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彬 李永萍
“翼蔽”一词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为人熟知的鸿门宴的故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人教版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编者以其作为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语例,析其中的“翼”为名词作状语表比喻,用以修饰动词性词素“蔽”,“像鸟张翅膀”的意思,整个词语义为“掩护”。其他有关语文教材、古典文学作品读本乃至权威性辞书多有持此见解者。例如,《辞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稿,1977年版)释该词曰:“掩护遮挡,像鸟类用翅膀掩护幼鸟一样。”后列上述语句加以印证。这种见解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牵强穿凿,似是而非。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表比喻,且特用以摹状人或动物身体形态的语例屡见不鲜。从现代汉语语法角度反窥,其句式规则必须而且应该是表示人或动物名称的名词充当主语,活用后充当状语的名词直接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在这类语句中,活用后充当状语表比喻的名词同充当谓语的动词并非处于同一语法地位,二者实质上构成了一种特定的偏正短语),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谓之间决不能出现“以身”这样的状语。若出现“以身”这样的状语,这一状语同名词活用后用以比喻身体形态的状语处于同一语法地位,也就是成为并列的两个状语,“身”与后一状语根本不能构成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例如:
①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② 嫂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
③ 项伯常屏蔽之。(《史记·樊哙列传》)
④ 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句中加点词中第一个词素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表比喻,摹状作主语的名词的人或动物的身体的特定形态。①中“人立而啼”是说“豕”像人一样站着啼哭,不能改说为“豕‘以身人立而啼”。③仍为描写项伯在鸿门宴上屡屡掩护刘邦身形的句子,其中“屏蔽”之“屏”为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屏蔽”谓身体像屏风一样遮挡着(刘邦),不能改说为“项伯常‘以身 屏蔽之”。②④可类推。这是因为,在这类语句中,本身隐含着活用作状语表比喻的名词为摹状充当主语的名词之身形的约定俗成之意。
从词义学角度考察,在“(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这句话中,“以”只能解释作介词“用”,全句字面意为“项伯常常用身体像鸟张翅一样遮蔽(掩护)着刘邦”,这显然有悖古今汉语的表达规律尤其是修辞规则的,凿枘不合。
笔者认为,“翼蔽”应为古汉语中普通的同义复词,具体说就是“翼”为动词性词素,义同“蔽”,故整个词语义为“遮挡、掩护”。在古代汉语中,“翼”很早就成为一个兼类词、多义词。其基本义和惯用义指鸟类的翅膀,属名词,又常常引申为动词,有遮护、辅佐等义。作为有遮护等义的动词“翼”,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作为同义词素同其他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动词词素构成同义词。例如:
⑤ 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⑥ 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书·益稷》)
⑦ 吴王孙权,因父兄之绪,少蒙翼卵昫伏之恩。(《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注》)
⑧ 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蒲松龄《小翠》)
⑤中“覆”、“翼”同义,是“遮盖、遮挡”的意思,⑥中“翼”是“辅佐”的意思。⑦中“翼”、“卵”均为动词,同义,“庇护”的意思。“昫伏”义同“翼卵”。⑧中“庇”、“翼”同义,“庇护、保护”的意思。毋庸置疑,这几例中的“翼”及⑦中的“卵”各同其基本的惯同的名词义有着内在的渊源关系,却只能视为具有特定意义的动词。“翼蔽”中“翼”正须作如是观。
总之,视“翼蔽”为一个“掩护”义的同义复词,不仅释词有据,而且“(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一语表意畅达,毫无瑕疵。这句话看似平淡寻常,却客观恰当地写出了项伯输诚于刚刚联姻的亲家翁刘邦的卑劣行为,不失为严谨信实的史家笔法。谨陈陋见,敬祈方家与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作者通联:山东省安丘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