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晖
由现代欧洲人送到我们面前的“古希腊文化”,其实远非当初的原版,却是欧洲在近代发展中经由自己意愿而重新塑造、大加发挥的一件“作品”,注入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理想。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国家大剧院是对索菲亚大教堂的一次转写与发扬?也许该怪我孤陋寡闻吧。
在大剧院的内部,多种色泽幽丽、脉纹美妙的磨光石板经过精心镶拼,为地面与墙壁贴上一层华衣,让我脱口而出:“索菲亚大教堂的内部装修就是如此呀!”也许正是受此启示,再看到大剧院的内部结构图,便觉得,一个大穹顶下涵盖一个中厅与三个各自独立的剧场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索菲亚大教堂的整体架构的一次非常写意式的发挥。曾经有研究人士认为,悉尼歌剧院是设计师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大屋顶与台基这两重形象的传统,干脆彻底取消了墙壁,让巨大的屋顶直接落到台基上;在我看来,国家大剧院选择了同样的以古为新之途,将索菲亚大教堂、古罗马万神殿在外观上最醒目的因素——穹顶——单独撷取出来,同时彻底舍弃其他细节,将宏伟的古罗马建筑的屋顶部分,扩张成为整座建筑的一体形象。稍微学过一点建设史的人都知道,圆拱与穹顶,乃是古罗马人所发明的最重要的建筑技术之一,索菲亚大教堂与万神殿正是圆穹技术的不朽结晶。因此,国家大剧院的内部装潢恰恰与索菲亚大教堂采用同样的风貌,我想绝对不会是偶然的巧合。当然,这一次转写与发挥是否成功,还是可以讨论的话题。不管怎样,一座暗含着古罗马帝国荣耀的庞大建筑飘然落身在天安门广场的侧旁,怎不让人在心中荡起涟漪?
于我很富意味的是,第一次进入这座崭新的殿堂,是观赏希腊著名舞蹈家迪米特里斯·帕帕约安努的《美狄亚2》。倒好像穿越时空,横渡罗马帝国的辉煌,逆溯时光而上,归向太阳神阿波罗的光环之中。帕帕约安努曾经导演2004年希腊奥运会的开幕式,这一次,在他的演绎之下,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传世作品焕发为一出简洁而精美的当代先锋戏剧。四张长桌,几把椅子,被巧妙地加以调度,不仅示意剧情里复杂的时空变换,更成为表达女主人公心理情绪的手段。美狄亚就像大海上的夜色一样浓烈,像跳耀的祭火一样灿烂,希腊悲剧对于人性与命运的怆悲洞察,并不因时间而有丝毫的磨损。白色的服装,白色的长桌,白色的背景,再现了我们心目中所熟悉的那个经典化的、庄严高贵的“古代希腊”。
实际上,欧里庇得斯创作《美狄亚》的时代,希腊的建筑与雕像本是涂成五颜六色,镶嵌着金光闪闪的青铜与各种宝石,在地中海的蔚蓝映衬下,雅典卫城绚丽夺目。也只有在如此色彩斑斓的美感体验中,才能催生出美狄亚灵魂中那从最痴情到最狂暴的光谱变幻吧。因此,由现代欧洲人送到我们面前的“古希腊文化”,其实远非当初的原版,却是欧洲在近代发展中经由自己意愿而重新塑造、大加发挥的一件“作品”,注入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理想。
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之间微妙的传承关系,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人人也都明白的道理是,前代的成就恰恰要通过重新理解、重新塑造,才能获得新的活力,才能在后人的生活中留下印记,实际上,大概任何一种文化经典都无法逃脱被改写的命运。怎样将遥远的伟大文明融入我们的生活经验之中,我们怎样对其加以把握与处理,怕是摆在今天中国人面前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
在我看来,《美狄亚2》固然在技巧上非常漂亮,但是,帕帕约安努将古代戏剧加以现代化的努力,却在无意中将其改写成了一出庸常的中产阶级家庭婚姻悲剧。伊阿宋被简化成戴着大檐帽的现代远洋船船长,阿耳戈号众英雄则只不过是拥在他身后的一群盲从的水手,勇寻金羊毛之旅的慷慨内涵于是被完全抽空,结果是,没了人性中光明一面的耀映,美狄亚所象征的黑暗幽渊反而得不到充分的显影。因此,施加于古代文明的改写,乃是我们自身境界的镜像。
奥运“圣火”的传递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佛教中“传灯”的譬喻,在人类智慧的火焰传递中,每一束火都含着旧火的种子,也是一束新生的火焰。从旧火中绽放怎样的新火,是今天所面对的课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