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关键战略举措

2008-08-15 09:58张伯康
云南教育·视界 2008年2期
关键词:特岗岗位计划

张伯康

编者按: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颁发文件,启动了“特岗计划”,逐步解决云南农村师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云南省2006年、2007年分别招聘特岗教师4196人、4284人,走活了云南农村教育这盘棋,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中国教育报》登载的《特岗教师走活农村教育一盘棋——云南省将“特岗计划”与“两基”攻坚、大学生就业、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文章上批示:“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和推进‘特岗计划,使之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

为充分展现云南实施“特岗计划”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本刊特编发此文,以飨读者。

“特岗计划”的实施走活了农村教育一盘棋

到2006年底,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尚缺编约3.5万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缺编补不上的问题虽然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地方财力薄弱,当地政府不能承担足额补充教师而产生的财政支出。为了实施义务教育,只好采取用低报酬请代课教师和大班额上课的办法。结果是教师数量差,素质低,教学质量低下,形成了“学生盼教师,群众有怨言”的局面。如昭通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至今还有4个县没有“普九”。该市有530多万人口,普通中小学生数达110多万名,而教师只有41600名,按照规定的教师编制,教师缺编13200名。在2005年之前每年补充的教师数量平均仅为1150名,如果减掉年均自然减员650名,每年净增只有500名。按此速度,该市若要补齐缺编教师数,要在25年以后,势必落后于全国和云南省教育发展的步伐,“普九”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保障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很难实现的。在昭通,中小学校100个学生左右的班级随处可见,120人一班的情况也不罕见。不仅教师缺口大,更令人忧心的是教师素质较低。镇雄县有一个600余名学生的村完小,只有6名教师,其中只有1名是公办教师。镇雄县教育局局长雷洪榜十分感伤地说:“社会落后,经济贫困,根本无法吸引外地教师,只有采取就地请代课教师应急。因为代课教师薪水很低,对高中毕业生都没有吸引力。教师不合格,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何容易!”

“特岗计划”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渴望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师的人们心中。2006年,昭通市获得了710名招聘计划,实际招聘了702名特岗教师。2007年又获得了827名,实际招聘769名特岗教师。这些教师分到6个县,有效地缓解了昭通师资严重紧缺的局面,保障了该市彝良、盐津两县“普九”目标的如期实现。同时,昭通市委、市政府受国家实施“特岗计划”的启发,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决定从2007年起,连续5年,每年由市财政出资,为8个县补充教师2000名,加上连续5年招聘750名左右的特岗教师,力争在2013年前将缺编的教师补齐,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云南省的“特岗计划”向最需要教师的地方作了倾斜。2006年,招聘了4196名特岗教师,分到全省50个县的408所学校,其中,216所学校为初中,192所学校为小学;48个县为“两基”攻坚县,另2个县是积极性很高且有特殊困难的县。在招聘的特岗教师中,本科生有1060名,占25%;大专生有3136人,占75%。初中岗位共2207个,其中本科生1060人,大专生1147人;小学岗位1989个,全部是大专生。在4196名特岗教师中,女教师有2405名,占57.3%;男教师有1791名,占42.7%。2007年,招聘了4284名特岗教师,分布在全省60个县(市、区)的451所学校,其中,240所学校为初中,211所学校为小学;57个县为“两基”攻坚县,其余3个县属于有特殊困难的县。在2007年招聘的特岗教师中,本科生比例有了较大提高,本科生2569名,本科以上学历占60.26%,并招聘了3名研究生;大专生有1696人,占39.74%,全部是应届师范类大专毕业生。在初中岗位的共2762人,占64.71%,其中本科以上的2572人,大专生190人;小学岗位1506个,都是大专生。在4284名特岗教师中,女教师有2500名,占58.58%;男教师有1768名,占41.42%。

这8000多名特岗教师奔赴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他们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好评,走活了云南农村教育这盘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特岗教师大多在偏远山区学校工作,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尤其是补充了短缺学科的教师,如英语、信息技术课师资,给当地农村学校带去了新气象、新知识、新技术、新视野。

二是特岗教师奉献爱心,教书育人,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当地群众和教职工的信任和尊重。“老师,我很喜欢您的课,谢谢您!”这是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先锋中学学生贺艳青写给从云南大学毕业到寻甸山区任教的特岗教师董双雪的纸条。农村学生的质朴和热情深深地感动了董双雪老师,她说:“有时,学生为我轻轻拍掉衣服上的粉笔灰,我感到很温暖。”许多校长说,特岗教师给乡村带来了城市的文明和现代化气息,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和喜爱,对其他教职工也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在彝良县柳溪中学担任班主任和历史课的李泽勇通过努力,在学期考核中与另两名特岗教师进入了学校先进行列。

三是特岗教师勇于探索、勤于钻研,体现了较高的个人素质,促进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任教于昭通市彝良县二中的特岗教师叶娟,在全县“十佳讲课能手”比赛中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镇雄县林口乡风岩学校的特岗教师文琴,将一个全县倒数的班级带进了全县前列。

“特崗计划”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了“两基”攻坚的步伐。一些校长十分动情地说:“这个做法解决了乡村学校梦寐以求却无力解决的难题,我们农村娃终于有了好老师!”

领导重视支持各有关部门联手推动走活“特岗计划”这盘棋

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特岗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2007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到云南省临沧市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考察工作时,亲临学校看望当地的特岗教师,对特岗教师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云南省“特岗计划”实施工作给予具体指导。

云南省各级领导把实施“特岗计划”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2007年9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和其他省领导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期间,亲切会见了特岗教师的代表。白恩培书记在讲话中要求:“要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民族贫困地区和农村教师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特岗教师张瑛还在会上作了发言,表达了广大特岗教师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决心。

云南省教育、财政、人事、编制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四部委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协调配合,联手推动,形成了实施“特岗计划”工作的合力,为该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是根据国家四部委文件的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教育部等四部委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意见》(云教人〔2006〕28号)、《关于2007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意见》(云教人〔2007〕6号)、《关于做好特岗教师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教人〔2007〕70号)。这些文件明确了云南省的实施范围是“两基”攻坚县、边境县(市)、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聚居县(市、区);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高出中央补助部分由地方财政统筹;对计划的公布、应聘者的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工作程序作了具体规定。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也从各自的业务工作职责给予推动。

云南省财政厅对“特岗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视,厅领导一再强调,公共财政支出要向教育倾斜,尤其是要向农村教育倾斜。厅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与省特岗办的同志一道,深入招聘特岗教师的州(市)、县(市、区)和学校调研,了解“特岗计划”的资金投入和经费管理、使用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基层的意见。省财政厅要求并督促招聘特岗教师的州(市)、县政府财政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解决特岗教师的地方性补贴,将他们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2006年,组织地方财政支出6100万元,用于发放中央财政补助的不足部分的工资。省财政及时安排了2006、2007年的招聘工作经费,保证全省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

省人事厅、省编办对“特岗计划”涉及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特岗计划”实施的优惠政策,如“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制定云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2〕52号)要求重新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和经批准的当年进入计划内招聘特设岗位教师”,“特设岗位教师一经聘用,从报到之月起,按国家现行工资制度执行当地定级工资标准,其他福利待遇享受当地现行政策。在特设岗位任教满1年,经考核合格的,可在原定级工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档职务工资(含津贴)”,“3年聘期满后,经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任教的特设岗位教师,经州(市)人事部门批准纳入国家正式在编职工管理,其在特设岗位工作的3年时间连续计算工龄。”

省“特岗计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教育厅厅长何天淳及省教育厅其他厅领导对“特岗计划”的实施工作十分重视,将其作为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和核查,要求职能部门做好“特岗计划”的实施和特岗教师的招聘、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省“特岗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郝立新更是多次到实施“特岗计划”的地区进行调研,走访了许多边远贫困山区的学校,并具体领导云南省“特岗计划”的实施。为了加强对“特岗计划”的管理,增强责任心,采取了省、州市、县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办法,省特岗办与州市特岗办责任书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成立由州市政府分管领导任负责人,人事、编制、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实施“特岗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特岗教师纳入所在学校在职在編教师统一管理,包括编制、工资、进人计划、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项管理。二是州市“特岗计划”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落实专人负责“特岗计划”实施和特岗教师招聘的具体工作,招聘工作档案完整,材料报送及时。三是特岗教师招聘程序规范,手续完备,招聘符合上级的“初中为主、本科为主”的要求,招聘的应届本科生比例大于50%并逐年提高。四是建立健全特岗教师任期考核制度,对聘期届满、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任教的,纳入国家正式在编职工管理,办齐聘用手续。州市又和县签订了责任书,保证层层落实。

各州市、县领导也把实施“特岗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认真抓好,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临沧市市长刘明到边疆山区调研工作均要到学校看望特岗教师,要求当地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特岗教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关心,待遇上与其他在职在编教师一样,工作上尽心尽力支持。该市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县,所招聘的特岗教师大多为外地人。县委、县政府为了让这批教师安下心来,对他们实施了充满人文关怀的“三关心”、“二加强”管理模式。

“三关心”:一是在生活上关心。特岗教师大多来自外地,远离亲人,语言交流不便,饮食习惯与当地差异大。为帮助特岗教师尽快适应佤山生活,沧源县、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与特岗教师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更是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住宿、饮食方面的困难,帮助了解佤山的民俗民风,使特岗教师尽快地融入佤山生活。沧源县班老乡地处偏远,条件十分艰苦,非常担心特岗教师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乡政府对全乡干部和学校教职工作了动员,要求把学校最好的宿舍让出来给特岗教师。岩帅中学宿舍和伙房紧缺,县教育局迅速协调,学校多方努力,很快解决了5名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二是在工资待遇上关心。沧源县对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按照有关精神,执行与全县教师同样的标准,年人均工资20442.32元,2006年除中央财政划拨补助的每人每年15000元外,县财政还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人每年补贴5000多元;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8960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贴1500多元。三是在政治上关心。19名特岗教师虽然全部安排到农村初级中学,但各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引导特岗教师积极工作;特岗教师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有12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有8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1人成为预备党员。19人均被确定为学校教学骨干,在职称评定中有1人已被定为中学二级教师,18人定为中学三级教师。

“两加强”:一是加强跟踪管理。沧源县教育局成立了特岗教师管理办公室,由人事股负责定期收集特岗教师的教风、学风、业绩情况。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县教研室定期深入学校对特岗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学校教务处、教科室定期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教学辅导。在县教研室和学校的帮助下,特岗教师教研教学互帮互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团结中学一名特岗教师说:“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浓厚的荣誉感,坚定了我为佤山教育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

走活特岗教师这盘棋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人机制

根据教育部等中央四部委文件要求的“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云南省在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中,实行了由省级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按照公布需求、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签订合同、集中培训、上岗任教7个程序开展工作,规范了招聘的程序和考试,使考试的科目、内容和方法等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制定并实施了一些具有云南特色的具体措施:一是有条件的“特岗计划”设岗州(市),可在2007年实施计划时选择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县城以上学校,对其新录用的教师先安排进“特岗计划”,去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3年服务期满后回原聘用的学校执教;二是各有关“特岗计划”设岗州(市),可以在县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补充人员时,优先聘用3年聘期届满的特岗教师;三是将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与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相结合,设岗县(市、区)还有代课教师的,原则上进一名特岗教师,退一名代课教师。

(二)深入宣传发动、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省特岗办认为,宣传发动是实施好“特岗计划”的前提,要采取一般宣传与重点动员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组织报告会、张贴宣传海报、刊发工作通讯、网站滚动发布信息等形式广泛宣传,力争让毕业生都了解“特岗计划”的意义、政策、工作程序,营造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服务农村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此,一是由省教育厅召开省属24所高校负责人和毕业生就业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了“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对动员组织报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由省教育厅召集实施“特岗计划”的16个州(市)教育局负责人和人事科长会议,要求他们加强宣传,接纳应聘大学生的报名。三是由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组成工作组,多次深入到省属高校,组织召开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和毕业生座谈会,向毕业生宣讲实施“特岗计划”的目的、意义、国家和省提供的政策支持,鼓励动员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四是编印《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宣传手册,手册收录了有关政策解答和已到农村任教并取得成绩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选择。五是在云南省教育网上创建特岗教师招聘网站,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招聘。网站上挂载了“特岗计划”有关的文件资料,开通了工作用的电子邮箱和交流用博客。省级招聘网站的点击率在2006年为20万人次,2007年为40万人次,工作电子邮箱的收发件数,2006年为200封,2007年为600封,扩大了政策咨询和培训宣传的覆盖面。两年来,经过深入宣传发动,全国共有36600人报名应聘云南省特岗教师,其中2006年有14500人报名,实际招聘4196人;2007年有22100人报名,实际招聘4284人,出现了平均4人竞争一个特岗教师岗位的可喜局面。

(三)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确保招聘工作顺利进行。云南省的特岗教师招聘采取省级组织笔试(实行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分州(市)根据笔试成绩进行面试、体检和办理录用手续的办法。以2007年的招聘工作为例,其特点是早安排,全公开,笔试按照高考纪律要求,命题体现教育教学特点,面试体现公平公正。

早安排。在大学春季开学伊始的3月,印发《关于2007年农村特岗教师招考事项的通知》(云教人〔2007〕12號),对招聘工作的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录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安排说明,让学校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及早开展工作,让有意应聘的大学生能够尽早了解招聘信息。

全公开。在招聘计划中,对本科生岗位、专科生岗位以及专招本科生岗位不得与可招专科生岗位混用等问题作了指标明示。对资格审查、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体检和录用人员名单均实行一个星期的上网公示期。

笔试按照高考纪律要求,命题体现教育教学特点。这次笔试涉及14个学科,为了体现教育教学特点和保证命题质量,命题前专门召开命题工作会,对试题的专业性、难易程度、梯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命题的原则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参加命题的老师,全部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多年参加招聘教师考试命题经验,多数教师都是大学骨干教师。命题完成后我们又邀请相关人员进行审题。据州市反映,命题科学规范,有利于选拔合格的特岗教师。

面试体现公平公正。对笔试成绩达标的应聘人员,按规定比例划定面试人员范围,由各县(市、区)具体组织实施面试。面试按照事先制定的面试方案和具体的实施办法进行。考生实行代码制,整个面试工作有纪检监察人员全程参与监督,保证了面试的公平公正。

体检和录用做到手续完备。对面试合格人员,由各县(市、区)参照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拟聘人员进行体检,并将体检结论存档。体检合格的人员,与当地教育局签订《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合同书》后安排上岗,同时履行调档、转户口等聘用手续。

思考与启示

(一)只要有好的政策,当代大学生是愿意服务农村教育的。云南两年招聘特岗教师8480人,其中应届毕业生7280人,占85.85%。从特岗教师的表现看,我们感到当代大学生是愿意为农村教育贡献力量的。“特岗计划”的实施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为农村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青春起到积极的政策导向作用。

(二)从云南省两年实施的情况来看,“特岗计划”需要解决以下矛盾和问题:

1.愿意应聘且最终决定在贫困农村初中、小学任教的本科生较少,本科生招聘比例提高困难,而且上岗后队伍难以稳定。尽管2007年采取了更加得力的措施,报考农村学校特设教师岗位的本科生增加数比专科生少得多;有的地区特别是有突出困难的“两基”攻坚县,报名的毕业生比岗位需求数少,本科生比例更低。2007年的本科生招聘比例比2006年增加了35个百分点,达到了60%,基本达到教育部“本科为主”的要求。之所以能如此,是允许县城以上学校,对其新录用的教师先安排进“特岗计划”。

2.对于师范教育类专科生,由于以招聘应届生为主,招聘比例较小,设岗地区不能以非“特岗计划”渠道招聘教师,不少地区反映积压的未就业师范类专科生逐年增多。

3.有的州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反映,招聘的本科生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师范教育类本科毕业,教学效果差于师范教育类专科生;农村教育小学教师的实际缺口比初中教师缺口大,艰苦地区的小学很少有本科生报考,按照“本科为主”的要求,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4.网上报名,方便了考生,尤其是外地考生,但因网络的开放性,所有人都能上网免费报名,重复操作、恶意输入虚假信息、报名后未参加考试的现象严重,报名信息难以整理,缺考人员过多但又安排了考场,造成资源的较大浪费。在2007年的特岗教师招聘总结汇报会上,与会州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同志反映,免费报名是造成缺考人数过多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适当收取报名费(报名费可在领取准考证参加考试时退还本人),可促使考生在报名时更加慎重,可部分解决缺考多、报名任意性大的问题。

(三)建议中央继续给予政策倾斜,放宽招聘大专生以应届为主的限制;农村学校初中、小学的本科生招聘比例提高困难,请求适当放宽专科生招聘比例;网上报名只用来了解应聘人员的大致数量,应以现场报名为准,适当收取报名费(报名费可在领取准考证参加考试时退还本人)。

作者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人事处

◇责任编辑 李配亮◇

猜你喜欢
特岗岗位计划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保山市:4年共招2801名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