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新
一、当今语文教学界名师对“语文味”的论述
当今的中学语文教学界,有很多名师对“语文味”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
王崧舟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味都有自己真切独特的感悟,如“透明的蓝老师”在网上说:“愚以为,跳出语文课程来观照,或许更能分辨出什么是‘语文味,……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味,其实是‘言语形式的‘味。我们说,只要人心有灵性,诗意无处不在。……只有用语言(言语形式)来表达诗意的时候,诗意才具有语文味。”
二、程少堂先生的“语文味儿”
程少堂先生是“语文味儿”理论的创立者,是一个敢于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界标新立异的教学理论家,是一个坚持要上出有争议的语文课的教研员,也是一个信心十足地要把自己所提倡的“语文味儿”发展成为一个教学流派的倡导者。
程少堂先生是学教育理论出身的硕士,立足点较高,他从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的综合高度出发,集半生之心血,创立了别具一格的“语文味儿”理论。程先生经过不断修订,给“语文味儿”下了新的定义: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这可是一个很高的教学境界。
三、从程先生的几个课堂实录中搜寻“语文味儿”
这样充满美感和高度的教学境界,让很多如我等感觉“虽不能至,但心向往焉”的老师,试图通过赏析程先生的几个著名课堂实录得到有益的启发。
好在程先生不但创立了系统的“语文味儿”理论,而且积极地为全国广大语文教研员作出了表率——上了好几节公开课,为其理论做了较好的课堂诠释,也给广大的语文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语文味儿”的课堂范例。
于是我们拜读了程先生的《荷花淀》、《世说新语·咏雪》、《诗经·子衿》、《听陈蕾士的琴筝》、《你是我的同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课堂实录。
我从中也确实搜寻到了程先生所津津乐道的“语文味儿”。
请看在《荷花淀》一课中搜寻到的“语文味儿”:
1.程先生在让学生自由朗读了课文第1—3段以后,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像诗一样美的韵味,程先生把小说的第一段编排成了诗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读出诗情和诗味来。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确实高明,确实让我等耳目一新。学生读出了小说开头的诗味,教师也教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儿”。
2.程先生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将水生和他媳妇之间的一句对话“怎么了,你?”通过改词、换序等方式品味其表达效果的不同,细腻柔美,“语文味儿”很浓。
3.对“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水生妻子的话的两种改写方法的比较,也很好地表现了小说题旨及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对惜别的丈夫临别时所说的一句包含着复杂感情的话。
程先生在香港的公开课《听陈蕾士的琴筝》的课堂实录中,也有三处表现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儿”:
1.教学之初,教师进行了一般老师常规的朗读指导,虽然细碎,但很朴实,很有用。插入了对读音的辨正,词义的解说,是很本真的“语文味儿”。
2.此课堂中,程先生按照标点的使用将此诗改写了一遍,然后和原诗对比。意在让学生明白原诗有更强的节奏感,突出了某些意象,这种技法有很浓的“语文味儿”。
3.程先生又在不改变原诗词句的情况下,将此诗改写成散文,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和原诗比较,意在突出原诗的排列方式更美,节奏更鲜明,更能强调某一种意象,突出某种事物,突出某个字眼或某个词,这也是达到了较好效果的“语文味儿”。
然而,说实在的,如这等洋溢着美感和浓浓的语文氛围的“语文味儿”在程先生的几个课例中实在是不是太多。
四、“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要浓郁,要纯正,要清新,要持久”
程先生在几节样板课上所展示出来的“语文味儿”确实很浓郁、很地道,有很高的含金量,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然而放在一节课中看,放在一篇文本的教学中看,就显得很单薄、很苍白、很局部。常常是顾到了“读味”、“品味”而漏掉了“写味”。在一节课中,具有浓郁的“语文味儿”的设计所占比例太低,常常不足三分之一。对一篇文本来说,也是挂一漏万,顾到了“换词品味”却漏失了“整体感知”和“形象理解”等。如被程先生视为经典的《荷花淀》一课中仅有对课文前三段的细读,而其余部分则是浮光掠影,一语带过了。
以至于有很多老师认为,从程先生的几个课堂实录中看不到“语文味儿”的精彩之处。
其实,细读细品其几个课堂实录则可以发现,其精彩的“语文味儿”仿佛漂浮于水上或沉入水底的几滴油,很晶亮也很浓香,只是被大半桶水给剥夺了立身之地。因为他的一节课中,废话太多,无用的环节太多,常常淹没了这宝贵的“语文味儿”珠玉的光芒。因此,要观赏到“语文味儿”独特的异彩和锋芒,就必须善于做去粗取精、沙里淘金的工作,要学会在纷乱和芜杂中吸取有益的养分。
千古一爱老师在网上评价程先生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的教学中的注音、释词、联词造句等教学安排时说:“程先生终于学会了紧扣课文、细读课文、上一点货真价实的课了。与以前的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相比较,大有进步。只能颁发进步奖。但是离千古一爱的要求还差很远,很远。”
看来,这千古一爱的要求真不低呢!该不会是就照着程先生自己创立的“语文味儿”的标准定的要求吧?怪不得这么高呢!
程先生在《“千古文人〈世说〉梦——关于〈世说〉欣赏:以〈咏雪〉为例”一课的几点想法》一文中有一个标题拟得非常精彩:“淡淡妆,天然样: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抓语言”。程先生还特意引用了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给“语文味”网站的题词:“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要浓郁,要纯正,要清新,要持久。”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人的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应以语言为抓手,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真的希望程先生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上,能极大地提高“语文味儿”的比例,让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弥散“语文味儿”浓郁的芳香,如余映潮老师所言,让每一节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更浓郁、更纯正、更清新、更持久。
是为我等关注“语文味儿”的全国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之所企盼。
[作者通联:安徽濉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