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赐
2008年8月8日,在盛况空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随着《丝路》段落起幕,音乐响起,一个飞天扮相的年轻而又美丽的舞者翩跹出场。她挥动着长长飘曳的彩绸,轻盈翱翔在一块电子薄纸上,时而像凝固的敦煌壁画,时而似古道丝路的舞娘。舞者以其优雅曼妙的舞姿,在丝路西域的诗情画意中,带人们穿越时空,感受古老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这段为时两分钟的舞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翻开奥运开幕式的节目单,赫然映入眼帘的,就是A角的名字——刘岩。
然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艳惊四座的,却不是刘岩,而是她的替补演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当晚,面对来自全世界的掌声和欢呼,总导演张艺谋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立即开香槟庆功,而是郑重地在节目单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在开幕式中,我第一个要感恩的人是刘岩,她把一切都给了开幕式,她是英雄!张艺谋8月8日。”而副总导演张继钢则是眼含泪水,激动地表示:“这个节目刘岩是永远的A角!将在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单上永远保留刘岩的名字!”被导演们盛赞的刘岩,到底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此时此刻,A角刘岩正躺在解放军306医院的病床上,虽然神志清楚,但下身已无任何知觉,她正勇敢地与病魔作殊死的抗争,胸椎以下可能高位截瘫……
故事要追溯到7月27日,那时,距奥运会正式开幕只有十来天的时间了,担任开幕式飞天段落舞者的刘岩早早地来到了“鸟巢”,化妆,准备服装。虽然她的节目只有两分钟,但已精心排练了几百次,全体群众演员的合成也到了准备正式演出阶段。从彩排开始,刘岩从没有一次迟到、请假,她期盼着让中国舞蹈演员的百年梦想借由她在开幕式上这一跳变成现实。
当晚20点25分,刘岩跃上了舞台。按规定动作,刘岩将从“电子薄纸”上腾跳到另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是活动的,是一辆可行进的车子制成,由人工在下面推行。可是,当刘岩开始起跳到这个平台时,左脚刚刚踏上,右脚还未赶到,那平台却提前启动了!就这样,刘岩脸上的灿烂笑容还未收拢,便仰天向后从近三米高的平台上摔了下去!刘岩踩空坠落后,背部正巧重重摔在地上的一个轨道上,加上腾跳时的冲击力……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空气仿佛都在凝固,人们迅速奔了过去,小心地救护着她,同时启动急救预案,送往最近的奥组委指定医院抢救!
专家迅速赶到会诊,连夜开刀,大手术进行了整整六个小时,直到天亮才结束。揪心的六个小时,等来了医生的最后诊断:第十二胸椎严重错位,神经遭到严重损伤!
后经核实,平台比规定时间提前启动了一秒钟,就是这一秒,给刘岩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和伤痛。不难想象,高位截瘫,给一个年轻的舞蹈演员带来的是怎样的打击!
这个身高170厘米,年仅26岁的美丽女孩,就这样躺下了。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的她,还没来得及在绚烂的舞台上留下更多倩丽的身影,便猝然离去,给人们留下了数不尽的遗憾。
多年来,刘岩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每到一处,她的演出都会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虽然年轻,刘岩却已成为中国舞界最年轻的“获奖大户”——2001年获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银奖;2002年获全国舞蹈电视大赛铜奖;2003年获桃李杯舞蹈大赛银奖;2004年她以独舞《胭脂扣》获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05年,以独舞《橘子红了》获“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07年又在中国“文华奖”中,以主演舞剧《筑城记》和《红河谷》荣获唯一双奖;同年,代表中国参加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获金奖第一名。她曾在三部舞剧中扮演过主角:《瓷魂》中的瓷灵、《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河谷》中的丹珠。还曾在2006年春晚中与杨丽萍、谭元元共舞《岁寒三友》,扮演其中的红梅。业内人士称她的绝活儿是超强的腰背肌及“控腿”技术,因此又在圈内获得“刘一腿”的称号……也因为她腿功卓绝,被人们誉为“把上舞皇”。
本以为在8月8日的两分钟以后,刘岩可以以瞬间的芳华轰动世界舞坛,却没想到,她倒在了那意外的一秒上……
受伤后的刘岩,异常坚强,也非常乐观。面对镜头,刘岩请家人帮忙理好头发,向记者竖起胜利的手势,送给镜头一个强者的微笑。“一个舞者为了奥林匹克而倒下,我不后悔,我会将另一种美丽传扬下去……”刘岩轻轻地对记者说。
我们衷心地祝愿意志坚强的刘岩,能够面对现状,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出别样的风采!
刘岩的A角,不可取代,因为,那是永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