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等待奥巴马发球

2008-05-30 10:48
南风窗 2008年25期
关键词:平壤政权奥巴马

刘 柠

从奥巴马本人的表态及其外交智囊班底的构成来看,美国新政府应该不会摒弃布什后期的对朝对话路线。而随着平壤“摘帽”,美“敌国贸易法”的解除生效,日本国内有些战略学者转而主张,不如索性跟着华盛顿的对话政策,谋求对朝政策的彻底转型。

据朝鲜官方媒体朝中社11月11日报道,朝军方最近通报韩方,朝方将从12月1日起,切断边境朝韩“所有的陆上通道”。朝军方人士还视察了“边境特区”开城工业园区,要求韩方阻止其民间团体对朝散发传单;并警告说,如果韩继续执行“不计后果的策略”,朝方可能切断其它所有与韩方尚存的联系。这种施压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一旦实施,目前开城工业园区的商业开发活动和开城观光业将成为直接的牺牲品。

朝韩间的紧张气氛迅速蔓延。差不多与此同时,中朝间的陆地边界也被关闭。据《环球时报》报道,想去朝鲜旅游的中国游客必须从北京和沈阳直飞平壤,而邻近朝鲜的3个省份的居民不被允许赴朝旅行。

朝日关系更是急转直下:在日本单方面延长了对朝制裁后,10月2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迅速做出反弹。关于8月11日两国间达成的绑架问题重新调查事宜,朝方表示“跟日本协商悬案问题的解决,纯属浪费时间”,协议再次回到白纸状态。

东亚如此,美朝谈判也基本陷入停摆状态。美朝核问题特使、国务院韩国科科长金成11月24~28日造访韩国和日本,却没有顺访平壤的计划。尽管金成表达了对六方会谈下一次团长会的期待,有代表布什政府把美朝两国绕过六方会谈机制私下达成的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承诺正式提到台面的打算,但一方面是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过久,关于其健康的种种推测甚嚣尘上,另一方面是急于以解决朝核问题为自己“盖棺”的布什政权在美大选定局后事实上已被“去功能化”,而新人奥巴马的对朝政策尚未清晰化和充分展开,令朝美双方再次进入“三岔口”似的暗中博弈状态。因此,从表面看,平壤“摘帽”后,朝核问题的前景不仅未能如愿呈现出清晰化的“景深”,反而变得愈发幽暗、诡谲起来。

但是,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随着奥巴马的华丽登场、阐明对朝政策,或者平壤方面以明确的姿态,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做出“Yes”或“No”的回应,目前的僵局必被打破,传球游戏还会重新开始,而且应该比以前节奏更快。

奥巴马是关键

毋庸讳言,朝核问题下一步的展开将主要取决于美国的立场。到目前为止,平壤在节骨眼上的每一次停滞或扬言倒退,其实也都是对华盛顿的撒娇。这是由朝核问题的基本构造决定的,几乎无需诠释。

虽说奥巴马在选举公关阶段曾不遗余力地批判过布什的对朝妥协(如今年2月,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表态说,“我们对朝鲜不抱幻想。我们捍卫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意志是坚决的,为此将寸步不让”),但随着离上台越来越近,其对朝的政策主张也开始变得现实起来。有足够的迹象表明,正式登基后的奥巴马将会继承布什政权后期重视对话的对平壤稳健路线,而不会反其道而行。

首先,实际上为奥巴马打造外交政策路线的,是副总统约瑟夫·拜登,而拜登其人,是一贯的重视对话派。早在2006年,朝鲜铤而走险,发射导弹(7月)和实施核试验(10月)导致危机一触即发之际,他便认为“仅强化压力是不够的”,并力主恢复对朝协调,摸索两国对话的道路,还曾动议通过国防预算修正案,使对朝特使的任命立法化;在布什对朝压力政策的压强达峰值的2004年,朝鲜驻联合国公使韩成烈被禁止外出至距纽约联合国总部25英里以外的任何地方,是拜登说服白宫,让韩成烈访问华盛顿;而在更早的2001年,他曾计划亲自访问平壤,但因撞上金正日的访俄档期而未能实现。

其次,辅佐拜登、一直充当民主党和朝鲜之间联络管道的是任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资深东北亚事务专家季浩丰(Frank s.Jannuzi)。2004年,他曾与奥巴马的另一名东北亚政策顾问、前美驻韩大使唐纳德·格莱格(Donald gregg)一道访朝,视察宁边核设施,并与朝鲜六方会谈首席代表、副外长金桂宽进行了会谈。今年3月,季氏再赴平壤,在磋商美朝安全议题的同时,就重新开始韩战时失踪的美军士兵遗骨的挖掘作业和安排在美韩国人离散家属会面等问题与朝方协商。10月2日,作为奥巴马阵营朝鲜半岛政策团队的负责人,季氏有言:“为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奥巴马正在考虑包括两国高级会谈在内的所有可行方案。”10月28日,与季氏关系密切的美朝鲜事务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朴汉植访问平壤。回国后,朴对新闻界透露说:“向朝鲜方面正确传达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对朝政策。”同时,他预言:“朝鲜希望在奥巴马政权起步后,与美改善关系。因此,在奥巴马政权启航半年到一年内,朝鲜半岛可望出现大转机。”

而象征奥巴马将回归对朝稳健路线的最靠谱的标志,是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政治复归。日前,执教于乔治城大学的奥氏作为奥巴马的特使出席了于华盛顿召开的金融峰会(G20)。奥氏作为克林顿政权的国务卿,与希拉里私交甚笃,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预选阶段,曾担任希拉里的外交顾问。在后者出任奥巴马内阁国务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奥氏的新角色值得期待。

奥尔布赖特曾在今年初出版的著作《给总统当选人的建议》中,于批评布什政权前期拒绝与朝直接对话的消极姿态的同时,强调后续政权保持美朝对话的必要性:“如果下届政府立足于道德批判角度,拒绝与北韩交涉的话,恐怕会在安全保障和人权方面不能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谢幕。”并援引其于2000年10月底,在克林顿政权面临“去功能化”的时候,以国务卿身份对平壤展开的“破冰之访”的实例,阐明“(通过交涉)把朝鲜变成不复以前那般威胁的存在”才是“最佳”选择的立场。

正是基于如此建言,奥巴马不止一次公开表态说,如果当选总统,“会积极、无条件地应对首脑间对话”,且不仅对金正日,名单中甚至包括伊朗、叙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的领导人。应该说,虽然其外交政策之匣尚未完全打开,对个中内容尚难一一断言,但从其本人的表态及其外交智囊班底的构成来看,奥巴马应该不会摒弃对朝对话路线。

韩日缘何担忧

此番朝鲜对韩日强硬路线的“回敬”,与其说起因于双边外交摩擦,不如说起因于金正日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过久,导致外界对其健康状况及平壤权力格局的种种揣测激起了平壤的愤怒。对于目前的状况,韩日两国的反应并非同一种担忧,似有从现象上加以区分的必要。

韩国作为朝鲜的陆上邻国,出于对金正日一旦有恙,造成朝鲜权力真空或权力突然易手情形的防范心理,无疑对北方局势最为关切,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放大。虽然后来

平壤发表过几次金露面的消息、照片,但其真实性颇值得怀疑。对首尔来说,尽管“死亡说”、“中风说”、“病重说”等都欠充分证据,但却不得不做好应对预案,以防万一。正是出于这种战略需要,青瓦台最近重新启动了“5029作战计划”,旨在于北方“有事”的情况下,确保韩美两国联手迅速掌控半岛局面,最终过渡到半岛统一的状态。在卢武铉政权时代,因恐过度刺激朝鲜,该计划曾被叫停。不仅如此,韩国内的一些反北人权团体觉得“倒金”的时机已经到来,通过塑料气球等手段大量向北方散发“倒金”传单,策反活动有所升级。

对此,平壤的搓火可想而知,关闭边境口岸还真不像是在做样子。这方面,因韩国有过类似的“前科”,所以也无法不当真:1994年7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去世,韩国时任总统金泳三试图以所谓“万一的体制”来不变应万变,结果激怒了金正日,撕毁了先父对韩方承诺的南北首脑会谈之约,直到金泳三于1998年2月退位,始终不被平壤带玩。

虽然金刚山、开城观光为北方带来平均每位观光客100美元的可观收益,是平壤重要的外汇来源,但开城工业园区的开发事业显然对韩国更重要:过去8年来持续投资的结果是,有84家韩企进驻,南北双方从业人员有3.5万人,去年的生产规模已达1.8亿美元。如要斗勇比狠的话,真豁得出去的大概是平壤,而不是首尔。所以最近,韩国政府的调子又软了下来:“我们不反对美朝首脑会谈”、“只要保持对话,我们在经济交流和援助上会比(卢武铉)前政权更积极”、“我们会维护并履行前政权的承诺”、“金刚山枪杀韩国观光客事件将以朝鲜可以接受的形式圆满解决”等等,不一而足,令人哭笑不得。

不过,还应该看到的一点是,朝鲜目前的强硬姿态其实并不仅仅是对韩国的,也未尝没有做给美国看的成分。平壤认为这样做既有助于遮蔽国内的真实状况,也可加重对奥巴马新政权的谈判砝码,何乐不为?

与韩国相比,日本的担忧基本上与美国相仿,主要集中于金政权及其国体的存续问题。因为一旦这方面发生问题,朝鲜手中的核武器将更加难以掌控,现阶段尚无法查清的核扩散情况将更加无从追究。比起美国来,日本更多一重担心:弄不好,绑架问题的调查恐会推倒重来。

但日本的问题在于,手中完全没牌可打。单方面经济制裁,在韩、中,甚至同为绑架受害国的泰国的对朝贸易都在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对平壤几乎不构成压力。而且,随着平壤“摘帽”,美“敌国贸易法”的解除开始生效,朝鲜今后如能加盟世界银行或IMF等国际机构的话,其融资能力和贸易规模还可望倍增。如果东京继续以保守派的思维来处理日朝关系,短期内将很难有大的起色。因此,日本国内有些战略学者转而主张,不如索性跟着华盛顿的对话政策,谋求对朝政策的彻底转型。类似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透露出这个核扩散时代里最坚定反核武国家的一丝无奈。

猜你喜欢
平壤政权奥巴马
Multi-frequency focusing of microjets generated by polygonal prisms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马拉松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马士英与弘光政权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来了等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