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鹏 方玄昌
汶川地震1分钟后,中国地震局实时监测机屏幕上的地震波形出现了剧烈振荡;12分钟后,短信速报到该局及下属机构400名官员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值班室,轮到杨陈值班。
和往常一样,他坐在值班室里处理刚收到的数据,偶尔转头瞅一眼身旁那台实时监测机——这是他的工作,第一时间对地震做出速报:即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位置和震级。
29岁的杨陈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以下简称台网中心)速报员。
他所在的这间值班室,是台网中心地震台网部的监测大厅。大厅里摆放着数十台计算机,其中3台是实时监测机,它们的另一端连着遍布全国的1500多个监测台站。
国家地震台网的最初数据: 震中汶川县境内,震级8.0
14时29分,实时监测机的屏幕上地震波形突然出现了剧烈振荡。
已参加工作6年的杨陈并没有立刻意识到,一场空前灾难降临了。但他还是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招呼其他人。
“嘀!嘀!嘀!”就在人们围拢过来时,与实时监测机相连的地震报警器发出了刺耳的报警声。“是地震!”在场者一边跑去报告,一边快速处理数据,确定震中、震级。
根据速报规定,首都圈内三级以上的地震,速报员必须要在12分钟内做出速报;国内东部地区四级以上地震和其他地区五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分别是25分钟和30分钟;而周边国家六级以上地震和其他国家七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可延长至40分钟。
经过初步判断,地震发生在四川,震级超过七级。一种紧张的气氛立刻弥漫在整个值班室。
对破坏性地震而言,速报结果越快越准,越有利于紧急救援工作的展开。但地震速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76 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于凌晨3时42分,直到凌晨5时震中位置才确定。不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速报的时间已经由原先的以小时计缩短到以分钟计。
14时41分36秒,结果出来了: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7.6级!
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长邓昌文对《中国新闻周刊》称,震后10分钟,他们也利用自己的台网测出了“三要素”——时间、震中和震级。
14点50分,四川省地震局第一份情况简报发布,公布的是国家地震台网的最初数据:地震时间为14点27分( 后来修正为14点28分);震中汶川县境内;震级8.0——在地震震级这个数据上,省台一开始测得是7.6级,美国方面给出的数据是7.9级。国家台的8.0级这个数据曾在12日下午比较短的时间内修正多次(包括上述7.6级),后来以7.8级数据发布,但于5月18日重新修正为8.0级。
地震台是根据台网各站收集到的地震波来分析、计算震级的。收集到的站点信息越多,计算越准确。
由于地震刚开始时往往收集到的站点信息比较少,计算产生的偏差也就比较大;随着进一步收取更多站点提供的信息 (目前各国台网站点获取的信息全球共享),震级会重新计算,因此可能被多次修正。
手机短信第一时间通知到了400名地震局和相关机构官员
看到手机短信上的速报结果,张晓东倒吸一口凉气,赶紧往台网中心指挥大厅跑。同时,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时间: 14时42分。
速报出来后,台网中心立刻把结果用传真发给中国地震局值班室。作为中国地震局下属的业务单位,该中心负责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
除了向局值班室上报外,台网中心还有一个更大范围的地震短信速报系统——用手机短信,在第一时间通知局里的相关人员——他们大多都会参与震后的应急响应。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是其中一员。
能够接到地震短信的一共有400多人,包括中国地震局局领导、各司处负责人、局所有下属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有关的工作人员。在手机没普及之前,通知他们要逐级地打电话,甚至是口头传达。
当张晓东赶到指挥大厅时,房间里已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正在对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灾害进行预评估。
根据2005年1月通过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前,必须先要对地震灾害做出预评估。这份预案规定,地震灾害共分四级,分别是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和一般地震灾害事件。
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七级以上地震;造成300人以上人员死亡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占该地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均属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应启动一级响应预案——看到短信的那一刹那,张晓东和其他人都清楚,这肯定是一级响应。
根据地震的震级,四川省地震局也启动了地震应急一级预案。14点50分,该局里派出第一批地震现场工作组取道都江堰向汶川出发——当时,他们还不知道那边已经道路不通。
14时45分,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正式的预评估结果出来: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拿到书面结果,张晓东一边招呼大家开会,一边叫人催促值班室赶快把结果上报给中国地震局值班室和局里负责抗震救灾的震灾应急救援司。
此时,中国地震局的各级官员都已接到了短信。
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办接到速报后,立刻汇报了高层
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陈虹接到速报短信时,正在和她的一个大学同学通电话。对方问她,自己正在成都出差,刚才摇晃得很厉害,是哪儿地震了。陈虹刚说了句“是吗”,短信就到了。
丢下电话,陈虹马上去了局值班室。她叮嘱自己,现在关键的是三件事: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下简称国家救援队)要立刻出发;赶快集结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以下简称现场工作队)和尽快搞清灾情。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在一级应急响应行动中,中国地震局协调组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灾区搜救工作,并负责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和灾害调查评估。
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的国家救援队,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救援队伍,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官兵、武警总医院医疗人员和中国地震局的专家,共计230人左右。
现场工作队则是由中国地震局组建的准军事化队伍,可在震后快速赶赴灾区,开展震情趋势判断、现场地震监测、灾害损失调查、房屋安全鉴定等各项工作。
陈虹走进值班室时,这里的电话声已经响成了一片。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在给地震局打电话;许多员工的亲属、朋友也拼命拨打他们的手机,试图尽快了解可靠的情况。
但这时中国地震局了解到的情况也仅限于“汶川、7.6级”。陈虹他们最担心的是这场灾难会有多少伤亡,拼命给四川打电话。但在2000公里之外的汶川,强烈的地震波已经摧毁了通讯设施,成都的电话都难以接通。直到一天以后,派往现场的队员传回消息说,灾区到处是废墟,到处是尸体。
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经国务院批准,由平时领导和指挥调度防震减灾工作的“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转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这个指挥部的办公室就设在中国地震局,地震局局长兼任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地震发生时,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正在国外出访。副局长刘玉辰马上召集在京的几位副局长,分工安排工作。此时,他的电话响了,是国务院打来的。
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办在接到中国地震局值班室的地震速报后,立刻向高层做了汇报。电话那边告诉刘玉辰,“总理要去现场,请你们派一个局长陪同。”挂上电话,刘玉辰穿上外套就去了西郊机场,一件行李也没有带。
上面答复说,你们不要等批文了,赶紧集结队伍
由于调动国家救援队需要国务院批准,陈虹等人一边草拟报告,一边打电话请示。上面答复说,你们先不要等批文了,赶紧集结队伍到南苑机场待命,批文随后直接送到机场。在陈虹记忆里,这还是国家救援队组建以来第一次破例。
接到答复,陈虹立刻让司里的人跟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武警总医院协调,“工兵团的搜救人员能不能全上,能不能尽快安排飞机,医护人员能不能多带些药品设备……”
同时,她让另一些人通知中国地震局下属的搜救中心、地球物理所等单位,参与国家救援队和现场工作队的人员赶快准备。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谭先锋没有收到地震速报的短信。直到下面的人跑来告诉他,他才知道地震了。
作为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以下简称搜救中心)副主任,他有些纳闷,这种情况似乎不应该。不过,他还是立刻来到中心指挥部,依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14时50分启动了一级响应。接到局里的电话时,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搜救中心有7人参加国家救援队,17人参加现场工作队。除了这些队员的集结外,搜救中心还要负责为这两支队伍提供所需的通讯、动力、食品等物质保障。
在两个小时内,他们准备了182箱物资,包括刚从超市买来的50箱矿泉水。此外,还有队员们的晚饭100份麦当劳快餐、一些现金和220多份保险单。
15时30分,搜救中心奔赴现场的队员们集结完毕,等待局里去机场的通知。
此时,远在云南的孙士也正赶往昆明机场。
作为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他在接到地震短信后,既自责又着急,想连夜返回北京。他希望能赶回去参加会商会,为预测汶川地震的趋势提供意见。尽管,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预报可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分别对未来10年、一两年、3个月和10日内可能(或将要)发生的破坏性地震进行预报。
事实上,在中期预报中,孙士和他的同事已经预测到这次发生地震的南北地震带在近期很可能会发生大的地震。但遗憾的是,汶川地震前没有任何征兆——频繁的小震或动物的宏观异常(指的是人类感官可觉察到的大规模、多物种出现行为异常。迄今国际地震学界对于动物宏观异常是否能作为预报地震的参考信息依然存在争议)。
17时30分,中国地震局通知搜救中心,国家救援队去南苑机场与工兵团、医疗人员汇合,乘专机去现场。现场工作队则从首都机场飞成都——但他们走到半路时,又折回南苑机场。因为成都双流机场关闭,他们不得不搭乘国家救援队的专机。
18点后,中国地震局的官员随温家宝专机抵达都江堰,四川省地震局派出的工作组与中国地震局人员组成了“现场指挥部”。
午夜,依据地震波带来的信息,重灾区范围被勾勒出来。同时,地震的类型也被确定:属于主震-余震型的逆冲型地震。
“这种地震强度很大,震感面积很宽,破坏力强;同时,余震活动将比其他类型的地震要丰富,将持续两个月左右、而且比较密集。”四川省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所所长程万正研究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为此,13日上午,该局的第一批专家组派出,主要工作开始偏向于余震监测。
而在那不幸的一刻,四川省地震局损失惨重——3人遇难,其中两人在北川地震台工作,另一人正在野外勘测,被滚落的石头砸死。此外还有一人失踪,两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