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付才
他刚开始学戏的时候经常挨打。其实,旧时候学艺的人哪个没挨过打,压腿、踢腿、倒立、抢背……尤其是学武生在练功的时候,哪一个没挨过师傅的打?可是,他的挨打就特别多,像家常便饭似的,他挨打的主要原因就是笨,笨得他根本就不是学戏的料,可他偏偏坚决去学戏。
他的笨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念白,他学念白的时候,总是“一嘟噜一块”。他的念白之所以“一嘟噜一块”,是他的口齿不清,因为他是个“大舌头”。口齿不清的“大舌头”念白时特别可笑,他一念白,周围就有人忍不住想笑。科班的师傅对他也极度地失望,有一個师傅听着他的念白,又生气又好笑,对他说:“就你这材料,哪天能吃上蹦虾仁啊!祖师爷不赏你这碗饭,你还是卷铺盖走人吧!”
他的笨还表现在他的记性上。一段戏文,师傅说一遍两遍,别人就能记个大概了,可他不行,他记不住,这样师傅就得再说一遍又一遍,师傅心中有气,就打他。可越打他越怕,越怕他越学得慢。
口齿不清“大舌头”;记性不好学戏慢,他还需要再怎么个笨法?就这两条,对一个想登台演戏的人来说,不是致命大伤吗?可他偏偏喜欢登台演戏。为了摆脱“大舌头”的毛病,他有他的“绝招”:整天拿着一个大粗瓷坛子,用嘴对着坛子口,大段大段地练念白,因为坛子可以拢音,把他的念白清晰地反射到耳朵里,以辨瑕瑜,同时又不影响别人。想熟记戏文没“秘诀”,他只好夜里不睡觉背戏文,无论角色大小,他要把这本戏里所有的剧目“默演”一遍又一遍,所以说,一本戏,别人唱过10遍,他已经至少唱过50遍了。
因为笨,科班根本就没有把他当角儿来培养,可他把自己当角儿来要求。虽然他常常只能演些家院、门子等小角色,但为了“扮戏”漂亮,他总是提前把行头的护领、水袖拆下来,洗得白白净净。把髯口用热水泡上,使之又软又飘,再用铁刷子反复梳理。把靴底用大白刷刷得又净又白,站在台上显得格外精神。
最笨的一次,他发现自己的眉毛总出岔儿,这样用眉笔画眉毛时就不美观,笨得可爱的他竟然让剃头师傅把他的眉毛剃光了。管箱的师傅看他这样笨,就讥笑他说:“得了吧,多大个角儿,费这么大劲儿你以为台下观众能看见你?”
“台下观众看不见,可我自己能看得见!”他回答说。
他是笨,以他的先天条件,根本就不是演戏的料,可是,同他一起进“喜连成”科班学戏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天资都比他好,但只有他一人红遍了中国。他承认自己学戏比别人笨,但是,他说,正是因为自己笨,他才勤学苦练;正是因为笨,他所以才能成功。
人们形容他的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细腻。不错,这个笨人就是马连良,马连良以他独特的风格,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他的演唱艺术世称“马派”,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老生流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