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莅骊
安妮•博林:“我听说刽子手非常熟练,而我的脖子也很小。”
这可能是2008年最让人期待的电影之一,《博林家的另一个女孩》——宣传海报上,娜塔丽•波特曼和斯嘉丽•约翰逊,摆出最浮华最妖娆的姿态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虽然英国人的宫闱之事,在习惯了“金枝欲孽”的中国观众面前,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光凭这两位年轻女星的名字,就已经有足够的号召力了,更何况,我们还能学到一点英国历史呢。
然而,从电影中学习历史永远是一件危险的事。
这一段故事是关于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皇的老爸和老妈的。肥胖的亨利八世至少做过两件让后人铭记的事情,宗教改革和娶了六个老婆。英国有句民谚,“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活”,就是他六位皇后的命运写照。而这两件事都与安妮•博林有关,正是她促使了亨利与罗马教宗的决裂,离弃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而且很不幸的,她也是第一个被他砍下脑袋的老婆。
博林家的这个女儿可谓大名鼎鼎,而菲利普•格里高利的同名小说,据我猜想,应是想独辟蹊径从博林家的另一个被人遗忘的女儿、安妮的姐姐、伊丽莎白的大姑、亨利的情妇这一视角展开的。这个独特的角度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和野心,却被导演贾斯汀•查德维克白白辜负了,玛丽•博林完全沦落成了一个配角,被机械地摆到了故事中。同样被查德维克辜负的,还有娜塔丽和斯嘉丽的天分。
对于斯嘉丽我倒不觉得十分可惜。我对她的一贯印象只是一个标准的好莱坞金发美女,偶尔还会傻里傻气地张大嘴巴让主持人检查自己的四颗智齿是否已经清拔完全。玛丽是个不容易讨好也不容易出错的角色,她的隐忍个性与斯嘉丽身上的小家碧玉的气质也算一致;而斯嘉丽的表演也没有大的突破。如果一定要扼腕的话,毕竟戏份不多,角色限定,斯嘉丽可发挥的余地实在太少。
而娜塔丽呢,她古灵精怪的气质很让人着迷,我觉得她能够胜任任何一个角色,只要她愿意。她有着安妮一样的黑发,也有皇后大气和张扬的一面,可她的表现总有点不对劲,似乎是用力过猛了。这倒不能全怪她——导演和编剧真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真实的安妮,那位让懒惰的亨利八世追求了六年、写了十七封情书的女人,怎么会用这么浅薄幼稚的招数迷得亨利八世晕头转向呢?事实上,安妮和亨利之间的对手戏,除了在玛丽产房外面的那段还算充满张力之外,几乎乏善可陈。最可笑的是,亨利八世被演绎成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愣小子,最后居然还强奸了自己的准皇后!
错了,错了,全错了。安妮•博林的才智和谋略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后宫争宠。所有的赌博在她发出“要么皇后要么一无所有”的宣言时就开始了;所有的悲剧是因为亨利八世是这样一位三心二意的丈夫。根据电影的叙述,安妮是趁着玛丽怀孕时,赢得了亨利的爱慕;而当她第二次怀孕的时候,却发现女侍简•西摩坐在国王的膝盖上,因而歇斯底里地流产了(这样一个反讽的真实情节编剧怎么没用呢?)。她迫使国王和卡特琳娜皇后离婚而娶了自己,结果为了娶简•西摩,亨利又毫不留情地把通奸和巫术的罪名加在她身上。
安妮在给国王的最后一封信里,不卑不亢地陈诉自己的清白,并提出最后的请求:要亨利八世放过那些因为她而无辜受牵连的男人们。行刑前,她还镇定地发表演说,把要砍她脑袋的丈夫称为“良善、温柔、至高无上的君主”……
她不肯失去的,不是脑袋,而只是气度。可惜,牵强附会的戏说看不到这些,于是,电影顺理成章地把历史和人性解释得如此轻率又苍白,只留下了一堆光影上的华彩。
几百年来,皇后的清白问题一直都是个谜案,结论和真相或许都不重要,所有把命运压在政治野心上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预想死亡出其不意在某天的到来,只是少有人会像安妮•博林那样笑着看待:“我听说刽子手非常熟练,而我的脖子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