年龄在19-52岁之间;多发于T3~T10之间;病程短则1天,长则2年;均拍胸椎正侧位片,排除骨质病变、肿瘤、结核等。

2诊断依据

2.1胸椎关节突关节错位多见于胸椎过度旋转时损伤或合并有胸椎间盘的退变,背痛、有沉重感,多为胀痛,劳累或受寒后加重,胸椎旋转、屈伸活动受限,平卧翻身困难。压痛点位于损伤节段的棘突旁开1~1.5cm处,部位较深,x线检查可见损伤关节的间隙稍窄或胸椎间隙变窄。

2.2肋椎关节错位者多见于胸椎退变性或有慢性劳损伤的患者,多有反复发作史,背痛多合并有同侧胸闷痛或上腹胀,劳累后加重,严重时出现心脏功能改变,出现心率、心律的异常,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异常,棘突旁往往压痛不明显,但有叩击痛,X线检查发现间隙变窄及椎体骨质增生改变。

2.3肋横突关节错位多见于胸腔压力突然增大,背痛多伴肋间神经痛,深呼吸活动受限,压痛点位于病变节段的棘突旁开2.5~3cm处。部位较浅,x线检查无异常。

3治疗方法

治疗时查明是新鲜性错位还是陈旧性,新鲜性正骨手法1—3次治愈,陈旧性的一般3天1次,治愈为主。

3.1俯卧位,令患者俯卧于硬板治疗床上(床高50—60cm),双上肢自然置于身旁或向上置头两侧,周身放松,脸部旋转至一侧,不垫枕,医者摸准胸椎旁痛点,以患者右侧为例,医者站在患者右侧,医者右手掌根尺侧压正痛点,左手掌根重叠压于右手背,令患者深吸气后呼气,在患者呼气时,医者突然向下用力,此时听“咔喀”声,表示手法成功。然后用撑揉法局部放松肌肉。

3.2仰卧位,令患者仰卧于硬板治疗床上,两手交叉抱于胸前,以患者右侧为例;医者站于病人左侧,右手摸准椎旁痛点,右手握拳,拳背对准痛点,左手前臂置于患者胸前两手交叉处,在患者深呼气时,医者上半身通过左手向下用力,此时亦听到“咔喀”响声,表示手法成功。

4治疗结果

本组114例,痊愈101例,有效13例,有效率100%,最短治疗次数1次痊愈,最长2个疗程,5次为1个疗程。

5讨论与体会

椎体、椎弓根、棘突、横突、小关节突、上肋凹、下肋凹、横突助凹和肋骨小头共同组成了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和关节突关节,三者合称为胸椎小关节,亦称胸椎后关节。由于外力扭挫或长期姿势不良、慢性劳损,1个或几个椎体受力不均,脊柱内外平衡被打破。造成一个或多个椎体移位刺激肋间神经、胸脊神经后支而诱发病。笔者自1992年起至今采用上两种正骨手法,应用临床,大大提高了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治愈率,并且疗效快、疗程短,特别是对顽固性背痛疗效更为显著,且该两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无危险性和副作用。

猜你喜欢
正骨棘突胸椎
竞相模仿“青绿腰” 当心损伤腰椎
正骨没那么神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消除疲劳拔罐法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使用X线站立侧位片鉴别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分析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42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经关节突入路减压固定治疗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