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学民
战国时,处于大国包围中的卫国,很想加强自己的力量。其时,孔子的再传弟子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卫侯说:“此人我早就听说过,对他的才能我不怀疑,但听说他管税务时,曾收过别人两个鸡蛋的贿赂,所以不想用他。”子思说:“国君用人,好比木匠取料,取他的长处而不用他的短处。木匠并不因为小小的朽烂而放弃成材的大树不用,你却因为两个鸡蛋而不用可以统兵的将领,不是自取灭亡吗?”卫侯听取了子思的意见,于是重用了茍变,苟变最终成为卫国名将。
在这里,是子思和卫侯关于苟变才能的判断的对话。子思向卫侯举荐苟变,而卫侯以“赋予民而食人二鸡子”而“弗用”。卫侯的用人标准里显然用苟变的一个缺点否定了他的才能———以偏概全。子思主张用人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同样也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为什么卫侯的“以偏概全”输给了子思的“以偏概全”呢?问题在于卫侯求全于所用之人,即希望所用之才是一个没有丝毫缺点的人;而子思却主张要用人所长,尤其在国家急需用人之际。一个完美无缺但又无所长的人是难以有所建树的。因此,子思的“以偏概全”之所以能说服卫侯,关键在于他说话抓住了问题的重点,在用人的问题上,有特长的人显然优于完美而无所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