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军
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十四至二十八周岁的青年,三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2008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和每年法定休假日总数比起来,这半日闲说起来也算不得什么。另据说,如再算上职工的带薪休假,在休息与旅游休闲时间方面,中国人已超过英美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和世界接轨的日子里,休息的神圣我们也同样笑纳。
问题是,对于已经法定了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特色节日来说,除了把时间当作“利市”派发。是不是也该把这节日充填些内容?换句话说,是否应该把节日具体化和形象化?免得千篇一律地节日假日化。否则,恐怕若干年以后,除了放假很少再有人提及节日的来历。
说这话绝不是杞人忧天。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中,有煤体调查显示:广州七成小学生不知清明由来,半数不知为法定节日。其实岂止是孩子,在成人中又有多少人能把清明和重耳与介之推联系起来呢?
无疑,节日的空洞化是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当我们在为韩国人把“端午祭”视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愤愤不平之际,又有谁真正在传统的节日里用传统的方式来慎终追远?在这种有意无意的省略和忽略中,传统节日也好,中国特色节日也罢,慢慢就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而无从考究她的来历。
如果“五四”只剩下半日闲,这到底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悲哀,还是反帝反封建的苍凉?如果每个纪念日都沦为休息日,那本质上不过是一种叶公好龙的放纵和纪念。“如果终年都是游乐的假日,嬉戏将和工作一样令人厌烦;正因为假日难得,人们才会如此期盼”。
遗憾的是,这种征兆,在春节的落寞和圣诞节的热络的强烈对比中,已有显现。当春节只剩下包饺子、放鞭炮和看春晚所谓的新民俗,以及无休止的应酬,又靠什么来抵御《铃儿响叮当》的诱惑?如果“五四”只剩下半日闲,她不过是一具无灵魂的躯壳。
(选自2008年4月24日《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