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老

2008-08-29 05:52蒋子龙
晚晴 2008年11期
关键词:健忘症脑细胞黑洞

人老了的确有许多优势:更容易知己和知人。更清楚自己的力量,更明白自己的目标,老人的世界也变得更大,老了还会活得更为超脱。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造得非常形象和贴切:“老谋深算”最稳妥、“老古董”最值钱……

在人们的印象里,人生最可怕的莫过于死,仅次于死的就是老,因为人一老就更接近死亡。但,最近的一份人类学家的调查报告却显示:世界上每年横死(即死于意外的天灾人祸)的青少年人数远远高于老死的人。这就是说,离死亡最近的并不一定都是老年人。有一次,我去一家医院的脑外科看望朋友,见到许多人在楼道里排队等待看头痛病,有些竟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真正的老年人倒不多。这使我惊骇不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头颅反比老年人的脑袋容易出毛病呢?

前不久在美国《读者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部分地解答了我的疑惑。文章说,现代人应该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老”,在今日社会,“老”的概念正在发生奇变。事实上专家已经发现,“变老”甚至意味着“变得更好”!这不是对老的安慰,而是有科学根据。人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慧,而智慧来源于大脑。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以大脑的死亡来判定人的死亡,而人脑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组织,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其中有许多还要与1000亿个其他神经细胞直接联网。正是这些总重量不超过3磅的灰色潮湿的物质,使人类创造了诸如航天、登月等奇迹。过去人们对脑细胞的死亡和老年的健忘症、痴呆症有许多可怕的误传,说人的大脑从25岁以后每天要死亡10万个脑细胞,思维的衰退和健忘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精确地计算,得出了令人鼓舞的结论:“人到二十几岁以后,每天损失的脑细胞大约只有100个,按这一速度只能在五六十年以后,也就是说在活到七八十岁以后,才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慕尼黑大学记忆治疗中心的心理学家约尼茨则说得更具体:“在65~69岁的人中,只有2~3%会得健忘症,到了80岁以后,记忆力衰退的比例才会增高。现代科学已经确定了一个基本的事实,90%的人肯定可以精神矍烁、记忆健全地活到老,而且老年人的脑子可以与年轻人一样灵活。”由此,我想到社会上早就存在着的一种现象,医生、科学家、音乐家、教授、画家等等,都是越老越金贵,也就是说这些职业是越老成就越大,越值得信赖。特别是画家,不光越老越值钱,死了以后其画作会更值钱。我们在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总会发现一个从早期、中期到成熟的过程,艺术家的思想和表现手段是越来越精纯,使他们最终能处理十分棘手的难题。科学家也一样,世界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宇宙黑洞的发现者钱德拉塞卡,在63岁的时候忽然放弃驾轻就熟的课题,开始重新分析当物质消失在一个黑洞里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到73岁最终完成了关于黑洞的研究,确立了其在科学界不朽的地位。

人老了真的能成为一宝,可以充分发挥老的优势。比如,年轻人遇到外来的攻击,往往会矢口否认、竭力辩白,而老年人则更多地依赖智谋、幽默和利他主义的新创意等积极手段去加以化解。上了年纪的人更能容忍生活中的一些蠢事,处理生活危机时会感到压力较小。每个人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弄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年纪大的人个性早已经显现出来,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知道自己是谁,变得跟自己更容易相处,就像结婚时间越长,越有可能保持姻缘一样。

可见人老了的确有许多优势:更容易知己和知人,更清楚自己的力量,更明白自己的目标,老人的世界也变得更大,老了还会活得更为超脱。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造得非常形象和贴切:“老谋深算”最稳妥、“老古董”最值钱、“老酒”最容易醉人、“老辣”最精到、“老练”最难得、“老拳”打人最痛、“老成”、“老鼻子”…一

蒋子龙,当代作家,1941年生,河北沧县人。历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编审。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第五届副主席。1965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新站长》。善于写工业题材。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优秀小说。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后在全国获奖),产生很大影响。短篇《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和《拜年》,中篇《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和《阴错阳差》均在全国获奖。其作品题材重大,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风格刚健雄浑。著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星》,《蒋子龙选集》(3卷),中篇小说《锅碗瓢盆交响曲》,短篇小说《三个起重工》,《蒋子龙文集》(8卷)等。

猜你喜欢
健忘症脑细胞黑洞
谁决定你的智商
健忘
一张图了解黑洞
给黑洞拍张照
黑洞什么样,有图有真相
数独驾到
枯叶黑洞
健忘症等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少年健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