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意象与现代视角的交汇

2008-08-18 11:09王洪辉
名作欣赏·上旬刊 2008年8期
关键词:断章卞之琳人称

王洪辉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断章》是卞之琳的爱情隐喻诗。堪称现代李商隐式的诗作。因为含蓄节制的情感表达,简洁明快的意象运用,以及繁复多变的视角设置,成为中西方诗学体系交融的经典。

我们关注的是两种体系是如何交融的。也就是代表西方的现代相对主义思想和代表中国古典诗学的刹那直觉是如何统一到一首短章的。视角和意象的选择与结构,构成了断章的审美特性。

似乎没有必要考证,被作者删掉的三十多行是什么内容,和全诗的结构是什么关系,断章,就是最好的隐喻,这是人生的片断感受,逝去的情感已经无从考证,意味着生命感受的片断,不连贯。从这个角度讲,和禅宗的刹那顿悟已经暗合,成为抒情性人生体验最好的注脚。

文中出现了四个物体意象和一个精神意象,以及一个隐含的意象:桥、楼、明月、窗子。依次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意象结构,人称的转换成为理解的阻碍,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更深层的寓意是,阻碍或者视角的转换,使得阅读诠释的难度增大,又通过上面的四个物理意象,使得沟通交流变成坦途。

桥无疑具有连接的功能,更是跨越心灵的传统象征物,在古典文学中,断桥蓝桥都成为浪漫爱情的起点和伤感爱情的归宿。起笔将人放置在这样的语境中,自然能荡开读者的神思,充满了对叙事延伸的期待。小楼是一个充满了悬置感的意象,象征着女性的守望等待,而窗子会起到适当的阻隔和敞开的作用,半羞半涩的空间阻隔,反衬了主人公的暧昧和含蓄。如果说,小桥小楼小窗,还只是静默的存在,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的话,那么月在最后的出现就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气韵生动感。月色使互看风景的男女,笼罩在非现实的幻象中,自然引发了其后的精神意象——梦。

压抑的情感,只能通过梦的意象来曲折地释放,这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含蓄而节制的情感表达,在富于古典韵味的意象下,欲语还休,正如少年纯洁的春梦,拨动了桥下的水,窗外的风。作者使用了“装饰”这样的词,来修饰梦境的意味。不能说明作者的态度是轻佻的,而是想告诉读者,两个人的爱恋只不过是偶然的心灵的交汇,在刹那的幻象过后,不过如镜花水月,只剩下余波荡漾。所以,我们看不到梦的性的暗示,而只是体会到青春萌动的冥想与相思。

全诗隐含了一个意象——水。

桥下流水,月影衬水,小窗映水。如果说前面的四个物理意象只是勾画了纯美的语境,精神意象梦境只是传递了青春萌动的基调,那么隐含的水意象,才是解读《断章》的入口。水,从先哲“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中,可以体会到它具有时间流动性。而在抒情诗人的笔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使它具有了愁思的连绵性,这样,古典意象中,因为水流逝性的特点,被赋予了哲学境界中的時间向度。暗示着青春难再,韶华易逝。又因为水的连绵性的特点,被赋予了抒情意境中的空间向度,隔江千万里,忠贞永不易。

全诗没有出现的意象,引发了读者不尽的遐思。正是所谓象未出,而意无穷。

《断章》的意象设置,让人体会到古典诗意的气韵流动之美,而人称视角的自由转换,又使全诗富于歧义与含混,带来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感。宛如写定的情诗,经过岁月的醺然,变为了一丝模糊不清的情绪,一次不可靠的追忆。

四句都使用了人称代词“你”。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显然“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中的“你”,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中的“你”,属于同一个视角。而后两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属于另一个人称视角。但是因为人称的统一设定,带来了理解上的歧义。诗的第一节,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书写了看和被看的辩证关系,风景如画,而人又成为画中一部分,人与景,主体与客体是交融与共的关系,也是互为言说的关系。静默的风景和飞扬的心绪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处处体现着诗人情感的浸染和灵动。主体与外物的和谐共生,还启示着作者向往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经历了意象的沟通,梦境般的心灵交汇,渴望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彼岸。

卞之琳先生使用了反陌生化的手法,甚至有意隐藏了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感意象,而是使用了最常见的人称代词作为转换的关节点。我们可以注意到前后两节语气上的变化,前一节“你”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首尾相连,语气也一气呵成,激荡着圆润饱满的期待和激情。而后两节,从窗子到人,写得含蓄暧昧,叙述节奏也相应的似断似连,写尽了犹疑不决,顾盼多情的心态。两节相连,又好似恋人间一方步步紧逼,一方含羞带涩。先有急迫的询问,后有妩媚的回答。显然,卞之琳借鉴了西方文学传统的“戏剧化情境”,这首抒情短章,就如一出绝妙的戏剧小品,没有情感的赤裸表白,更没有激烈的外在动作,只是淡淡的写来,以类似戏拟的口吻,将中国古典诗词单纯明净的意境,和西方文学传统中厚重的哲理情思相融合,这样,既避免了抽象的说教,又创造了富于象征性的画卷,短短的四行小诗,留下了作者对人生情感,对生命体验的永恒追问。

《断章》,其实就是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如果你读后心有所悟,你也就抓住了刹那即是永恒的人生真谛。

作者系吉林省北华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断章卞之琳人称
“断章”背后的故事
拼图
迎额头崩出的字
卞之琳的苦恋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永远的断章(节选)
关于“人”的断章
人称代词专练
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