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课文链接
在世界作家中,像高尔基这样出身之低、成就之大、声名之著,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高尔基的父亲是糊墙工人,在他5岁时就撒手人寰;高尔基随母寄居在经营染坊业的外祖父家。但好景不长,仅上了5个月学后,因为外祖父经营失败,家庭陷入困境,8岁的高尔基就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为人做佣工。又过了一年,他的母亲也辞别了人世。
在他成为知名作家之前,他从事了许多职业:佣工、鞋匠店学徒、船上厨师洗碗工、神像雕刻匠小伙计、伏尔加河沿岸码头工人、花匠、坟场看更人、面包点饼师、绘图员、装修工——反正是只要能够养活自己的活,什么都做。
“爱读书吧,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向面包”。这是高尔基的名言。这句名言的背后是他成名之前双重的饥饿:物质的和精神的。这一时期,高尔基目睹和经历了太多的残暴、粗鲁、拳头、争执、斗殴、鞭笞、酒疯,但是,依靠精神生活,身处其间的高尔基,没有沉沦,而是成为一个作家,创造了一个奇迹。
奇迹来自于他对阅读的嗜好。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则得之于人生最常见的偶然。在一只船上,一个爱读书的厨师使年幼的高尔基对书籍发生了浓厚兴趣。阅读,对识字并不多的高尔基来说,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障碍:“一遍不懂,就读七遍。”这是厨师对他的教诲。从此后,只要是书,只要是带字的纸张,高尔基都会看看。
有一次,因为太入神,竟然忘记给茶壶加水,结果茶壶烧穿了。主人用松枝猛烈地抽打着他,昏迷过去的高尔基被送进医院,医生从他红肿的背上取出了42个碎枝!
对于高尔基来说,阅读更大的障碍是时间的缺乏。一个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人,没有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力。因为工作时间太长,经常是14个小时。然而求学欲望非常强烈、意志非常坚韧的高尔基,却能在长时间的苦力后,仍能够拿起书本。
读书彻底改变了高尔基的生活。逐渐地,他接触了更多知识分子。在他们的鼓励下,他走上了创作之路。新奇的故事,来自生活最底层的场景,对现实的抗议与批判,着力表现最底层人群——从乞丐到偷窃贼再到妓女以及吉普赛人——身上,没有被生活压倒的自尊和力量、个性和勇气,高尔基充满尼采强力意志的作品,一时间风靡俄罗斯。在许多城市街头,都有乞丐声称和高尔基一起流浪过;他的剧作《在底层》、《小市民》,上演后轰动一时,高尔基跃升为那个时代最为出名的作家。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创造奇迹。成名后的高尔基并没有松懈,一部部优秀作品《海燕之歌》、《母亲》等等诞生在他的笔下。他毫无愧色地走进那个时代世界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行列。
“一切美好的有社会价值的东西,都是由人的力量、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这是高尔基的观点。
“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这是高尔基作品中,许多人可能不熟悉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