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和他的女儿

2008-06-27 08:21:29钟桂松
女子文摘 2008年4期
关键词:婶婶茅盾延安

钟桂松

留在红都延安

1940年5月26日,这是一个令茅盾和他女儿沈霞兴奋和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茅盾一家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从新疆逃出盛世才的魔掌至今,茅盾一家经兰州、西安之后,随朱德总司令的车队来到延安。

张闻天和陈云让茅盾夫妇坐小轿车进城,在延安的南门外,还有不少赶来欢迎朱总司令的人。在人群里,沈霞终于见到婶婶张琴秋。

张琴秋既是沈霞的亲婶婶,又是沈霞心目中的偶像,沈霞早已知道,张琴秋和叔叔沈泽民在1924年结为夫妇,后来,两人先后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1933年11月20日泽民叔叔病逝时,婶婶张琴秋已随张国焘西进,同样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成为赫赫有名的红军妇女团团长。后来在参加西路军战役中,在祁连山被俘。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由周恩来出面向国民党政府交涉才得以回到延安。此时的张琴秋正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担任教育长。

茅盾一家被送到延安城南门外的交际处休息。晚上参加欢迎宴会。茅盾曾说:“这是近百人的大宴会。菜肴虽无山珍海味,却也鲜美可口;更为突出的是宴会的气氛不同一般,大家无拘无束,笑语满堂。”

第二天上午10点光景,婶婶张琴秋快步走进窑洞,茅盾一家喜出望外,茅盾一边给张琴秋倒水,一边让座。

“下一步,阿哥阿嫂有什么打算啊?”张琴秋用过去在家乡时的习惯叫着茅盾和夫人孔德。

“这次想在延安参观参观之后,去下面看看,到抗战第一线了解一些抗日的形势,再写点东西,亚男(沈霞)和阿霜就在延安读书。你在延安,情况了解,看看他们的读书事怎么办?”茅盾问琴秋。

“这里的大学和上海、香港的大学不一样,这里因为打仗和革命的需要,所以学习主要是培训。我看,阿哥,亚男去女子大学,阿霜去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专门培养女青年,这对亚男很合适,阿霜去青年干校,主要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单纯,都是没有社会经验的青年学生。这比较适合沈霜。”说完,朝边上的沈霞、沈霜笑笑,“怎么样?”

沈霞点点头,说,“婶婶的建议我赞成。”不料阿霜却不同意,说:“青年干校我不去,这个学校我听都没有听说过,我去陕北公学。”

“陕公学员比较复杂,人的思想也相对复杂一些,其实青干校……。”张琴秋笑着解释。“婶婶,这就是锻炼!在复杂一点的地方学习,更能锻炼人。”沈霜坚持着。

“行,也好,去去不适应再换吧。”张琴秋怕茅盾夫妇为难,便说。

其实此时茅盾内心是想让儿子进青干校的,但此时对延安的了解还有限,同时对延安充满了信任,所以也就迁就了儿子。

就这样,茅盾把一双儿女托付给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托付给了张琴秋。

意外中的意外

和萧逸结婚后,视工作、前途为生命的沈霞,在1945年7月下旬发现自己怀孕了!

沈霞去找张琴秋诉说。张琴秋劝她:“没有关系,不会影响前途,只不过这怀孕期间辛苦一些,将来生下孩子,可以由我来带,或者让你妈去带,不会影响你工作的。”

“不行,同志们都要奔赴新的岗位,我在延安这五六年学习锻炼,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现在这一天就在眼前了,我怎么舍得放弃呢?婶婶,你想想,我怎能光想个人的私事生小孩呢?婶婶,你帮助联系一下,我想做人流,然后休息几天,去迎接这伟大时代的到来!”

“亚男,这事你还得要慎重考虑,虽然做个人流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你对萧逸,乃至对你爸爸妈妈他们,是件大事啊!”

“这事我可以作主,萧逸,我还骂他一顿呢,我妈妈自已不也在上海做过?我想他们也会支持我的,为了我的前途。我爸爸也支持的。”

沈霞于8月16日住进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二天下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鲁子俊医生为沈霞做了人流手术,手术没有什么难度。但下一天上午张琴秋去医院看望沈霞时,沈霞告诉张琴秋,肚子胀痛,胃里不舒服。张琴秋不放心,便问医生,医生说“这是手术后反应,我们已打了止痛药。”显然,医生对沈霞的现象没有重视。19日,星期天,一场阵雨。整条延河就发大水。住在河一边专程从文工团赶来看望姐姐的沈霜和婶婶张琴秋他们,都因延河水涨得没法过去。

不料,20日,延河水仍没有退去,此时,机关的电话又响了,张琴秋拿起电话,是医院打来的,对方心情沉痛地告诉张琴秋,“沈霞抢救无效,于11时去世了!”张琴秋这位身经百战,从艰难困苦中过来的红军女将领,听到这个噩耗立刻瘫坐在椅子上,脑子一片空白。

她不顾一切地让人去通知沈霜和萧逸。一面心痛如绞地向周恩来副主席打电话,通报沈霞去世的消息!

太突然太意外了,连周恩来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周恩来这几年来往于延安重庆之间,常常帮茅盾带信给沈霞,沈霞的聪明活泼和要求上进,让周恩来也很喜欢茅盾这个女儿!怎么好好的突然没有了呢?

“一定要查清原因,严肃处理!”周恩来有些悲愤,“沈先生那边,是否等我去重庆时亲自向他报告,向他道歉,他托付给我们的,我们没有照看好。我们要向他道歉!”

而茅盾直到一个月之后才偶然获悉,关于这个过程,茅盾在回忆录里有一段揪心的回忆:

大约在9月20日前后的一日,我略感不适,躺在文协的宿舍里休息。等着德进城来接我回唐家沱。以群的床铺在我对面。此时他正和我闲谈。忽然,版画家刘岘夫妇走进房来。他们刚从延安来。在新华日报社工作……我自然向他打听延安文艺界的情形,他也侃侃而谈,并说,他还认识我们孩子。忽然他喟叹道:“只是沈霞同志牺牲得太可惜了!”我大吃一惊,忙问:“你说什么?”他见我的神色不对,便不知所措了,讷讷地问:“沈先生,您还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是第一次听说,你快说,究竟出了什么事。”我顿时从床上坐了起来。刘岘好像做错了什么似的,想开口又不敢开口,眼睛觑着叶以群。我的心猛地紧张了,难道这是真的?怎么可能呢!前几天还收到了她的信啊!我感到一阵憋闷,喘不过气来。这时以群说话了:“这是真的,沈霞同志牺牲了,恩来同志叮嘱我们暂时不要告诉您,怕你们过分伤心,弄坏了身体。前一阵您正好又在赶写《清明前后》……”以群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递给我一封信道:“这是张仲实托人带来的,出于同样的原因,我没有及时交给您。”我接过信,正要抽出信笺,听得楼下传来了德的声音。“不能让德知道,至少现在不能!”我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就连忙把信塞到了褥子底下,并向以群他们做了一个手势。德拎了一包东西进门,见我坐在床沿上,就问:“病好点了吗?”又说:“原来还有客人。”我就介绍道:“他们是新从延安出来的。”这时德的注意力转到了刘岘的女儿身上,说:“看,这小姑娘多么像亚男小时候,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刘岘一听不妙,连忙把话岔开,与德寒暄了几句,就起身告辞。

第二天,茅盾去周公馆,徐冰同志将沈霞同志去世的情况告诉了茅盾,并说,“这件事发生得太意外了,责任完全在我们,是那医生玩忽职守,洛甫同志来电说,已给那医生处分。这件事迟迟没有告诉您,除了怕对你们打击太大,影响你们的健康,还因为恩来同志想亲自将这不幸的事件告诉你们,向你们道歉。你们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却没有照管好。可是他最近实在太忙了……。”

茅盾知道周恩来近来与国民党的谈判十分繁忙,便不安起来,对徐冰说:“请转告恩来同志,我完全能料理好这件事,倘若为我私人的事而分了他的心,那就使我不安了。”

后来,徐冰应茅盾要求,让茅盾的儿子沈霜搭乘毛主席回延安的飞机从延安飞到重庆,然后在儿子在身边的情况下将女儿去世的的噩耗告诉孔德。

蒋红摘自《茅盾和他的女儿》,东方出版社2007年8月版

编辑/李洁夫

猜你喜欢
婶婶茅盾延安
借米与还米
茅盾的较真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茅盾不怕被骗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42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茅盾手稿管窥
小说评论(2017年1期)2017-02-08 09:10:54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6
走进延安
陕西画报(2015年2期)2015-03-11 02:21:23
去婶婶家作客
翠苑(2013年6期)2013-07-15 08:01:46
婶婶
彝良文学(2009年3期)2009-08-11 0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