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运
中国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中国旅行剧团在1936年4月初首次抵沪,于5月6日至8日在卡尔登戏院公演《雷雨》,轰动上海滩。沪上文化界人士纷纷前来观剧多,其中就有梅兰芳和欧阳予倩等。同年9月3日至8日,“中旅”再次演出《雷雨》。
第二年6月至7月,“中旅”又在卡尔登戏院演出《日出》,由欧阳予倩导演并兼任舞台、灯光的设计管理。此前,上海复旦大学与南京国立剧专都曾上演过《日出》,不过这些演出都将第三幕——妓院那场整个删去了。“中旅”此次公演,补上了第三幕,并邀曹禺前来观看。
《日出》在沪演出阶段,恰遇“卢沟桥事变”爆发。应汉口天声舞台的邀请,“中旅”即于1937年10月从上海出发,抵达当时的抗战文化中心——武汉。全国著名的文化界人士,包括崔嵬、金山、洪深等戏剧家在内,大多云集于此。
此时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的政治部副部长并负责文化宣传的第三厅工作,厅长为郭沫若。
“中旅”一行三十余人来到汉口,住在天声舞台后台附近的一座宿舍,排戏、演戏比较方便。时任第三厅秘书的阳翰笙、剧作家田汉与“中旅”团长唐槐秋相交甚厚,经常在一起讨论、商议“中旅”的戏。为了方便,田汉甚至同音乐家张曙搬进了“中旅”宿舍二楼,同居一室,以便随时切磋。
1937年11月1日,“中旅”在武汉第一次演出,演出剧目为阳翰笙的新编抗日锄奸话剧《前夜》。唐槐秋任导演并主演,演员有唐若青、项堃、杨薇、夏梅丽等。戏演完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在阳翰笙陪同下接见“中旅”全体成员,周恩来面带微笑,与在场演员一一握手。
阳翰笙向周恩来介绍唐槐秋,说唐槐秋曾留学法国,原本学的是航空。周恩来听后说,他在法国留学时曾见过一位学航空的留学生,是湖南人,不知你是否知道?唐槐秋忙向周恩来说:“那就是我!我那时叫唐震球,学成归国后正赶上军阀混战,同室操戈,我就改行专攻话剧了。”周恩来说:“那也很好,文武并重。你拿话剧作武器,同样可以打敌人。我们回国后还是第一次见面,希望‘中旅能更多地创作鼓舞抗日斗志的好戏。”
在武汉,“中旅”演得最轰动的戏是1937年12月30日由田汉编剧、洪深导演的《阿Q正传》。姜明饰演阿Q,唐槐秋饰赵老太爷,项堃饰小D,李景波饰红鼻子老拱,王遐文饰假洋鬼子,张立德饰七斤,唐若青饰七斤嫂,吴静饰九斤老太,王荔饰吴妈,汤琦饰孔乙己,赵恕饰蓝皮阿五。为纪念《阿Q正传》公演,田汉作了一首诗:
山河破碎已如此,
我们岂肯作虫豸。
亡我国家灭我种,
它是儿子打老子。
寇深矣,事急矣,
枪毙人人心中的阿Q性,
速与敌人战到底!
姜明还准备了一本题词册,遇到文化界知名人士前来观剧便恳请他们题词,其中有郭沫若、郑振铎、欧阳予倩、蔡楚生、费穆、袁牧之、许地山、陶行知等数十人。周恩来的题词是:“坚持长期抗战,求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以打倒中国的阿Q精神!”邓颖超的题词是:“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如此众多的政治文化名流为“中旅”题词,使“中旅”的声望日益隆盛。
1938年6月2日,“中旅”又演出阳翰笙创作、洪深导演的新编近代历史剧《李秀成之死》,由张立德主演李秀成。参加演出的演员有唐若青、项堃、姜明、蓝马、唐湘青、王荔、杨薇、夏梅丽等。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前来观剧,并在该剧的座谈会上指出,这个戏的悲壮结局十分感动人心,看了戏,应该认识到“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在日寇逼迫下,武汉告急,汉口的市面日趋紧张,许多重要机关开始向重庆撤离。“中旅”原与重庆国泰戏院订有演出合同,但重庆方面告知该地已经人满为患,剧团前来难有栖身之地,只得将定洋三千元退还。
就在此时,一位香港负责戏剧事业的商人表示愿邀“中旅”赴港演出。这对剧团来说虽是个好消息,但大家觉得,当举国上下都在奋勇抗日之时径去香港,对全国戏剧界同行与政治部领导怎么交代?唐槐秋只好同阳翰笙、田汉商量,商量来商量去也拿不出什么办法,于是便想征求周恩来的意见。
阳翰笙、田汉两人见了周恩来。周恩来听后沉思半响,徐徐说道:“我认为,‘中旅去香港没有什么不可以。那里绝大部分是华人,市面比较繁荣、稳定,养活一个职业剧团,我看没有什么问题。唐槐秋他们是职业剧团,解决生活问题是主要的。既有这么个机会,就可以去。香港虽属英国人管辖,但香港同胞爱国热情很高,不但为抗战捐款,而且还为抗战作了不少宣传。‘中旅去香港,不是在抗日宣传上又添了一支生力军嘛!”
听到阳翰笙、田汉的转达,唐槐秋这才放心,遂与香港方面签约,率领“中旅”于1938年8月转赴香港。
在香港,“中旅”演出了吴祖光的处女作《凤凰城》。该剧由张雪峰导演,唐槐秋饰主角苗可秀,林静饰苗夫人,黄河饰苗可英,龚家宝饰赵侗,在皇后戏院上演深受欢迎。这个戏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烈士苗可秀的事迹写成,爱国激情十分强烈。当最后一幕苗可秀牺牲、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出现在舞台上时,全场观众起立致敬。
1939年冬,“中旅”结束了在香港的演出,回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