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含章 Michael Liechti
“每一次当我们去探望他的时候,总是我生活里最兴奋的一件事情,突然之间这种强烈的快乐再也没有了,我的生活被改变了。”
采访安琪拉•柔森伽德(Angela Rosengart)的时间定在下午4时,当我3点55分踏入位于琉森中央火车站不远处的柔森伽德博物馆时,我一眼就看见那个毕加索肖像中的美丽天使正冲着我微笑,尽管眼前人与肖像中的少女相距有53年的光阴,可是似乎一切都没变化。
16岁的画商
安琪拉•柔森伽德出生于1932年瑞士琉森,直至今天她依然生活在她的出生地。
对于她职业生涯的起步,她告诉了我一个笑话。那一天下午母亲刚刚产下她,她的父亲心爱地把她搂在胸前穿越整个大宅,指着他所有的收藏品骄傲地告诉她,这是毕加索,这是保罗•克莱,左面是乔治•鲁奥,后面是乔治•修拉……
安琪拉的事业永远是和父亲联系在一起。1948年,在父亲的指引下,安琪拉开始了艺术商人的道路,受雇于她父亲的公司。那一年她才16岁,收藏的第一幅画来自保罗•克莱,画面是一个可爱的小孩,收购价格为50瑞士法郎,这一幅画如今是博物馆的藏品之一。
1957年,她成为公司的合作股东,直到1985年父亲去世,使她开始独当一面继续家族事业。父亲的头像雕塑如今被作为艺术品陈列在博物馆中,即便20多年过去了,当安琪拉来到这座雕塑前向我介绍时,眼泪还是涌了出来。她挺直了腰板,向我叙述道,馆中所有的藏品全都是她和父亲用心挑选的,很多画当时在交易的过程中,因为实在是爱不释手,所以都在中途停止了拍卖,作为个人收藏。
1978年,借着琉森800周年建城的日子,父亲和她捐赠出毕加索的8幅作品。其中7幅油画和1座雕塑。在之后的日子里,安琪拉不断让家族的私人藏品公布于大众,如今博物馆中毕加索的藏品已经达到近50件。
安琪拉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画家赞不绝口,认为他们是绘画历史中真正的巨匠,直至今日无人能比。就像她最爱读16世纪莎士比亚的原著,并且认为在莎士比亚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再能与他媲美。
与毕加索之缘
安琪拉17岁的那年第一次见到毕加索。毕加索对她父亲说,“柔森伽德先生,您有一个漂亮的女儿。”这是生平第一次一个男人如此直接地赞美她,而这个人还是毕加索。当75岁的安琪拉回忆起当年那一幕时,依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我对他说‘您好之后就紧张得再也说不了话了。心想,天呢,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竟然就站在我的面前。”
22岁那年,安琪拉与父亲一起参观了毕加索在法国Vallauris的陶艺工作室,就在那一天毕加索邀请安琪拉做他的肖像模特。并且在之后的12年里又4次让安琪拉成为了他画布上的女子。毕加索的一生绝少为妻子和情人以外的女子画像,可见他对安琪拉的喜爱程度。
回忆起当年毕加索为她作画的情形,安琪拉描述道,毕加索的眼睛是如此具有穿透力,让人觉得无处躲藏,当他画完之后,安琪拉也全身虚脱了。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明显见到安琪拉对毕加索少女般的崇拜之情,“30年过去了,他依然主宰着绘画王国,无论现代艺术如何发展,无论有多少新兴的画家涌现,毕加索永远光芒四射,他把所有人都比了下去,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问及当年毕加索噩耗传来时她的反应,安琪拉的眼睛里含满了眼泪,“每一次当我们去探望他的时候,总是我生活里最兴奋的一件事情,突然之间这种强烈的快乐再也没有了,我的生活被改变了。”
很蹊跷的一件事,在安琪拉的博物馆中有一幅少女肖像画,画中女子有着美丽的大眼睛,和安琪拉是如此神似。安琪拉解释说,很多人都以为那是她,可是画中女子是毕加索的女朋友杰珂林。“事实上我们两人看上去非常不同,可是在毕加索的画上却非常相似。”在介绍每一幅画的时候,安琪拉都能描述毕加索当时的创作背景,可见她对于毕加索的一生几乎了如指掌。
柔森伽德博物馆
柔森伽德博物馆距离琉森中央火车站不过5分钟的步行路程。博物馆的前身是瑞士国家银行,建立于1924年。建筑外观保守刻板,内部经由安琪拉和设计师们的全新打造,赋予了全新的艺术视觉,诸如贯穿各陈列室的镂空幕墙,以便观赏者在欣赏大师作品时,不会因为强烈的情绪而造成呼吸不畅。
全馆有200多幅作品,来自23位大师级画家。“经典现代派”是这些画的灵魂风格。作品其中125幅来自保罗•克莱,陈列在馆中地下一层。底层大厅里是毕加索的作品和由摄影师David Douglas Duncan拍摄的毕加索的生活写真。一层大厅是20世纪其他大师的作品系列,同层还能见到被保留下来的瑞士国家银行会议大厅,会议室的门口是安琪拉的一幅肖像,是毕加索为她创作的5幅作品之一。
父亲的过世使安琪拉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成立私人博物馆,旨在自己过世后,这个城市能够替她管理家族的收藏,并且使这些收藏在私人归属的前提下,能够被大众欣赏。
“在博物馆里欣赏它们要比我自己在家里欣赏更愉悦。家里因为地方有限,在欣赏一幅作品的时候,常常会被其他作品分散注意力。现在博物馆就是我的家,我每天都到这里来工作,当我看见这里的参观者因为我的收藏而体验到艺术带来的快乐,我就觉得由衷的满足。”
梦想中的艰难
当年为了办起自己的私人博物馆,安琪拉差不多要挖空了口袋,光买下瑞士国家银行这栋建筑就花去了2000万瑞
士法郎。成立私人博物馆对她意味着,馆中的画将不能再售出。“这些我和父亲的用心收藏,我希望能够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谈及博物馆的运营,安琪拉不无担心地说,“国家对它的经济支援并不多,现在的主要收入是参观者的门票,”除了博物馆她还经营着一家画廊,“画廊里的画我卖得差不多了,售完之后就再也没什么可卖的了。如今我是馆长,不用付我工资,可是我已经75岁了,有朝一日必须有接班人,为此我需要增加另一笔开支。”
我不禁建议她为何不出售博物馆中一两幅大作,以此来度过难关,“不不不”,她不停地摇头和摆手,“我不卖,因为这些收藏是‘爱的选择,它们没有价格。”
对于参观者中不断增加的中国游客,安琪拉表现出极大的兴奋,“越来越多的你的同胞来到这里,真叫人开心,有一年有个德国收藏家从我手里买了毕加索后期创作的一幅作品,我问他要寄往哪里,他让我发往北京的一个博物馆,我当时很吃惊,这是我第一次把画发往中国。”
问到她是否到过中国,安琪拉的脸上透出少女的羞涩,很愧疚地说,“还没有”,然后很坚定地看着我说,“可是相信我,有一天我一定会到达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