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清官是不是吉祥物?
有人说,“清官不是吉祥物”。意思是说清官出世之时,是世道黑暗、法制不明、腐败猖獗之时,离一个朝代的灭亡也不远了。那么,这个话有道理吗?
清官吉祥还是不祥,是盛世祥瑞还是末代征兆?笔者认为,盛世出清官,越是清明世道,越是清官辈出,没有清官的时代才是最不祥的时代。
翻开历史,我们发现,古代清官比较多的时期,恰恰是政治清明、国力鼎盛的时候。西汉文景时期腐败发生率很低,唐太宗时期被誉为“历史上没有腐败的朝代”,康熙一朝在历史上是一个特例——清官比贪官多,甚至只有典型的清官、没有典型的贪官。
这样的时期,正是一个新生政权成长到成熟的黄金阶段,皇帝都是有为之君,个人素质相对较高。汉文帝、唐太宗、康熙帝本人都克己节俭,身为表率,在政治上则大力整顿吏治,提倡清廉,起到了很好的风向标作用,因此,官场的风气相对比较正,清官比较多。史书记载贞观时期“正直之士比肩于朝,佞幸之人弃逐其身”。
而在每个朝代的末期,统治者昏庸腐化,政治上走向腐朽没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整个官场贪腐糜烂,几乎是无官不贪。越是这个时候,清官越是显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魅力,老百姓就越是热切地盼望清官出现,不过在这个时候,渴望清官只是望梅止渴而已。
也有人提出,清官是已过时的历史概念,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清官的出现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这让人民只盼清官,不盼制度,不盼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官仍是不祥。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的教授们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清官代表了民众对法律公平公正的诉求,但这毕竟是一种舍本逐末。古代人治行政司法合一,因此人们呼唤“青天大老爷”;而现代国家行政司法各司其职,司法应该独立。因此,像古代清官那样的“一把手”办案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不过,他们也承认,现实还有清官存在的环境土壤。
司法公正是当今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也是本届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从根本上说,这一问题必须靠法制建设才能真正解决。但是法治不是一天建成的,两千多年人治的影响不可能在一夜消失。看看那些到信访机构上访的群众,看看那些因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关注而解决的案件,这就是老百姓依然呼唤清官的原因。
清官情结其实就是老百姓自发的法律情结,他们盼望的就是法律给自己一个公正公平。清官所代表的就是法律,清官是法律的公正执行者。作家官员、现任山西省副省长张平曾说:“在整个制度没有健全时,我们党内的好干部是老百姓的最大希望,他们还能靠什么?有什么权利指责百姓们的清官梦?”
打个比方,清官好比米糠,法律好比肉糜,在米糠果腹都还困难的情况下,怎么能说“何不食肉糜”?如果每个法官都是能秉公执法的清官,如果每个官员都是执政为民的清官,那么,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吉祥和老百姓最大的幸运。
清官是不是一定要穷官
人民呼唤清官,是出于对腐败分子的痛恨,对清廉政治的期待。任何时代,清廉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政清廉不仅是传统政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也是现代政治的内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对清廉官员的呼唤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理论上说,我们的人民公仆个个都应该是清官。然而就当前现实看,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廉政建设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在中央出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后,各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大张旗鼓宣传清廉文化和清廉典型。
但一些人对这样做的实际效果产生疑虑。有人提出,教育能使腐败分子悬崖勒马吗?劝廉能让腐败分子回头是岸吗?特别是个别落马贪官的“廉政秀”,不是台上做反腐报告,下台成反面典型吗?
靠什么来保廉反腐?靠高薪还是制度,靠惩处还是教育?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或许,我们可以从康熙和雍正的不同手法上受到一些启发。
康熙实行清官政治,尚德、兴廉,通过扶持、保护、褒扬清官倡导一种廉正的官场风气,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在全社会进行廉政思想文化教育,当时出现了于成龙、张伯行等一批著名的清官,康熙一朝也被认为是历史上罕见的清官多于贪官的时代。但康熙政尚宽仁,惩贪不力,其后期官场贪风日炽。
雍正即位之后,一方面铁腕惩贪;同时进行制度建设防贪,实行“耗羡归公”,进行高薪养廉,官员按级别提取“养廉银”,一时对整肃吏治颇为有效。不过,雍正轻视道德教化,重能轻贤、重才轻德,贱视清官。因此时人称,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这种矫枉过正的后果是,各级官员不再以清廉品节相尚,忽略人品的砥砺与惩劝,虽一时畏于严法不敢出格,但已经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晚清成为中国历史最腐败的时代之一。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反腐倡廉要靠惩处的暴风骤雨,也离不开教育的和风细雨,对清官的大力倡导宣传正是一种春风化雨。不过,在对清廉文化的宣传上,我们要防止走入误区,即清官即是清贫之官。
宣传的目的是为树立榜样。但是过去我们宣传的一些典型,艰苦得让人心酸落泪,高尚得让人望而却步。是不是非要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置于不可戴天的尖锐对立中,才能造出清官?是不是非要舍弃作为正常人的情感需求,才能炼成清官?明代有人这样评价海瑞,“海忠介之清,似出天性,然亦有近诈者”。如果我们宣传的清官,不能让人信服,又怎么能让多数人追随和仿效?
再有,能够坚守清贫固然是美德,但是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官员的生活也必然相应提高。如果现在的官员仍然过着像海瑞、于成龙那样“寒士所不堪”的生活,不也是一种悲哀吗?
清廉就是好官吗?
在民众的观念中,清官就是清廉之官。清廉的官员就是好官吗?
人们对官员的评价容易陷入“一清遮百丑”的思维误区,官员只要清廉,其他方面的缺陷就可以不计。清官主要是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并不涉及能力才干。既是清官又是能吏当然最好,比如像包拯于成龙那样的,但是世事往往没有那么理想。自古有有才无德的贪官能吏,也有有德无才的清官庸才。
顾炎武说,“夫廉不过人臣之一节”,为官仅有清廉是不够的。康熙也说过一段话颇耐人寻味:“为官之人,不取非义之财,一心为国效力,即为好官。或操守虽清,不能办事……似此清官,亦何裨于国事乎?”
其实,清官和能吏的关系一直人们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人甚至提出宁要有为的贪官不要无能清官,话虽然偏激,但也说明,人民需要的好官不仅要清廉,还要有为。
但有为不是为所欲为。在人治严重的时代,有的官员自以为不贪,就可以无所顾忌,进行“偏执性施政”,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清官暴政”祸害百姓的情况。
清代《老残游记》塑造了两个清廉酷吏典型——玉贤、刚弼。他们的“清官”、“能吏”之誉,是以残酷虐政换来的。玉贤做曹州知府,号称“路不拾遗”,背后却是滥杀无辜,冤案累累。刚弼曾拒绝巨额贿赂,但却倚仗不要钱、不受贿,一味臆测断案,枉杀了很多好人。
因此刘鹗说“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鲁迅也认同这种“清官杀人”的说法。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资料,我国渎职侵权犯罪造成的平均个案损失,竟是贪污犯罪的17倍之多。而渎职犯罪中的不少官员,就往往以清官面目出现,在“为民做主”的情结下,践踏法律,无视民意,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祸害百姓。
今天的官员,不但要有清廉之德,公正之心,还要依法行政,任事有为,这才是时代需要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