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生
一、不计人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吏。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不记人过()()
(2)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3)是小子亦参政耶()
(4)同列犹不能平()
(5)悔不穷问。()
(6)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古义:()今义()
2.下列句中的“之”所指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A.同列
(2)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之何损C.吕蒙正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人皆服其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记人过”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天祥传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句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③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④,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②崖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③供张:陈设帷帐。④兵马司: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俱入崖山()
(2)吾不能捍父母 ()
(3)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
(4)天祥泫然出涕( )()
(5)天祥临刑殊从容 ( )
(6)南乡拜而死( )
3.翻译下列句子。
(1)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句子“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来表现忠贞不贰之心呢!
B.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而怀有贰心呢!
C.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因为大臣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来表现忠贞不贰之心呢!
D.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因为大臣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而怀有贰心呢!
5.弘范“使(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弘范敬重文天祥的句子。(不少于二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全文并结合你学过的课文,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记住并计较过失(过错)(2)假装经过(走过)(3)这 (4)还,仍(仍然) (5)追问到底 (6)古义:听;今义:嗅(用鼻子嗅)
2.(1)C(2)A (3)B
3.(1)他(蒙正)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责问那位官员的官位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
(2)当时的人都佩服他(蒙正)的度量(气度)。
4.略(可以围绕“对人对事要宽宏大量,不要太过计较个人得失”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二、1.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2.(1)一起 (2)保护(3)写(书写) (4)水滴下的样子 眼泪(泪,泪水)(5)特别(很,十分等)(6)同“向”
3.(1)弘范就像招待客人一样对待文天祥,押文天祥一起到崖山,(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
(2)文天祥不睡觉,坐在那里直到天亮,于是把文天祥转交兵马司,派士兵看守起来。
4.B
5.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可以吗?”他书写《过零丁洋》一诗给弘范(以明志)。
6.客礼见之;弘范义之。(如果答“丞相忠孝尽矣”也对)
7.略(提示:要结合本文并联系所学课文如《过零丁洋》、《谈骨气》等阐明文天祥的民族气节。要求语句通顺,言之成理)
(作者地址: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峨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