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妙喻之别笺(外一篇)

2008-07-25 10:24伍立杨
湖南文学 2008年7期

伍立杨

《太平御览·艺部》引前人譬喻状拟名家书法体势,具象可感、准确传神之外,别有一番风韵一番自在。激赏之余,为之笺证,非注释其出处来历。以古今杂书与之冥契道妙者为之再进一解,故谓之别笺。

“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东晋谢家子弟,身着乌衣,世称乌衣郎。以乌衣的整肃大气来烘托俊逸闲雅的精神情态。辛弃疾词《沁园春》亦以谢家子弟形容山态,“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唐代《选举志》谓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一曰书,楷法遒美……”若此似可见字知人了。

“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虽皆荒悦,而举止蹉跎,殊不可耐”——唐代李廓诗《长安少年行》“追逐轻薄伴,闲游不着绯……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即为这类少年写照。此言其书风行笔优柔寡断,匮于弹力而精神不振。以李廓诗证之,则其疲沓处,可跃然纸上。

“华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大家婢欲为夫人而未为夫人者,如《红楼梦》中袭人,多造作之态,每惹人厌。言其书艺虽有名而未能进窥堂奥也。唐卢纶诗“舞态兼残醉,歌声似带羞。今朝纵见也,只未解人愁”,以其不似真,而未能解愁,固矣。

“袁山松书如深山道士,见人便欲退缩”——此言其行笔多收敛而乏弹放。《徐霞客游记》卷一:“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然而去。”道人清隐,与外界人事隔膜悬殊,故见陌生人事,避之唯恐不及,这和武陵人误入桃花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设酒,杀鸡作食”恰好相反。袁氏书法之乏力,于此喻大可想见。其与活泼飞动之书风,自成两种极端也。

“萧子云书如春初望山林,花无处不发”——此言其书风烂漫多姿,如山花映发,攒峦耸翠,涉目成赏。如杜少陵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如明人甘瑾“莺燕东风处处花”,声色移人,仿佛于墨韵中见之,难免“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似幻实真似奇实确,艺术里面满是梦呵!

“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披,有绝望之意”——如《水经注》所谓“两岸杰秀,壁立亏天”,“回峙相望,孤影若浮。”自然造化之中,无所不有,姜白石论书法以为首须人品要高,人品书品实一而二,二而一。但书品又与心情关涉颇深,世事如波上舟,且日居苦境,即云霞满纸,能不慨然绝望?

“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挥”——此言其意到笔到,笔不到意亦到,意韵迂转盘旋,笔势之外,尚有袅袅不绝之想。如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也;如白居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是也。此喻系视听通感,转喻其难言之风神。

“孟光禄书如崩山绝崖,人见可畏”——唐岑文本《飞白云书》谓“拂素起龙鱼,凤举崩云绝”,此喻是说他的书法有弹力,飞动惊炸,内力弥满。但也可能用力过度,矫枉过正,故“人见可畏”。

“薄绍之书字势蹉跎,如舞妓低腰,仙人啸树”——晏几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韩渥咏舞女“袅娜腰肢淡薄妆”。这是说他的字势柔媚,刘熙载论书法之书气当以士气为最高,若妇气、村气、市气、匠气皆不可取。一因笔墨跟书家之性情相关联,故此君书法实有所不堪也。

“萧思话书忝墨连字,势倔强,如龙跳渊门,虎卧凤阙”——字势忝连而倔强,似与瀑流相类,《水经注》卷三十谓“一水发自山椒下,数丈素湍,直注颓波,委壑可数百丈”,差可拟之。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引王僧虔评萧思话书“风流趣好”,则其变幻疏密,当有可观。

通电的杂文味

我国文字的每一个独立个体,又各各是一种自在的意象世界,骈俪文体中,除指示出鲜明的图画意义,尚有叠字可稳固音容,叠韵双声可增强文字上的音调美感,用典的浑化入神,包涵的内容言外语意还有多重,篇终语了,尚有足可延长的种种念头,可供咀嚼。民国时期,割据势力的通电尚多采用骈俪文体,一则易使文章在有限的篇幅里跌宕起伏,使之更为老健多样,从而读者乐于观诵;一则尺幅兴波,俾文势连绵,含义深广,攻击对方的力量也得以加强。民初通电,本来也是打击对方的一种手段,但为着增强力量起见,总在调动当时文士的基础上,使之更为完善。从文体上说,它具有汉大赋及六朝抒情小赋的双重合理内核。在形式及写法上,所沾溉的是六朝骈文的轻捷敏妙;而在效果上,它又力求获得汉大赋的铺陈巨丽,因此在辞藻句式方面有所节制地对大赋加以采用。从而,往往以有限的篇幅,取得长驱千里的气势。而其敌对的立场,摇曳笔管的文士,又要做出声泪俱下的样子,于是在文句的停蓄推进中,顿挫疾徐的天然配置中,又烘托出一种掩抑悲壮的声调。

通电的目的在讨伐、讽刺、揭短,抑或骂世甚至自道苦衷,而造成不得不然的事实。在此,驳论是主干。但从前的骈俪名篇却多写景之作,通电为使旁观者(世人)相信它的理由,也要在驳论中融入社会景象,破败的城乡,这样方有兴兵的理由。

1913年,川军第五师师长熊克武应孙中山先生号召,在重庆宣布独立,发动武装讨袁,与拥袁的四川都督胡景伊展开较量。其《誓师文》尝谓:

原夫专制国之养士,供一姓之驱驰,共和国之征兵,作人权之保障。方今袁贼世凯罪恶滔天,胡贼景伊骄横无惮,蔑我宪纲,叛我国民。鬼蜮居心,豺狼成性。纵奸佞以招贿赂,吸膏血以保贪婪,议会失监督之权,法律无裁判之效。人情共愤,天道不容……试观天意所趋,风云来会,抑看义旗所指,日月为新。(1913年8月4日)(《四川军阀史料一辑》)

次日的讨袁通电又说:“肇祸首罪,实为袁贼。于临时总统期间内,违法专权,营私植党,近复暗杀元勋(指袁暗杀宋教仁),蹂躏国会,法律失效,武力横施,含生之伦,莫不发指。”可以说句句击中袁世凯的要害。是年“癸丑讨贼”失败后,革命党被指为“乱党”,袁世凯也有令军队剿办义军电:“四川第五师师长熊克武向驻重庆,素乏纪律,前此所部哗变,几至糜烂地方;附和乱党,图谋背叛,扰害公安,殊堪痛恨。并着领湖北提督事黎元洪,酌拨劲旅,会同兜剿,迅荡逆氛,勿任蔓延。”强词夺理,掩不住色厉内荏的空虚,党人与袁贼孰是孰非,不是在通电中也颇可窥见一斑么?

也许通电文本的讲究与事件的始作俑者最有关涉。民国初期革命党的通电往往经过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手订,而他们都是现代文化史上第一流的智识者,即如军阀吴佩孚尚是前清秀才。民国中后期一线的战将,若刘文辉,深于旧学,新中国建立后任林业部长,不识新式标点;若廖耀湘,国学底子在北伐以后的高级将领中,要算翘楚;若刘峙,徐蚌兵败,退至南洋,隐名埋姓,教授国文,尤擅旧尺牍,博稽通考,更兼深入浅出,学生深表欢迎。兴趣爱好所在,生理兴焉。而其幕中参谋僚属,也颇得用武之地。当然通电骈文做得最好的,是饶汉祥,民国初年曾任黎元洪的秘书长,他的骈文,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文士从容挥毫,感慨淋漓,往往有奇妙篇章,数十年之后读之,事实历历如在目前。固然军阀混战带来种种恶果,擢发难数,但其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当然不乏纵横捭阖的联合分化,但在声讨时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客观上反而造成一种制约,相互监督的效果,其放言无忌,互揭行经,往往是一种极好的舆论监督,他们果为何人,所行何事,催人同情或者叫人作呕,也往往能大白于天下的。而社会中间的许多人事真相亦就在通电的往覆之中不请自出。

单行句实已足够说明事实,但当讨伐之初,两方对立须交往(当然是打仗)故采用骈俪的典重雅致,除去这种考虑,尚以骈文“同为一言,转相告语”,足可使意思显豁而含蓄,节制而无能增改。

1927年6月6日刘文辉声讨刘成勋通电,长达两千余字,辗转复沓,四六交换,文风寓严肃于散漫纡徐、跌宕飘忽之中:“窃以为革命事业何等光荣,所期射虎斩蛟,扫除群害,何可悬羊市犬,浪窃虚名,盖乱苗之稗荑不芟,薰莸安别;障路之榛荆不剪,披拂徒劳……不意二十三军军长刘成勋,巧诈性成,昏庸不悟,残民以逞,罄竹难书。军阀恶习,既深刻难除;革命措施,直不知所措。军容既如儿戏,政令不出营门。其所擢用倚任之人,率以狡狯贪残为事。一粮而岁数征,且巧立种种名目;一烟而税百出,更暗布重重网罗。倘再容忍不言,将致沦胥共尽……”

刘成勋6月9日《请一致声讨刘文辉电》仅六百字:“勋于鱼日通电誓师北伐,不意革命军二十四军军长刘长辉,竟于庚日出兵攻我双流,扰我彭山,阻我北伐之进行,遂彼一统之迷梦。伏思川中苦兵久矣,苟能出师向外,稍有心肝者,应如何赞助成行,讵此革命头衔之军长,公然出兵攻我,是糜烂川局,背叛党国之行为,昭然若揭。诸公高瞻远瞩,洞见万方,伏望主持纪纲,一致声讨。以清妖氛而伸党纪……”

又有军阀出来调停二刘息争通电,有谓“诚以川省频年兵争靡已,循环战端,无岁无之。烽燧相惊,忍听豆萁饮泣,本根尽拔,宁止瓜蔓已烯。”要算通情达理,有识见意味之语。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宣誓讨蒋,中原大战爆发在即。冯玉祥在就职宣言中指斥蒋介石为国家动乱不安的祸根,数落蒋氏践踏民主、弄权使气的种种恶端,发誓将其剪灭。宣言称:“近月以来,陕甘两省,大股土匪,到处焚掠,凡经被掠之人,周身悉现铁烙。迨军队拘获匪首,其身边皆带有委任状,乃煌煌全国主席蒋中正所颁发,至有数十路之多。”阎锡山就职通电称:“将统率各军,陈师中原,以救党国。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者,全国必有而讨伐之,今有挟党部以作威福者,全国人亦必起而讨伐之。”

骈文发展到八股文,烂熟已极,也腐朽已极。这与时代气氛有关,并非文体本身之错。禽兽只知饥啼痛吼,如此皆出于本能的号呼,而语言自来是人的专长,虽说文采与思想密不可分,形成依存于内容,但文章修炼到极境,对思想表达的准确性有益无害。当时一般作家不乏发言的机会,但讥讽过度,也容易招祸引灾,所以婉曲迂回往往在其考虑之内。唯此通电一体,双方后面真正要发言的是枪炮刀剑,言论的限度简直就不成约束,且惟恐嘲讽麾斥不够,故其行文推进往往大刀阔斧,或者冷峭犀利,仿佛放足妇人,大步踏去,十分痛快。写到动情的时候,不免山崩峡流,文气贯注。通电看似公文,实则与真正毫不足取的文牍相比,它反而因了大动干戈造成一种别样的文章,至于通电双方因调停息争止怒,那就皆大欢喜,独留电文于世间成为单独的欣赏品了。

责任编辑:赵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