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对小麦穗期灰飞虱与麦蚜的防治效果

2008-04-29 14:15冯成玉等
植物保护 2008年3期
关键词:麦蚜防治效果

冯成玉等

摘要:吡蚜酮(pymetrozine)对小麦穗期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优于吡虫啉、啶虫脒和氰戊菊酯,对麦穗蚜的防治效果接近于以上各药剂。在小麦扬花初期预防灰飞虱和麦蚜时,667 m2分别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 g和25 g,用药后第30天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在小麦灌浆期防治灰飞虱与麦蚜时,667 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20 g,用药后5~10 d的防治效果稳定在90%以上。

关键词:吡蚜酮;灰飞虱;麦蚜;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 435,122

吡蚜酮(pymetrozine)是一种新型吡啶杂环类杀虫剂。据有关介绍,该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独特,因口针穿透阻塞作用而使害虫产生停止取食的现象,最终因饥饿而死亡。可用于多种作物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因其高度的选择性、对哺乳动物的低毒性、对鸟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的安全性,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正得到世界性的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生产和应用吡蚜酮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该药剂在水稻田的应用已有部分报道,但其在麦田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为此,于2007年进行了吡蚜酮对小麦穗期灰飞虱与麦蚜的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设667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安邦电化有限公司)10、15、20、25、30 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省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25 g,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河北省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40 g,20%氰戊菊酯乳油(江苏省江都市华灵农药化工厂)30 mL以及清水对照,共10个处理。

1.2试验方法

选定长势较好且平衡的小麦田一块,每个药剂设小麦扬花初期(穗部未发生虫害)和小麦灌浆期(穗部开始发生虫害)2种用药处理期。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区组内随机排列。分小区用手持式小型压缩喷雾器对准麦株中上部进行喷药,每小区喷水量1.5 kg。试验区除不再使用任何杀虫剂外,其他按当地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1.3调查与计算方法

小麦扬花初期用药处理的,分别于用药后的第20天和第30天各调查1次穗部虫量;查记1代灰飞虱时,每小区随机盆拍100穗(两次拍查取样穗互不重复);查记穗蚜时,每小区标定2点、50穗。小麦灌浆期用药处理的,每小区均于用药前调查灰飞虱和麦蚜的虫口基数,用药后的第1、5、10天各调查1次虫量,方法同上。

扬花初期用药防治效果=[(对照区虫量-处理区虫量)/对照区虫量]×100%;

灌浆期用药防治效果=[1-(对照区药前虫量×处理区药后虫量)/(对照区药后虫量×处理区药前虫量)]×100%。

扬花初期用药的按各小区的实际调查虫量,灌浆期用药的按反正弦转换后的防治效果数据,分别采用新复极差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小麦扬花初期用药,667 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30 g,在用药后第20天,各药量处理之间的百穗灰飞虱虫量无明显差异;在用药后第30天,10 g与15 g、15~30 g的药量处理之间的百穗虫量无明显差异。用药后第30天对灰飞虱的平均防治效果,吡蚜酮10 g处理的仍达79.14%,接近于20%氰戊菊酯乳油30 mL的82.82%,极显著高于吡虫啉和啶虫脒各处理;当吡蚜酮用量达15 g及以上时,其对灰飞虱的平均防治效果稳定在88%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各药剂处理(表1)。

小麦灌浆期用药,吡蚜酮对穗部1代灰飞虱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量增加而提高。其中,吡蚜酮用量达15 g及以上时,用药后第5、10天的防治效果均稳定在9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各药剂处理,且极显著高于吡虫啉和啶虫脒各处理。

小麦灌浆期用药防治穗蚜,在用药后第1天,除20%氰戊菊酯乳油30 mL处理外,其他各药剂处理之间的防治效果均无明显差异,其中吡蚜酮用量15 g以上时,防治效果达85%左右。在用药后第5天,各处理区的平均防治效果均稳定达到85%以上;吡蚜酮用量15 g及其以上的平均防治效果虽稳定达到90%以上,但仍表现稍低于其他各药剂处理。在用药后第10天,吡蚜酮用量20 g及其以上时,对穗蚜的平均防治效果稳定达到99%左右,且与其他药剂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

3、小结与讨论

吡蚜酮对小麦穗期灰飞虱和麦蚜均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其中对麦田1代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优于吡虫啉、啶虫脒和氰戊菊酯,对麦穗蚜的防治效果接近于前述各药剂。

在小麦扬花初期预防灰飞虱和麦蚜时,667 m2分别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 g和25 g,用药后第30天的防治效果保持在90%左右。在小麦灌浆期灰飞虱与麦蚜开始发生时,667 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20 g,用药后5~10 d的防治效果稳定在90%以上。

灰飞虱既能对水稻和小麦等作物造成直接伤害,又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寻求对灰飞虱持效期长、效果好的防治药剂,是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区的迫切需要。吡蚜酮对灰飞虱的持效期达30 d左右,再加上其独特的作用方式,在压低麦田灰飞虱基数、控制稻田条纹叶枯病和应对抗性害虫种群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麦蚜防治效果
河南小麦麦蚜的发生与防治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阿维菌素与3种化学杀虫剂复配对麦二叉蚜的联合毒力
基于Allee效应的麦蚜种群捕食-食饵模型的分析与控制
不同杀虫剂对麦蚜的控制效果研究
不同药剂对水稻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小麦返青期除草剂防治效果试验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真巧+好拌”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