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恩和巴图
在不少行业里出现这样的情形:渠道做绝了,价格战打完了,促销玩腻了,广告也做烂了,但还是找不到突破性的发展,企业赢利能力仍然处于半“休克状态”。
因此,不少企业家以及营销人员开始冥思苦想,四处寻找如何让企业脱颖而出的机会点。但上帝并没有向他们敞开“慈悲”之门,虽然他们开发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产品,结果却基本上推一个死一个,始终没有找到这把梦中的“金钥匙”。于是,不少人无奈地喊出:跟随也许是最好的战略。但结果并非如此。
打破常规,但要遵循常理
我们在寻找突破性发展的市场机会时,可以打破常规,但一定要遵循常理,不要轻易地与常理背道而驰。比如,“一天吃三顿饭”是可以打破的,而“天天吃饭”是不宜打破的。
我们曾见过很多勇气过人的企业家,他们的英勇和闯劲确实值得为之喝彩。但遗憾的是,他们秉承“打破规则”的旗号往前冲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要打破的是常规,而非常理。
我从小成长在草原上,小时候长辈们常告诫我,“连牛羊都不去的草地,肯定不是草地,是沼泽地,不要轻易接近它”。其实,这句话在营销领域同样适用。也就是,所有企业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不一定是机会,不要盲目去做,因为它极有可能是陷阱。
基于顾客需求上的机会才是机会
我并没有反对中国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但要提醒的是,买你产品的消费者未必与欧美日韩的消费者雷同,他们的需求也未必朝着“老外”的足迹发展。我们寻找机会,寻找突破口,应该要紧紧围绕消费者,研究他们的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看看你所涉足的品类、你所开发的产品是否满足了某种消费群体的某种需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眼中的这个“机会”不但不给你带来发展,反而会让你栽跟斗。
与能力相匹配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
眼红,也是我们不少企业常犯的错误。即,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快速崛起的时候,我们就看不惯,也忍不住。于是,会盲目跟进去,还试图用别人的游戏规则打赢别人。
我们的企业家们、营销经理们,不要总是沉浸于“我想做什么”,而要改为“我能做什么”。这才是长久之计,离突破口更近的捷径。
识别好机会需要好眼力
我们很多企业家都苦恼于找不到好机会,也频频抱怨下面的营销人员没有好创意。但在此我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一个好的机会不一定那么容易被所有人发现,一个好的创意更不一定被所有企业家识别。
寻求突破需要一双能够识别好创意的眼力。这种眼力不一定所有企业家都具备。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才充满了遗憾和惋惜。
“市场鸿沟”足以埋没一个好机会
要记住:发烧不一定都是“非典”,咳嗽不一定都是“癌症”,我们一定要认准这种“市场鸿沟”,要坚持自己的策略,用持之以恒的战略和别具一格的战术来战胜这暂时的困难。
大家都在议论蒙牛,赞叹他们的成功与荣耀。那他们真的那么走运吗?不。他们推广“特仑苏”的时候,刚开始也非常困难,甚至有一段时间,北京、上海的有些卖场平均一个月都卖不了一箱;他们打进香港市场的时候,更惨,打了一年都不见回应。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过策略,勇敢地坚持下来。结果如何呢?“特仑苏”开创了高端奶之热,改变了人们对牛奶的认识;“蒙牛”这个品牌也深受香港人的欢迎,主打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垄断或半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