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万林 李振泉 刘晓慧 李宗泳
大工程教育的概念是20世纪末美国工程教育界提出“回归工程”的直接产物。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的术语是对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对立。其含义是按人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回归到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从而培养具有集成知识、系统方法和工程实践的人才。
中国工程院上世纪末组织调研组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报告中指出,从大工程观念出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对经济环境(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
在大工程教育背景下,由于工程不再被看成一个学科或专业,而是被看作一个与社会、环境、政治、经济、人文、道德密不可分的复杂系统,因此,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同时具有与人合作和进行工程实践的经验与能力。这给我国高等教育既提供了一个与世界教育潮流并驾齐驱的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有力的挑战。
大工程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实例
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掀起的“回归工程”浪潮,开始了大工程教育的模式探索,领跑的是提出大工程教育观念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全美排名领先的斯坦福大学工学院。这两所大学从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大工程教育的观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在课程设置上,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是结构体系性,而斯坦福大学的模式是内容体系性。前者的特点是:课程分类明确,学分规定清楚;选修课程数量庞大;项目课程种类繁多,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后者的特点则是: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学习内容安排比较明确。
这两所世界名校就教学资源讲,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中国高校无法比的。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学生每人选8门人文、艺术、社科类课程,人文社会学院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有了庞大而门类齐全的选修课系统和校企长期合作关系作后盾,两所学校都开设了灵活性、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项目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将其称为本科实践导向项目,以学生多样化工程实践为主要内容和任务;斯坦福大学称其为技术投资项目,以增强学生在企业中的技术实践经验为目的。对于两所世界名校的实践经验,因条件所限,我国的大学特别是地方院校,是很难学到、做到的,我们只能在大工程教育理念下走自己的路。
开展“工程大师论坛”的创意与实践
在我国开展大工程教育,当前主要受到以下条件的制约:一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独资、合资企业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保护知识产权和生产保密意识的提高,以及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机制尚不够健全等因素的存在,使大学生到工厂及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技术实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二是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造成学生工程训练不足和工程素质下降,严重影响了理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近些年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都是在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指导下培养出来的,虽然有较高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能力,但不少人缺乏工程训练的背景,到了大学任教后,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发挥不了人们所期望的作用。
在大工程教育背景下,为了适应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北京工业大学结合国情、校情,扬长避短,选择了在本科生中开展“工程大师论坛”的方式提高本科生的工程素质,弥补青年教师工程背景的不足。这一选择基于我校所处的区位优势。在北京,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各部委的研究单位,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在大工程的各个领域,有许多的两院院士、工程大师、专家、教授等。
从2006年2月~11月我校共邀请了43名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工程大师,举办了44场论坛讲座,内容涵盖了大工程的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的前沿理论,及艺术、经济、语言文字、制造工艺、建筑设计施工等方方面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知识。2007年仅上半年就举办了74场论坛讲座。具体做法如下:
领导重视。学校领导、教务处、各学院高度重视,主管校长、教务处长为此批了专项经费支持这一活动。
组织落实。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学院负责邀请工程大师,完成具体的论坛组织工作。这样有利于调动校、院两级的积极性,特别是学院的积极性。比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工程大师论坛”的组织工作。他们精心确定大师人选,要求不但在科技、工程界有广泛的影响,而且要有较好的演讲表达能力;采用建筑科技周的形式,在2006年组织了5场,2007年上半年组织了4场系列论坛讲座,受到学生和青年教师的热烈欢迎,一二百个座位的教室几乎场场爆满。其中,马国馨院士有关奥运会鸟巢工程的报告吸引了数百名师生前往,台上的演讲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台下的听众认真听讲,兴致盎然。
计划周密。一是纳入第二课堂教学计划,作为大工程背景下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与能力结构人才的教育手段。学校将“工程大师论坛”纳入第二课堂,同时规定,学生每听满16学时的讲座,记1学分。二是纳入教学质量监控计划。学校将“工程大师论坛”正式列入2006学年~2007学年第一、二学期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计划书中,包括拟请大师姓名、报告题目、报告日期、对学生的考核方式等内容,计划周密、详细。
检查到位。从2006年~2007学年第二学期起,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在对学院质量监控计划的年终考评中,将举办“工程大师论坛”列入评优的必要条件,并在每学期末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都分头对各学院进行调研考评,使这一符合国情、校情的措施逐步制度化、经常化,成为大工程背景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方式和方法。
总结提高。我校通过出版“工程大师论坛集锦”,对每学年大师论坛的情况进行汇总,重点从大师简介、讲座内容简介和学生反响3个方面进行总结交流。
开展“工程大师论坛”的效果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生听了讲座后说,学校能把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请到课堂里实在太好了……他们深厚的素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孜孜不倦的追求、谦和的态度、质朴的风格都值得我们学习。讲座使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与建筑学相关,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激发了我们改善现代中国设计现状,提高设计水平和发展民族工业的豪情壮志,为我们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讲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生命学院的学生反映:讲座使我们不仅了解了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展,更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气氛,我们不仅收获了科学知识,还激发了对生命科学的极大兴趣,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蔡克勇先生在给《工程大师论坛集锦》写的序言中说:“大师们的报告,不仅介绍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还结合讲述自己对科学技术的追求、探索,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所品尝的酸、甜、苦……这样的报告给同学们以巨大的启示。”对于解决大工程背景下培养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结构的高质量人才的问题,他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工程大师论坛,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