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促行业“变局” 中小企业执“牛耳”后来者居上

2008-05-14 14:54朱荣章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三鹿变局三聚氰胺

朱荣章

三鹿事件震荡中国上下

根据国家处理的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事故调查组调查,河北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安全事件。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事片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鉴于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同志对三鹿牌奶粉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责任,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免去吴显国同志河北省省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鉴于在多家奶制品企业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的事件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监管缺失,对此,局长李长江同志负有领导责任,同意接受李长江同志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的请求。任命王勇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免去其国务院副秘书长职务。冀纯堂被免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常委及委员职务;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被刑拘。

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决定废止1999年12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9]24号)中有关食品质量经检制度的内容。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开展了全国奶制品专项检查。

2008年9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市医院、社区和商场,看望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患病的儿童,了解救治情况和奶制品市场。他说:“出了这样一起特大食品卫生事件,做父母的痛心,我们也很痛心。虽然老百姓很理解,但是作为政府,我们感到很内疚。”“我们要对人民负责,就必须如实地把情况都向老百姓公开。”“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我们不仅要追究领导责任,对这样的企业,也要坚决整顿、处理,一个也不放过!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对奶粉和其他奶制品,每个批次都要进行检验,然后加贴新的标识,这样才能让群众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乳业环境借机“清洗”

中国内地10多年里一直骄傲于“超常规”发展的中国奶业在急功近利中,整个产业链利益的畸形分配——跑马圈地式的粗放扩张,不计成本的奶源争夺,企业对奶农利益的强烈挤占等等,在此次“三鹿事件”中被暴露无遗。业内人士称,三鹿事件将改变中国乳制品企业格局,那些中小企业将在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遵纪守法中稳占一席之地。

何谓“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即相对于过去10多年里,中国的一些奶业一直骄傲于“超常规发展”中的急功近利的经营管理模式而提出来的合乎市场发展规律的理念。据乳业专家汤志庆说,中国乳品行业的产业模式存在巨大风险,大部分企业只建市场,不建牧场。福建长富乳业负责人于2008年9月21日下午聚首国家质检总局的座谈会上说:“某些企业,抢了全国的奶,害了全国人民。你不想想,牛奶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牛肚子里挤出来的!一头牛要两年半才产奶,而现在一些企业那么的多的奶是从哪里来的呢?”该负责人痛斥国内一些乳制品企业,没有行业道德,扩张规模却不培育自己的奶源基地,不惜跨越1000多公里,在别人的牧场旁边修建收奶站,抬高奶价,抢奶。

确实如此,中国内地乳品行业大部分企业只建市场,不建牧场,目前只有10%的奶牛在规模牧场,散户养殖仍占六七成,奶牛小区占到二三成。这样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又怎能不出问题呢?奶源正是生产健康奶的关键所在。但自建牧场成本确实很高,即便是伊利、蒙牛这些资本相对雄厚的乳品企业,自建牧场也不能完全满足产能扩张对奶业的实际需求。一个拥有1000头奶牛的现代化牧场,则需要三四千万元的高成本。那些追求急速扩张的企业,能有几家甘心情愿地把资金投入到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牧场建设上呢?大多数企业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品牌建设上,以及市场促销上。结果怎样?结果是千辛万苦的品牌建设就砸在了自己错误的经营管理理念上,“三鹿”应该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和痛心疾首的教训。这一点,不仅仅震撼了所有的奶制品企业,也震撼了在我们国家响当当的几个著名乳品品牌,因为他们也在这个错误理念头上栽了大跟斗,公信力迅速下滑。尽管三鹿事件后他们的产品管理迎头赶上,但绝对经不起自己有些批次的产品也被检出“三聚氰胺”的自我捡残上。国家发改委管理农村经济的副司长方言表示,2000年中国牛奶产量是800多万吨,随后乳业在7年间快速发展,奶产量的增速是25%。根据2008年9月初中国奶业协会年会上的数字,2008年上半年中国奶类产量达到1915万吨,但中国乳品行业已发展到每年20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整个奶业生产的链条,其实无法支撑如此飞速的扩展。

且不说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管缺位不缺位,单就乳品生产企业来说,不改变原来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不在自己奶源基地上下功夫,一个“三鹿”毁在自己手里,以后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三鹿”还会步其后尘砸在手里。所幸的是那些坚守正确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的中小乳制品企业,则是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中没有一个“中箭”上了黑榜。这难道是万幸和偶然吗?不,是必然!

登红榜等于打广告,中小乳品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后来居上

在此轮乳品三聚氰胺事件中,有700多家中小乳制品生产企业在国家乳制品质量监测中全部合格,这不仅仅是700多家生产企业的幸事,也是他们坚守正确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必然结果。这700多家企业向社会作也了四项承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垂范自律,保证奶制品质量安全,担负企业社会责任;杜绝和唾弃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从养殖牲畜、挤收原奶、奶品加工、出厂检验、销售运输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原奶和奶制品批批严格检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奶制品标识真实,不欺诈,不销售过期变质产品,价格合理,公平交易,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倾听消费者意见,欢迎社会监督,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发现缺陷产品及时召回,并依法赔偿相应的损失及承担相应的责任。试想,国人有哪一位听到或看到这样的企业不由衷的高兴?有哪一位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承诺不击节叫好?中国有句俗说叫做“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办企业和做人一个道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9月23日在纽约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盛大欢迎午宴上,发表了题为《继往开来,共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回答了听众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提问,最后他指出:“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从这一句话上,我们足以品出,失过德的企业家,损害过人的产品,有过恶点的企业与消费者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是谁也不敢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作赌注,再次品尝你曾经害过人的产品。

确实如此,一些批次曾经被检验出来含有“三聚氰胺”的著名品牌产品,消费者都像避瘟疫一样躲着它走,有个小青年干脆戏言:“来来来,不怕死的就买这个品牌的!”尽管有些著名的品牌产品在检验合格后在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宣传,但补救后的广告宣传已经没法弥补自己的失误,甚至是,犯罪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记者曾采访过一个大超市,超市里的奶产品售货员告诉记者,某著名品牌卖一箱奶粉再搭10袋也没人买,和以前有天地之别。”相反,那些一直合格的中小企业的奶制品经质检总局广告后,出奇的好。比如,三元牛奶,在全国范围液态奶三聚氰胺的专项检查抽检,三元产品53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这一消息公布后,北京的一些宾馆、饭店、学校和居民纷纷抢购。针对部分地区三元牛奶出现脱销的现象,北京三元集团纪委书记、副新闻发言人彭玲表示:由于未检出三聚氰胺,再加上长期良好的品牌形象,三元牛奶近日确实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抢购,部分地区出现脱销。三元食品正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扩大生产和增加物流两种方式,全力保证市场供应。据了解,三元食品的奶源除20%来自于北京市郊区的规模牧场外,其余80%全部来自三元食品的自建奶源基地。再比如,22家问题奶粉厂家于2008年9月16日被央视曝光后,位于哈尔滨市开发区的完达山乳业销售公司内的完达山呼叫中心800咨询热线几乎被打爆。咨询电话中大部分都是求购奶粉的。公司销售人员电话告诉记者:“问题奶粉厂家被曝光的第二天,完达山奶粉的订货量和发货量便开始翻番,还有的经销商当天就把1000多万元订货款打到我公司账户上。哈尔滨的完达山是如此,哈尔滨森永乳品有限公司连日来的订货电话也是“老鼻子”了,订货量比以前增加两倍。黑龙江的龙丹乳业,加班加点生产,产品都供不应求。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见中国的乳业环境会在大清洗中更加纯洁,乳业企业架构正在重新洗牌,中小企业胜出完全有望!

猜你喜欢
三鹿变局三聚氰胺
苏城校长从容应对“变局”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三鹿”重出江湖
欧盟产业拟对我输欧三聚氰胺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
“三鹿”商标的考验
2009年化学高考模拟试题(一)
中考热点:“三聚氰胺”问题举隅
三鹿悲凉谢幕
因应变局 迎接挑战
认清三聚氰胺 远离有毒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