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行体制下体育运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008-04-29 00:44王传仕唐乃强
少年体育训练 2008年5期
关键词:体校后备教练员

王传仕 唐乃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保障下,由政府主导,建起了层层衔接的三级训练网,相继成立三百多所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现行体制下体校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难以支撑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在举国体制进一步强化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1 生存的危机

1.1 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计划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由国家按计划投资,统一调配使用。通过举办全运会、省运会等各级各类比赛,促使各级政府出资建立体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在人才的纵向输送上,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配,对运动员的出路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如提供接受学历教育的机会、农转非、退役安置等,使得运动员的职业声望较高,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儿童加入到业余训练中来。

这种体制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的优势,保证了竞技体育“赶超战略”的实施。也由此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利益格局以及国家的“奥运战略”和地方的“全运战略”的抵触。为了在全运会上取得成绩,导致一些基础项目和集体项目发展缓慢。同时,形成人才流动的壁垒。单纯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不顾培养单位的利益,难以调动培养单位的积极性。由于地方体校的投资主要来自地方财政拨款,体校必然把为本地区夺取奖牌放在首要位置,人才的输送反而放在其次。为追求竞技成绩,部分训练单位在运动训练中违背训练规律,“拔苗助长”,以牺牲青少年的未来做代价,在竞赛中“虚报年龄”、“以小打大”等。

1.2 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

各级体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在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明显偏重于运动训练,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分流与安置困难。

1.3体校产权边界模糊,制度激励不足

各级体校的资产所有者是国家,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是国家委托的代理,体校管理层对资产具有使用权。信息链长,环节较多,体校负责人远离权力核心,政府对体校的监管难以有效到位。这种制度的有效运作,要求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有觉悟”、“道德高尚”、价值观一致、无个人利益。但实际上由于个人的物质收益与其贡献没有直接挂钩,多干少干一个样,制度运作的效果与目标难以一致。

1.4 投资渠道单一,供需矛盾加剧

投资渠道的单一,导致人才培养的高投入与资金短缺的矛盾。首先,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人均体育经费本来就少,即使绝大部分投入到竞技体育中,总量仍不足。其次,投入结构不合理。资金绝大部分投向一线队伍和“经济类”项目,二、三线队伍和夺金效益不高的项目经费严重不足,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导致后备人才队伍萎缩及项目发展不平衡。再次,人才培养粗放经营,主要依靠总量扩张和资源投入,科技含量不足培养效益较低。竞技体育竞争的加剧,使得在世界大赛上夺取奖牌的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可见,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使得如果社会对分流的后备人才及退役运动员没有合理的吸纳机制,这一体制的运作将长期锁定在低效状态。

2 创新的思考

2.1 现行体制的效率

自1984年我国参加奥运会以来,除1988年汉城奥运会有所滑坡外,金牌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奥运会冠军有90%来自业余体校。如果没有三级训练网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资源调控依靠计划手段,根本不可能形成社会化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制度运行效率低下,制度创新的潜在收益越大,人们对制度创新的动机就越强烈。现在体校体制仍具有一定的效率,决定了制度创新决不是突变式的整体变迁,而是有重点、分阶段的渐进式改革。

2.2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

随着政治、经济趋势的发展,体育的产业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并呈蓬勃发展的势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体育资源将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就意味着市场化的后备人才培养将成为主导方式。

2.3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希望我国竞技体育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体校是奥运会冠军的摇篮,新的制度应该是既能稳定现有制度的人才培养效益,又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才的制度,我认为:体校应向着“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发展。

3 发展的方向

3.1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

政府根据各运动项目的特点,主要是市场前景和产业价值,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体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于市场前景好、产业开发价值大的项目,政府逐步退出,由社会组织市场竞争培养后备人才。对于市场前景一般、产业开发价值不高的项目,可实行政府和社会的双重投入,采取半市场化运作,政府给予部分资助。对于市场前景差、难以进行产业化运作的项目,优势项目政府投入,劣势项目交给社会举办,政府扶持。

3.2 树立人才观,加强“体、教结合”建立新型体校

在当前形势下,要坚定不移地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完善对体校传统项目的管理,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调动传统项目的积极性,定期对传统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取消。降低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门槛,给予招生政策上的优先倾斜,并给予部分经费支持。

3.3 加大对体校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投资结构,建立效益投资体系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体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练员待遇。同时,对体彩公益金的提留部分应规定相应的份额用于体校。体校应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贡献与收入挂钩,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教练员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并激发其主动创新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4加强教练员制度建设,提高教练员群体素质

在实行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变迁过程中,教练员必须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教练员人力资本。用人单位根据教练员的业绩和能力确定是否聘用,教练员则根据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条件决定自己的去留。双方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制度。

猜你喜欢
体校后备教练员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