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
如何打赢这场战争
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这场战争中,如今的美国已现颓势。大多数美国人正愈发认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推出一个体现各方利益的综合应对方案势在必行。该方案最重要的一点是,推行碳排放定价制度;其次是提高目前矿物燃料的使用效率;第三是鼓励向环保技术投资。
美国《新闻周刊》
烈士工厂
美军缴获的一份反美武装组织人员招募信息表显示,606名武装分子中,有112人来自利比亚,其中的52人竟然来自同一个城市——小城德尔纳。记者深入德尔纳,探寻它是如何因经济贫困、宗教意识形态和当地人反抗入侵者的历史自豪感等因素而成为“烈士工厂”。
英国《经济学家》
寂静的海啸
一场粮食涨价的狂潮如今正在席卷全球。和传统饥荒引发大规模饿死人的惨状所不同的是,如今的粮食危机更多带来的是贫困和营养不良:穷国的中产阶级不得不减少开支以维持三餐,全球赤贫人口数量也将激增。对于富国而言,它们需要像应对次贷危机那样严肃对待世界粮食危机。首先要做的便是修补世界粮食安全网中的漏洞,即向世界粮食项目组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该组织今年需要额外7亿美元的资金。各国还要帮助该项目组扩大工作范围,将救济方式从发放粮食转为支持或投资于各国社会保障项目,以及扶贫就业项目。至于各国政府则应该实现粮食市场自由化运作,减少干预,转而加大对资本密集型农业项目和基础科研的投入。如果政策执行得力,再加上一点好运的话,那世界粮食市场新的平衡将最终出现。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
铁路革命
目前各国都面临着环境、原油价格飞涨、都市交通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已经在和飞机、汽车的竞争中一败涂地的铁路交通,开始复苏。争夺高速铁路项目,成为了国际商务方面最引人瞩目的焦点。一些城市打出了新的口号:不准私家车进城,市内交通要以铁路为主。
德国《明镜》
典型的德国人什么样
什么是德国人的典型特征?民意测验结果,一般的德国人比较规矩,但不乏浪漫和偏见;对本国的政治体制满意、遵纪守法、勤俭;2/3的德国人为作为德国人感到自豪,50%的人认为工资过低,40%的人认为对上级有时需溜须拍马,13%的人承认曾拿过单位的东西。
法国《观点》
爱丽舍宫的日常生活
这里描述了总统萨科齐在爱丽舍宫的24小时,从他的“近臣”,到他的会议,他的习惯,无所不包。萨科齐入主爱丽舍宫已有一年了,在经历过民意调查的“当众侮辱”之后,他在第二年里不可能不调整自己的目标,但却只是适度的改变,他一点都没有放弃曾经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