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云
多少个万籁寂静的深夜,窗棂上清冷的月光见证了他伏案工作的身影;又有多少个本应与家人团聚的节日,消瘦的他欢快地穿梭在学生中间。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赵锋就这样在自己喜爱的学生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走过了16年。16年里,他从一名普通辅导员到学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带领部门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他本人也曾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不久前,赵锋在他办公室应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阳光撒在办公室,窗台上葱郁的盆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略显疲惫的赵锋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讲述着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16年的风风雨雨,16年的斗转星移,似乎都在印证他的一句话——“累,但我很快乐。”
一切为了学生
赵锋对学生满怀挚爱,对思想政治工作倾注了满腔热忱。他经常告诫同事们“学生工作无小事”,应该时时刻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他常说:“多在学生工作上使一把劲,学生就可能多一份希望,少一份彷徨;多在学生工作上使一把劲,校园就可能多一点稳定,少一点纷扰;多在学生工作上使一把劲,国家就可能多一个栋梁,少一个庸才。”赵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赵锋没能陪家人一起度过了。因为在他心中,学生更重要。一想到学校还有那么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春节的学生,他总是千方百计安排好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每年除夕,他都要和其他教师、后勤人员一起给学生安排好年夜饭,与学生一起收看春节晚会,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欢度春节。看着学生虽然没回家,但同样度过了开心快乐的春节,他感到非常欣慰。
2005年除夕,送走吃完年夜饭、看完春节晚会的学生,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第二天,当别人都团聚在亲人身边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时,赵锋又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突然,一条新闻跃入眼帘——“北京科技大学一学生家长中毒身亡”,他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按常理,这是学生家长的事,似乎与学校没什么关系。可这名学生目前的情况怎样?他受得了如此大的打击吗?看完报道,赵锋心急如焚,想立即找到这名学生,可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他叫什么名字?哪个学院的?他现在哪里?责任感、使命感使赵锋坐立不安。最后通过多方打听,他终于联系上并及时赶到学生身边,耐心细致地安慰学生,并帮助其处理一系列事情。他回到家时又是深夜两点多了。
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但对于赵锋来说,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春节。16年来,他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他常说:“我们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正是由于赵锋对学生这种无私的爱,使他赢得了同事的称赞、学生的尊敬。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与他保持着联系和沟通。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师生之情却历久弥深,亲密无间。这种超越了血缘和地缘的挚情,恐怕只有那些真正爱学生并全身心地投入真情的教育工作者方可收获到。
始终冲锋在前
2007年5月18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圆满完成。正当大家都在为胜利庆祝欢呼的时候,一个学生十分熟悉的身影又默默地穿梭在学生中,本已消瘦的赵锋更加消瘦了。
为了做好学生迎评工作,确保学校本科教学评估达到优秀,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文明修身、全面成长、健康成才,赵锋带病坚持工作,通宵达旦写出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全力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报告。他通过学生上课出勤、听课情况检查等数据,深入分析了学生在学风、行为、住宿、上网、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全校学生中组织开展了“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接下来的两周里,他又从“为什么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评估能带来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做好教学评估”三个方面分别在9个学院为学生作了10余场的动员报告,累计参加人数3,000多人。直到最后,他的嗓子痛得说不出话来。
动员大会后,好多学生都被赵锋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有的学生说:“赵老师太累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无私地献给了学生。”有的学生说:“赵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让我更加明白了学生在这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主人翁地位。身为班级团支书,我一定会带领全班同学马上行动起来,决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多年来,赵锋就是这样:越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越是冲在最前面。
2002年6月16日,蓝极速网吧突发火灾,学校数名学生被困其中。得知消息后,赵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和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妥善缓解了各方面的压力,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从而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然爆发,全校万余名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受到威胁。关键时刻,赵锋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常常在办公室彻夜工作。家人甚至以为他得了“非典”被隔离了,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整天哭着要爸爸。
2004年4月,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发生部分群众和学生自发举行的“涉日游行”示威活动,赵锋迅速组织学生工作干部在全校开展排查和正面宣传,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为维护学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作出了不懈努力。
“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是赵锋这些年来最大的心愿。为了解决部分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他组织学生工作部在学校各个部门设立数百个勤工助学岗,并强调资助与育人并重。几多喜悦,几多欣慰。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全部通过“绿色通道”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
厚积才能致远
在多年的学生工作管理生涯中,赵锋积累了许多工作心得,总结了许多经验,他不仅将这些体会传授给身边的同事,还撰写、发表了相关的论文、著作,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分享。他经常激励大家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要不断地“向前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形成“调查研究、思考问题、不断创新”的风气,达到“以工作促学习,以学习促工作”。
他经常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参加各类培训、研讨和考察,足迹遍布海内外上百所重点高校。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询问各校的学生工作情况,走访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场所,努力搜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管理质量。
赵锋既是一位敬业务实的管理者,又是一位“科研型”、“学者型”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之余,他刻苦学习从事学生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教育规律,积极参加理论研究活动。他先后担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冶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高校学生工作学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和《思想教育研究》杂志编辑,虚心向专家求教,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了10余本学生教育管理或德育工作方面的书籍(论著),并参与和主持了多项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学校的科研课题。
勤奋铸就成功
熟悉赵锋的人这样评价他:有大局意识、奉献精神、爱岗敬业、讲究原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最大的特点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总是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的勤奋与一丝不苟更让人平添了一份敬意。
“要做就做最好”——在赵锋的这种工作理念下,学校学生工作系统提出了“起点前移、重心下移”的学生党建工作思路;实施了“组织主导、学生主体”的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并在北京市高校率先提出“两级建校、三级培训”的持续培训教育模式;构建起以“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的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撰写的学术论文《全面构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体系》、《构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分别被全国第十二次、十四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交流论文集收录。
在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赵锋提出了建立“专兼结合、优中选优”的选拔机制;“分层递进、研究创新”的培训机制;“科学管理、以评促建”的考评机制;“创造条件、促进发展”的成长机制。以工作为基础,形成和总结的《打造“一个平台”,建立“五个机制”,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经验,荣获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在学生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方面,学校率先在全市高校实施了“军训教育化”的工作思路和“注重教育、科学施训、团结协作、确保安全”的原则,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学校连续多年被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军事训练先进学校”。
抗击“非典”的相关经验以教育部情况简报的形式向中央报送并在全国高校中推广。“非典”以后,赵锋带领学生工作干部连续作战,利用暑假编辑出版了《象牙塔里的这个春天》(科学出版社)一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赵锋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学生工作系统形成了“人人讲团结,个个争一流”的良好氛围。他们以出色的工作一再证明,这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是一支拥有广阔知识视野、强烈事业心、高度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团队。无论在历次重大活动,还是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这支团队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全校师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因工作努力,业绩突出,赵锋本人也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团干部”、“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学生军训工作先进个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2007年,他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赵锋非常平静坦然,保持着平和淡泊的心态。他一再强调:“荣誉属于学校,成绩属于集体,只有锤炼一支优秀的团队,才能成长自己,成就集体。”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吴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