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怡 赵惠荣
1. 要抓住敏感期有效的发展柔韧素质
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年龄因素就是其中之一。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在5至10岁,竞技体操的启蒙阶段刚好从5岁左右开始。抓住这个敏感期来进行训练,就会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说少儿时期是提高柔韧素质最有利的阶段。
2. 启蒙阶段培养少儿运动员对柔韧素质的兴趣很重要
现在运动员都比较娇气,怕苦怕累,练习柔韧素质又很枯燥,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练习,才能逐步发展。而且练习过程中经常伴有疼痛感,停止练习后又容易消退,所以要在启蒙阶段训练中让运动员自己喜欢练、自觉练,对练习柔韧素质感兴趣是很重要的。有了兴趣,有了积极性再苦再累再困难的事就都能坚持住了。所以我在启蒙阶段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游戏比赛的训练内容,让少儿运动员在比较轻松的环境气氛中进行训练。如“推桥”可以让少儿运动员进行“钻桥洞”游戏,来达到训练目的,“转肩”可以进行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个小朋友两手之间的距离最小等等。通过运用各种多样化训练方法手段来安排训练课内容,更容易使原来比较枯燥困难的训练变得让少儿运动员能接受,感兴趣,喜欢练,从被动训练变成主动训练。能有兴趣了主动要练了,少儿就不会在启蒙阶段训练时感到练习柔韧素质很苦很痛了,训练进步也就快了。少儿看到自己学会很多本领进步很快,对训练兴趣也会越来越高,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对提高发展柔韧素质能力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另外,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训练计划,通过语言刺激,经常表扬鼓励。开始要以运动员主动练习方法为主,动作由简单到难,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要做到每天坚持训练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如果在被动拉伸训练,教练在给予助力时,突然用力过猛加大幅度,这样容易引起运动员的抵触情绪,对柔韧素质的训练产生一种恐惧感,从而有一种不正确的对抗力量产生。这样既达不到柔韧素质训练的目的,又很容易造成拉伤。
3.要重视柔韧素质训练的“韧”性训练
人们通常把柔韧素质简称为柔韧性,但不能把柔韧性和柔软性混为一谈,虽然两者都可用肢体活动幅度的大小来衡量,可是它们在实质上是区别的。柔韧是在幅度中还含有速度和力量的运动,即在做大幅度的动作时,肌肉仍能快速有利的收缩,就像钢丝一样,既能弯曲又能迅速的伸直。而柔软只是幅度大,却缺乏速度和力量,做动作时软绵绵的,打得开却收不拢。在一般教学过程中,教练往往比较注意柔软的训练,而忽视了柔韧的训练。如:一开始启蒙训练时,运动员在学习“下腰抓脚”这个动作时,往往是手抓住脚后却站不住(一般要求手抓住脚后要控制一段时间),这不是运动员柔软性不够,而是腰背力量不够。我在训练该动作时,比较重视柔韧性这一方面,柔软性和力量同时进行训练,适当加强背肌素质的训练后完成该动作用时比较快效果比较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该动作训练,我用了不同的方法。重视柔韧训练,增加了腰背力量的训练,在6个月后测试时,手都能抓得住脚,控制时间在30”以上。对照组没有增加腰背力量训练,任其自然发展,训练用时就明显增加,在6个月后测试时,有一部分队员手虽可以抓住脚了,但不能控制很长时间,在近九个月后完成情况才和实验组6个月后的完成情况差不多。所以说重视韧性的训练,在柔韧素质的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缩短训练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重视以上3点的柔韧素质训练,不断改进完善训练方法手段,在比赛成绩和输送成绩方面,有着较明显的提高。
4. 对预防损伤和延长运动寿命所起有作用
充分做好柔韧素质能很好有效的预防练习中造成的拉伤、扭伤(所谓的热身、准备活动)。不但要对人体的几个大关节进行拉伸,更要注意踝、腕等小肌肉群、小关节的活动充分,对预防损伤是有很大好处的。在启蒙阶段训练时,教练员对几个大关节的柔韧素质训练往往是很重视的,而忽视了踝、腕、趾等小关节的训练。小关节的柔韧素质好坏在训练中起到很大的预防损伤的作用。如果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启蒙阶段训练就重视发展腕关节的柔韧素质,就可以减轻或避免腕关节的损伤,对提高运动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启蒙阶段训练就重视各关节的柔韧素质训练,可以更好的延长运动寿命,柔韧素质较好的运动员相对协调性会好一点,这就使她在学动作、做动作时不容易出现拉伤、扭伤,保证了系统训练。反之,柔韧素质较差的运动员不但做动作不优美,更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扭伤,甚至更严重的损伤、影响了系统训练,造成过早的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