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昱莹
你和朋友会因为钱而吵架吗?只要多一个“写下来”的步骤、多一些处理上的圆融技巧与原则,就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以下两种情况,你会选择哪一个:得到流行性重感冒,还是借钱给亲朋好友?美国《钱》杂志(Money)曾针对800多位民众做了调查,竟有高达2/3的美国人认为,他们宁愿选择前者。
根据《钱》指出,有66%的美国人承认与亲朋好友有金钱往来上的问题;更有高达80%的人相信,把友情搞砸的最好方法,就是借对方钱。
在重视“情面”的中国社会里,“情义”或“信任”的道德压力,往往会让一个“不”字卡在喉咙、难以回绝对方,该怎么不伤情面、又保住友谊?
本文以三个一般人常会遇到的困境,分析金钱与友情的思考智慧。
Q:好友开口借钱,要借吗?
丽红又来向慧媚借钱了,这已经是这个月以来的第二次,而且每次一借都是1万元,让慧媚十分为难。一边是多年好友,一边是辛辛苦苦存的血汗钱;不借不够意思,借了又怕影响自己的财务规划,她该怎么办?
A:再好的朋友也要约法三章
救急不救穷、写下借据、别让对方有机可趁
“我会先看交情,如果交情好就借。”银行经理孙可基有几次借钱给朋友的经验。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只要金额不大,他大都会答应。
然而,因为清楚知道自己借钱底限,如果对方信用不佳,虽然交情很好,他也只会借出金额的一半,或是更少。“真的借了,我就会打算那笔钱要不回来。”调整心态后,借出去的钱就不会让自己感到不安。“借了不还,我反而很高兴。”他借此看清一个朋友值不值得交往,而且对方在理亏之下,以后自然不会再向他借钱。
能够不在意失去友情和金钱的人,还是少数。在外商银行工作的陈小姐,就对曾拒绝借钱给往日上司而耿耿于怀。
有一天,她接到前上司来电,声称因为投资急需一笔钱:“没关系,你借我多少钱都可以。”
“当时心中非常挣扎,毕竟他曾经非常提携我。”陈小姐说,但又因为对方一句“借多少都可以”,让她担心对方的资金缺口比她所想的还要大。
只是当时她刚从国外念书回来,真的没有闲钱。“后来蛮难过的,因为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他,我觉得自己很残忍。”这段友情也因为自己认为愧对上司,且不再主动联络下而失去。
但她还是认为借钱是“救急不救穷”,对方如果有财务黑洞,帮了他可能会害到自己。甚至转嫁到家人身上。
“借钱给别人最好写下借据。”孙可基建议。在借据上注明为何借钱、何时归还等等,确定双方对于这个契约有共识,排除因为没有白纸黑字而产生误解的机会。如果担心对方避不见面,甚至可以签下“保管条”,注明“某时间、某人将多少钱托给谁保管”,一旦对方不还钱,就会形成“侵占”,而吃上刑事官司,且仍可要求对方附带民事赔偿。
有时候借钱给朋友,是出于一种信任,你相信他跟你借钱时的说辞,也相信他会尽快还钱。不过,如果碰上那种老是“不小心”忘记还钱的朋友,该怎么沟通?
在企管顾问公司工作的陈幼平有自己的应对方法。“不要让他有机会欠钱。”陈幼平说,她和这类型的朋友出门,都只会带足够付自己部分的钱:“不要有金钱往来,就能继续当朋友。”
Q:朋友找我作保,好吗?
杰仑急需向银行借一笔钱,找上唯一好友伊玲当他的保人,心急的他甚至说出:“借不到钱只有死路一条。”但伊玲听说,当保人通常不会有好下场,她该答应杰仑吗?
A:交情再好。也不要作保
理性衡量得失、别为了友谊拖垮自己
“绝对不要当保人!”孙可基正色说,其实当保人就等于是借一笔钱给对方了:“既然你没钱借,更何况替人作保。”
一旦签字盖章,这笔债务就是你的永久责任,如果对方债务是循环式的,你的责任就永远抛不掉,最后拖累的不只是自己,更可能是整个家庭。
1981年次的郭振茂,因为在金融业工作,对于自己的信用状况十分在意。所以当朋友因求职需要找他作保时,他犹豫了好几天,“毕竟他只是为了工作,而不是借贷”。
但在理性分析朋友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异,不容易找到人),以及朋友的工作性质(常常需要经手庞大金额)后,“如果他真的卷款潜逃,可能很难找到他”。于是他拒绝了朋友的请求,即使对方和他有10年以上的交情。幸好对方能理解,两人也还能继续当朋友。
Q:朋友合伙创业,适合吗?
合伙开一家温馨的咖啡店,是小芬与小娟长久以来的梦想,如今终于实现。只是,不拘小节的小芬,常常招待客人东西,这让在意经营成本的小娟逐渐感到不满。
A:创业前,详列权利义务
丑话说前头、分工要均衡、尊重彼此专业
“朋友合伙创业能撑过3年的,已经很了不起。”创业管理顾问张庭庭辅导过许多人微型创业,在她的经验中,10组合伙创业的例子,成功的不会超过两组。
朋友一起创业真有那么困难?
张庭庭说,朋友之间平常见解不同无所谓,一旦牵涉经营管理便会不一样。例如价值观不同:一方想圆梦、一方想赚钱,就会造成歧异。
“钱”的问题也是其中之一。“朋友合伙创业,共苦容易同甘难。”她下了批注,会有问题多半在赚钱后,因为双方对钱的处理有差异,例如获利怎么分、公司盈余要拿来继续投资还是存起来,都有不同看法。“会有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白纸黑字写下来。”双方立场不同,各自解读之下,歧见因而产生。
张庭庭表示,朋友合伙创业不是不可以,但权利义务要先写清楚。从网络发迹创立饰品设计品牌“享给”的陆启萍与王思萍,是值得参考的案例。两个合伙创业的女生,在创业之初就按照出资金额划分股权,并在权利书上注明利润如何分配、销售额多少比例给设计师等等,“宁愿丑话先说在前面,将权利义务都具体条例,才能长久。”王思萍说,如果出现当初没有设想到的情形,也会经过讨论再行动。创立一年多下来,两个人从未为钱吵架。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合伙人的股份不要均分。张庭庭说,股权各半通常不会有人负责,所以有一方的股权要多一些,万一合伙不成,可以由大股份的人将事业扛下来。
再者,分工要均衡。例如王思萍主外,掌管营销;陆启萍主内,负责设计。互补性强,彼此也不干涉对方专业,才能持续至今。
朋友之间,只要厘清权利义务关系,就不会因为钱而伤了感情。亲兄弟都要明算账了,更何况是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