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贤斌
近代以降,民主政治便一直是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之政治追求。时至今日,民主政治在中国尚有待建设,正是基于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政治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政治民主。前人未成之事业我们今天何以能成呢?在理论思想上、经验上,“以史为镜”显然是关键的一环。
历史上,从1905年的晚清至1949年的近半个世纪里,在中国的大地上曾有过四次国会选举(1909年清政府推动,建立了咨议局和资政院;1913年中华民国建国后的第一届国会;1918年第二届国会;194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国会),这几次国会选举从结果上看都是失败的,但却都是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几次尝试,考察这些不同时间阶段的民主政治的尝试,或许可以“观察为什么民主政治在中国不能生根发芽”,从而也为今天的民主建设提供经验资源。这其实也正是张朋园先生著述《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以下简称《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的宗旨所在。
国内研究对近代中国与民主的专著,以熊月之先生的《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和耿云志等著的《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为代表。与这两部著书不同的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一书并不着眼于民主思想理论在近代中国、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实践的全面梳理和论述,而是把20世纪上半期的四次国会选举作为对象,通过对这四次选举的经过和结果进行叙述、分析、讨论,观察其中所呈现的民主政治经验与教训。无疑,这种独特的切入,会得出更具体且丰富的结论。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一书共四章,分别考察四次选举。对于每次选举,张朋园先生都对选举过程,包括选民资格调查、议员定额与人口关系、候选人提名程序、政党及派系组织、竞选及投票、贿选舞弊等,一一叙述、讨论;同时对议员出身背景、成分进行了仔细分析。其材料极为丰富,论述极为仔细。通过对每次选举逐次叙述与讨论,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亦层层显现。
中国民众素质低下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困境。所谓素质一般人又往往理解为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高低固然會影响民主政治,张朋园在书中对此也有描述,如因选民不识字,只好请人代笔写票或弃权。但是,作者在书中更主要的是强调民众政治权利素质的消极、低下对民主政治的影响:中国“人民对民权一无认识”,“只知纳税为义务,不知参与为权利”,“四次选举,真正投了票的极少。大多数人对选举没有认识,宁愿弃权,无心过问什么是投票,什么是神圣的票。‘冷漠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第88~89页、213页)作者在书中多次用“冷漠”一词形容民众对选举的态度。
不过,与民众的“冷漠”相比,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发现,各时代的政府、政党集团及“精英”的作为、品质更是大问题。四次选举,各个政府没有进行适当准备,便匆忙进行。以确定选民人数为例:这本是选举制度的第一步,这一步又要建立在全国人口普查基础上;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才进行的,因而,这四次选举,各政府都是在没有完整的人口数据上“草草决定”选民人数的,面对这样的选民调查正如作者所说:不是“敷衍了事”,便是“凭空‘造报”。(第212页)而在候选人确定、议员选举产生问题上,执政的集团、党派都是直接控制候选人的提名,以至于从咨议局选举始,近代中国选举便有“名为选举,实为官派”一说;在选举中,既贿赂又舞弊,民主政治所需的公正公平竞争原则被完全抛弃。这些都直接摧残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运行与成长。
更让我们唏嘘的是,四次选举,按时间递进,并非进步发展态势,反而是一届不如一届。在选举的运作上,“第一、二两次虽缺少经验,但弊病反不如后来严重、第三、四两次大大走样,弊病百出”。(第217页)在选举的结果上,第一次选出来的议员精英们,从背景上看大都是旧式教育出生,第四次选举出的议员们则都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但无论在选举中还是选举后的行为上看,两者的表现却是:在晚清咨议局的选举中,不少地方的竞选者多有谦谦君子之风(第57~58页),而到了国民党时期,不仅出现了落选者要求当选者退下的笑话,还出现了“绝食抗议”、“抬棺抗议”的闹剧(第193~205页)。
由此,张朋园不由得出如此结论:“早期的功名绅士其传统儒家背景并不完全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反倒是新式教育下产生的精英,未必都是民主政治的斗士。”(第215页)他们何止不是民主政治的斗士,根本就是民主政治的绊脚石!与这些相比,作者更强调威权主义对中国民主政治的破坏作用,他认为,无论是北洋的段祺瑞还是国民党的蒋介石,他们都信奉威权主义,从而破坏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第218~220页)。
张朋园先生在书中叙述的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之重重困境,时过境迁,其中有的困境已不存在,有的也并未呈现,但了解昨日之困境与困境之昨日,必为今日之思考、之建设提供经验之资源和参考之对象,这应该是今天有心有志于中国民主的人读此书可以得到的收获吧。
(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