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的温情

2008-05-30 07:53
新民周刊 2008年28期
关键词:吴宇森周润发戏院

孟 静

吴宇森的脸上至今还带着早年困苦生活的痕迹,他的肤色黝黑,笑容憨厚,很像电影里的华工苦力,衣香鬓影的红地毯上,所有人都白白嫩嫩,只有他的颜色突出。在北京大山子可以称之为朴素的办公室——仅有一张茶几、一台电视、一只沙发——完全不像国际导演的排场。我到的时候,他正在伏案疾书,为叶锦添的新书写推荐文章,写完之后,他拿只铁饭盒和工作人员一起吃外卖。

他知道我等了一会儿后,不住地道歉,工作人员递给我一杯水,杯子上的图案是两个相拥的女人,仔细一看是吴宇森的太太和女儿,还有三个傻傻的字:母女缘。

吴宇森的面容给人踏实、厚重的感觉,不像《喋血双雄》里飞扬跳脱的子弹,更不像《纵横四海》里激情四射的幽默,他是爱家爱做菜的金牛座。

1950年,4岁的吴宇森和家人从广州移居香港,那时父亲已经患上了痨病,靠母亲在工地抬石子维持生计。如果你看过《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就能理解吴宇森口中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为什么是“人间炼狱”:警匪一家,治安混乱,吴宇森生活的贫民区里遍布帮会和毒贩,“每天都要应付殴打”,在他的自传式电影《喋血街头》中讲过这段疲于奔命的青春期。坏环境并没有滋生出一个坏孩子,教会照顾他读完小学、中学,在爱的福音下,他懂得了博爱,“我从没仇恨任何人,坏人也有好的一面。”这种精神一直贯穿在他的电影中,爱可以救赎任何恶人,有信仰的英雄永远是寂寞的。没有所谓的好人坏人,小马哥是黑社会,但他从不缺乏正义感,警与匪在吴宇森这里是模糊的一念之间。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会影响他的一生,吴宇森和所有的电影工作者一样,有一个电影童年。接受《电影双周刊》采访时他讲过:“从孩童时起,我已经喜欢电影了,不论西片、粤片、日本片,一概都喜欢看。那时,我并没有富余的钱买票入场。记得有一次,在大世界戏院,我抱着小弟弟趁入场时混入戏院的楼座,不幸给带位员发现,一掌把我从楼梯上打滚下来。可这一掌并没有令我放弃看这场电影的热望,相反地赶快抱起弟弟,紧跟着人群混入楼下去。到了中学时候,喜欢看电影的热情一直没有降低过。”他喜爱黑帮片、西部片以及黄金时期的歌舞片,他的枪战场面都处理得相当舞蹈化、卡通化,他自己也说:“真正的黑社会开枪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吴宇森从未开过枪,也没学过武功。

兄弟对吴宇森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于当周润发宣布不再担任《赤壁》中周瑜一角时,吴宇森没法接受这个现实。他的构想中,周瑜是周润发,梁朝伟是诸葛亮,邵氏的好兄弟狄龙、姜大卫来客串,兄弟们亲如一家,就像桃园结义,周瑜和诸葛亮还是《喋血双雄》中的周润发和李修贤,从对立到合作,英雄惜英雄。当梁朝伟因为准备仓促拒绝他时,吴宇森还没有受到太大打击,但当已经落实了的周润发离开他时,他很难过。“发哥的经历和我比较像,所以我比较喜欢用他来表现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吴宇森的英文名发音与周润发近似,相当一段时期里,美国人分不清这两人的区别。当梁朝伟电话中表示愿意接过周瑜这个角色时,吴宇森又收获了朋友的温暖,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大篇讲话,感谢梁朝伟的义气。

也许因为生了华发,和谐、温暖、团结这些主题取代了暴力、热血、冲动,吴宇森不断强调他心境的改变,想展示中国人的团结,如果这是很久之前的想法,而不是为了应眼前的景,他的触觉是敏锐的。

猜你喜欢
吴宇森周润发戏院
Quantum algorithm for neighborhood preserving embedding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我记得他的祖母
多等3分钟
我记得他的祖母
周润发将捐献全部财产搞慈善
见谊忘利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实拍王吴宇森(John W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