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联合成立“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和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针对汶川地震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定期磋商,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专业的指导意见。他们针对与地震孤儿的心理救助密切相关的收养问题,经过磋商,向民政部提出政策建议
民政部:
此次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以来,灾区状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政府和社会各界全力援助。其中,那些因地震而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孩子们,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群体之一。很多国内外组织和家庭纷纷要求收养灾区儿童,爱心和热情令人感动。
地震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状况和对收养家庭的要求都有一定特殊之处。为促进地震孤儿收养工作的良好开展,保障地震孤儿今后的顺利成长,中国心理学界危机与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向民政部门郑重建议:
一、对收养家庭进行全方位评估,选择最有利于孤儿成长的家庭环境
评估至少应该包括,收养动机(应以本身喜欢孩子为主要动机);收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并非越有钱越好,但须在当地中等程度及以上);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家庭其他成员对收养的态度(是否能一致支持) ;收养父母的婚姻状况(要稳定)、文化水平(高一些对孩子的成长较有利)、沟通技能(是否善于和孩子沟通,如果不会四川话,要会说普通话,减少交流障碍)、是否有儿童养育方面的经验(最好有抚养经验)、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如果没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依恋对象不稳定,对孩子成长不利)。这些评估,可以帮助那些遭受过不幸的孩子来到最合适的、最具关爱的家庭中,使他们有一个能够促进其成长的环境。
另外,需要考虑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情况。(1)环境:如果收养家庭位于四川或与四川文化、生活习惯相似的地区,儿童可能会更容易适应新的收养环境。(2)社会支持:如果儿童处于青少年期,此时同伴关系对其非常重要。如果可能,对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孤儿的收养,应考虑其可以和重要伙伴保持联系的可能性。
二、对将被收养的儿童进行收养前的心理教育
孤儿已经经历了大地震和失去亲人的心理创伤,他们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从这种剧痛中走出来。在他们被收养之前,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对于他们以后适应在收养家庭中的生活会有积极的帮助。
对于被其他家庭收养,建议给比较大些的孤儿一定的可选择余地。地震导致个体失去安全感和对自己生活的可控制感,这对孤儿的影响更大。如果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家庭的愿望,并能够得到尊重,对他们未来的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收养家庭进行收养前的心理培训
孤儿们大都经历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有必要对收养家庭进行收养前的心理培训,让收养人掌握相关的技巧。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创伤的干预和治疗、各种可能问题的应对,以及儿童抚养、营养保健等方面的培训。
四、残疾孤儿的收养
对于残疾孤儿的抚养,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医疗(包括安假肢的费用和未来心理治疗的费用等)和教育的保障,给收养家庭以支持,才可能让那些残疾孤儿更有机会被收养。
五、对有兄弟姐妹的孤儿的收养
孤儿的兄弟姐妹尽量不要分离,允许这种情况下一个家庭收养多个孩子,避免儿童的再次心理创伤。如果必须分开收养,建议安置在同一个城市中,让他们可以经常见面。
六、建立收养家庭的自助组织
地震孤儿和他们的收养家庭有很多类似之处,可以建立收养家庭的自助组织,以利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七、对收养家庭的追踪指导
希望民政部指定专门机构或以基金会形式,聘用相关的社会工作者、成人和儿童方面的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师,将来对收养家庭进行长期的关注,给收养家庭亲子沟通的指导和其它有关的心理支援。
八、收养家庭退出收养的机制
如果收养家庭有虐待孩子的情况发生,或者收养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希望民政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替代性的方式转移走孩子。
九、提供和孤儿收养相关的科研和培训方面的支持
从收养评估到孤儿进入家庭后的适应过程,民政部门要能够掌握一手的资料,联手心理专家和社工参与长期跟踪的科研工作,掌握孤儿收养的动向以供未来制定相关收养政策的依据。
目前还需要完成和科研有关的工作是收集以往所有跟孤儿收养有关的中外文献,为收养家庭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指导原则。寻找国外比较成型的针对收养家庭干预的计划,在民政部门的领导下,能够给收养家庭长期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适当的调整。
对于给孤儿家庭进行心理辅导的相关机构和心理咨询人员能定期提供有关儿童心理治疗以及家庭治疗等的相关培训,让心理工作者和社工等相关人员能够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希望民政部门能够组织国外高水平的专家和国内在儿童领域的专家共同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培训平台,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培训范本。
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家不容易,后期帮孩子适应新的家更不容易,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可能长期需要心理支援,后期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恳切建议民政部将心理评估和心理支持纳入今后的应急机制之中,中国心理学界愿意力尽所能,为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心理学界危机与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
执笔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易春丽;北京师范
大学心理学院侯志瑾
200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