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
语文课本选用文言文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大有裨益。可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多义字,没有注解。教材对古音解注的忽视,给师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不便。
《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的“行”字,有人认为该读“xíng”,意为一起“行军”;也有人认为,该读“háng”,表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十人为一“火”、二十五人为一“行”)。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符合情理,但也不能随便读哪个音都行。究竟怎样读才是正确的呢?
《世说新语》中谢朗咏雪也有一句话:“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差”字可以读“chāi(差使)”、“cī(参差)”、“chā(差别)”、“chà(差劲)”等不同的读音。书下倒是有一注释,不过只有释义,解为“大致、差不多”。根据我们现在的读音习惯,应该读作“chà”。但古音中读“chà”的只有一个义项,即指“病好了”,与“瘥”相通。如此一来,这里的定音又值得争议。
《愚公移山》中“曾”出现了三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课本三处都没有注音。
《新华字典》对“曾”的解释如下:
1.zēng①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②姓,(古)又同“增”。
2.céng曾经。
《愚公移山》一文三个句子之“曾”都不是“曾经”之意,也不是“亲属关系”,这两种解释均不能作为语句的翻译使用。面对这个多音字,学生束手无策。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对“曾”字的注释:
1.zēng(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
2.cé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有时可译为“连……都……”。《列子·汤问》:“曾不若孀妻弱子。”
3.céng曾经。李白《猛虎行》:“肖何曾作沛中吏。”
4.céng通“层”。重叠。杜甫《望岳》诗:“荡胸生曾云。”
《辞海》对“曾”的古音解读为:“céng,竟,竟然,尚。”例子举的就是《愚公移山》中的“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前面两例也许有值得犹豫的地方,可这里有工具书真真切切的解释,教科书为什么不在书下注明?
笔者以为,教材有义务让学生接受正确的知识,有责任为学生树立示范的样榜。如果有的音义实在不好确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不选这样的篇目!
我们希望,古文的多音字在一定的语境中只有一个音一个义,应加以注释,让我们的学生可以读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让我们的老师可以讲得胸有成竹,教得理直气壮。教与学本来就不能雾里看花!
[作者通联:湖南永州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