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据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人在最早的童年时期是“自私”的,但到了7岁就开始喜欢平等分享。法新社巴黎8月27日在一则电讯中说,这种成长的变化非常突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用基因来加以解释。
几十年来,行为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在争论“慷慨”和“自私”是与生俱来的,还是社会环境的结果。
但是,对229名年龄在3至8岁的瑞士儿童进行的最新实验显示,人或许介于两者之间:人类追求第一,但即便不是完全的慷慨,对不平等的厌恶却是确凿无疑的。
研究人员说,这份研究报告或许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人类发展了与一大群不相干的个人合作的能力。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首席研究员、苏黎世大学的恩斯特·费尔说,三四岁的孩子总是受自我利益的驱使,几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下一个年龄组几乎也是同样自私。
费尔对法新社记者说:“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七八岁的孩子,情况就大不相同。”
在第一个游戏中,将近80%的大孩子确保其他孩子都得到数量相同的糖果。
在最后一个游戏中,40%多的大孩子不让其他孩子空手离开,即便当时他们有机会因其他孩子空手离开而得到双份的糖果。
相比之下,三四岁的孩子中愿意这样做的不到9%。
但是慷慨是有限度的。在第二个游戏中,大孩子不情愿让同伴拥有比自己多一倍的糖果。
费尔在给法新社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研究结果显示,天性和培养共同影响了行为反应。
他说:“我认为基因和教养都起到了作用。”他还说,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没有文化传播的延伸形式,“也可以形成平等的社会准则”。
费尔说,至少有一个研究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即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慷慨,而不是不太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