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叶
清明洒泪究何罪?
血雨腥风卷地飞。
党心民心不可悔,
于无声处听惊雷。
——《天安门诗抄》(1978)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清明时节,人们自发地聚集于天安门广场献花圈,以诗词悼念总理,不想却招来“四人帮”的横加阻挠。话剧《于无声处》正是以此为背景,通过一个家庭一天之内的变故,表达了对“四五”天安门事件的支持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呼唤。1978年,这部宗福先编剧、苏乐慈导演的话剧在上海工人文化宫首演。
当时,苏乐慈正在上海工人文化宫表演训练班任带班老师。一天,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学生宗福先拿来了自己的新作《于无声处》。苏乐慈回忆道:“当时‘四人帮已经粉碎,但‘天安门事件尚未平反。所有人坚信,历史一定会对此给出一个答案的。”这部话剧成了一个时代的呐喊,也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于无声处》讲述的是青年欧阳平为悼念周总理,编写并到处散发一本名为《扬眉剑出鞘》的诗集,于是,他被定为现行反革命而遭全国通缉。这天,欧阳平与被诬陷为叛徒的母亲梅林一起,来到了他母亲曾搭救过的老部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曾在9年前出卖过他们,为了自保,他再次恩将仇报地向“四人帮”告密,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重新制作排演该剧。主创人员仍沿用了这个富有戏剧张力的故事,情节几乎无一改变,仅在表演方式和舞台处理上更侧重于人物的情感表现。对于30年前首演和30年后重排该剧的区别,苏乐慈说:“30年前是‘口号式的戏剧,对人物的读解比较片面;30年后则更多元、更关注人的情感,更多挖掘人性。”
《于无声处》留给观众的,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重大命题。在严酷的环境里,在灾难面前,有人出卖同志和自己的灵魂,有人则苦苦坚守信念和忠诚。之所以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重排这一经典之作,要呼唤的正是朴素和真诚。经典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戏剧张力,如果重排时演绎得太花哨,反会掩盖其本有的魅力。不过,从1978年在后台筛黄豆以模拟雨声、用敲锣鼓来模拟雷声,到如今采用现代化舞美音效制造出电闪雷鸣的逼真雨天,还是让与《于无声处》一同走过30年的苏乐慈感慨万千:“我不喜欢重复自己,一直在寻找不同的导演方法和舞台表现形式。在同一个舞台采用不同方式,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便是舞台永不衰竭的魅力。”
台上的主人公坚守对党、对爱情的忠贞,台下的苏乐慈坚守对舞台、对艺术的信念。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这是苏乐慈艺术创作的追求与原动力,她成了30年来极少数从没离开过舞台的导演之一。人一旦有了信念,就会感觉充实,她就是如此充实地走过了30年:“30年前的这一部旧戏,承载着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这份记忆对于今天年轻人的意义,就在于历史和现实相撞时迸发出的那簇火花。”
如今的年轻观众并未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怀着久仰和好奇的心理走进剧场,在被剧情打动的同时,也对梅林这一正面角色产生些许疑惑——一个被诬陷为叛徒、饱受摧残的人,却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想着要交党费,这看来是否有些傻?苏乐慈听后笑道:“正是有很多像梅林那样的人,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有了现在的中国。我们这一辈人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重排此剧,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前辈们是怎样度过那段特殊岁月的。”
剧场中,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获得了感动和共鸣——于老一辈而言,是对过往的怀念;于年轻一辈来说,则是对人性的感慨。戏剧只要能够展示人性的真诚,就一定能打动人。一次跨越年龄的对话,一出跨越时空的戏剧,无论是戏还是人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我们都相信人性之善,相信这种善是潜在每个人的心底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去激发,就像种子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于无声处》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是一代人对信念的传承。尾声,当何是非孤零零地站在空屋之中,说出“真安静啊”的台词后,一声乍响的惊雷震动剧场,也回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