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平简介:江苏人,记者。在搜狐、新浪、猫扑等各大网站上开设有博客专栏。
自从2005年北京出现第一批5 000名大学生村官,国家对大学生支农、支教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先后出台了一些有关文件。
确实,与中央预期的那样,近年来一批年轻有知识和开拓精神的大学生进入农村广阔的天地肯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给农村基层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某些方面有利于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但我认为对于大学生村官不能够仅仅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热闹,如此大规模的下乡行动必然会影响一代年轻人的发展,甚至对整个民族的心灵产生后遗症,很多本来应该继续接受文化教育和素质锻炼的年轻一代匆匆打起背包奔向农村,完全是一种愚蠢的行动。
大学生经过国家和政府几年的高等教育倘若仍然不问青红皂白统统下乡,势必造成新的浪费。而且,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胜任工作,愿意真正扎根农村?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够干好村官吗?回答是不容易,原因有下面几点:
一是村官尽管是中国最小的官,可是工作却非常复杂,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毛孩子想领导好素质参差不齐的农民纯属天方夜谭。毕竟作为直接面对社会尖锐矛盾的村官实在不容易。官越大越好当,越小的官权力越小,不仅老百姓不买账,工作也难做。一般“老油子”本地村官都头痛,何况那些娃娃兵?
二是大学生人生地不熟,甚至对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窍不通,这样的村官还是不能够一下子就做村长,得做一段时间副职有人带才好,怕扎下去没有三年根本不能够担当重任。等三年后他们刚刚适应农村环境,大多数都要返回城市,势必形成走过场的“面子工程”!
三是当前下乡的大学生村官每月2 500的月薪,这对于贫困地区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农村本身便是需要减负的地方,资金从哪儿来?要本地出是否容易引起老百姓的不满,会不会产生进一步的抵触情绪?这些都是问题!而由上面出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广大纳税人没有理由去随便为大学生村官学费埋单!
四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很难确定,组织管理和政治出路等无法落到实处!此外,村组织和乡组织关系复杂,岂是一个个外来的毛头小孩能够把握的?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村官难以作为,其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更有官场潜规则的原因!
最后,大学生是否愿意真正扎根农村才是根本,知识青年整日回味城市的繁华生活如何安心工作?他们的前途甚至婚姻怎么办?找个女孩谈个恋爱都难。据了解,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有60~70%大学生村官不愿意长期呆在农村,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一切衣食住行以及个人前途都要考虑,并不是仅仅把他们像赶鸭子下水一样赶到农村就行。据报道,近10年来,四川先后选派了8 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统计显示,在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流失率高达70%以上。
有人认为我们当前的各级党政干部队伍中,不缺高学历者,也不缺精明强干者,最缺的是有基层实践锻炼经历的人,特别是缺少直接担任过村官、与最基层百姓零距离“亲密接触”的干部。十万大学生当村官,将会给今后选拔有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储备人才。这话说说可以,给予那些热心村官事业的年轻大学生一些希望也行,但在组织上能够直接提供制度保障吗?毋庸讳言,他们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冲突就无法协调,不要说其他了,我看与其让历史上的插队运动卷土重来,浪费人力、物力以及大学生们的青春年华,不如给资金让政策妥善安排这些知识娃娃积极创业,包括到农村创业,为何非要大张旗鼓地盲目地把一些根本和农村就是水乳不融的外地或者城市大学生派到农村当村官呢?何必一定要让这些大学生千军万马往公务员这条并不宽阔的道路上赶呢?我看还是不要让这些大学生去农村的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