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淦铭
牢记“三缄其口”
说话最大的智慧就是说话要谨慎,要慎对言说。“三缄其口”的成语大家都知道,孔子还和它有关系,大家不一定就都知道了。《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孔子从鲁国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游学时,一次去参观了周朝的供奉周太祖后稷的宗庙。在庙右边的台阶前面有一个“金人”,就是用铜浇铸的人像,而且是“三缄其口”,“缄”是封口的—意思,这是说有三重封口,当然这不是叫你不说话,而是表示说话时要慎重再慎重,小心再小心。这还不够,还在“金人”的后背上写了一篇长长的铭文,有许多的箴言,都是关于要慎重言说的:一、“金人”是古代教人说话要慎重的人。后入要以此为警戒。二、一个人要“无多言,多言多败”。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就多失败。三、“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如果能够谨慎行事,那就是幸福的根源。口有什么坏处?口就是祸害之门。
孔子认认真真地读完了这篇铭文,感触很深,他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弟子们要记住啊!这些话是实在而中肯的,合情而又可信的!孔子接着引用《诗》上的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并且说:“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如果像这样处世行事立身,难道还会因为说话招来祸患吗?
因此在《论语·于路篇》中:“刚、毅、木、讷近仁。”其中“讷”字,就是要人们说话不轻易出口。另外,今天“三缄其口”成为了一个成语,还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多吃一口饭,少说一句话”等等,都称为一种文化的沉积了。
孔子的说话艺术
人在逐渐成长中就会感受到,有些人很会说话,不论遇到什么人,什么言论他都应对得严丝合缝。相反也有很多不会说话之人,往往言语已经重伤到别人了,自己还全然不知。所以寓言故事中提到,世界上最美的是“舌头”,世界上最丑的依旧是“舌头”。那么孔子会怎样说话呢?
辞达而已
首先孔子说话讲究“辞达”,子曰:“矣。”(《论语·卫灵公篇》)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辞达”有不同的解读,我觉得洪亮吉所说比较适合,他在《晓读书斋初录》说:辞达就是“繁简适中,事辞相称”。我们看一下《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说话的情况就能感受到,辞不贵多,也不贵少,取达意而止。
举个例子,《论语·宪问篇》中有人问子产是怎样一个人,孔子说:“惠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施恩惠给别人的人。有人问子西、即公孙夏是怎样一个人,孔子说:“彼哉!彼哉!”就是“他呀,他呀”。孔子没有具体评价,而是用“彼哉!彼哉!”表明了自己轻视的评价,意思这两个人算什么,根本不值得评论。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孔子往往只用一个字就揭示出来,比如《论语·雍也篇》里孔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每个学生用了一个字,子路是“果”,就是果敢决断;子贡是“达”,就是通情达理;冉求是“艺”,就是多才多艺。孔子抓得很准?把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凸现。这是他的说话的又一艺术。我们经常看到老师给学生写评语,领导给人写评语,往往写了很多的套语,却淹没了人的真正个性。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除了“辞达”,孔子还主张“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孔子说:说话没有文采,说的话就传播不远。孔子还说:以文采足言。孔子很重视文采,善于用对偶、对称、排比的句式等等,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等。
孔子是很善于说话的,在《论语》中记录了那么多的警句,如“过犹不及”、“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吾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等,都是脍炙人口,既是辞达,又是“言而有文”、“文以足言”、“行而能远”。《论语》中孔子的言论朴实而不浅陋,言能引人入胜,意能发人深省,词约意丰,言近旨远,在简短的话语中传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乃至人格、风采。
言必正名
孔子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言必正名。孔子在有关礼制、名分上的用词是十分注意的。《论语·子路篇》中记载了“冉子退朝”的事件。就是冉有协助季氏办理公事回来,孔手问道:“何晏也?”为什么回来得这样晚啊?冉子回答说:“有政。”有政事。孔子说:“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孔子纠正他说,这是一般的事务,只能称为“事”,不能叫做“政”、政事。如果是政事,虽然国君不再任用我孔子了,但我也会知道。虽是一字之差,但是深里就是孔子的“正名”理念,即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样的逻辑链。因此孔子作《春秋》有“一字褒贬”之说,说话用字,特别谨慎、特别重正名、褒贬。
(节选自:SMG纪实频道《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